平菇种植大户王世先的“致富经”

10月16日,在民权县老颜集乡仲楼村平菇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排排菌袋摆放得整整齐齐,朵朵如云般的平菇破袋而出,仿佛支起一把把小伞。这便是村民们所说的脱贫“致富伞”。

提起种植平菇,村民都伸出大拇指称赞该村平菇种植大户王世先。走进王世先的平菇种植大棚,他正和爱人在采摘平菇。谈起种平菇的发家史,他打开了话匣子,“与以前不一样了,现在政府搞精准扶贫,俺的种植规模扩大了,收入也提高了许多。”

1989年,王世先在自家院子里垒土墙建了一个平菇棚,小打小闹地填补家用。2008年他租赁邻居的4亩地,建了两个塑料大棚。为掌握种植技术,初中毕业的王世先,一边利用光盘、书籍学习相关知识,一边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并到山东曹县平菇种植大户大棚里现场查看、虚心请教。这一年他净赚1万多元,尝到甜头后,从此,种植平菇的劲头也越来越大。

随着逐年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2016年,积累了一定资金的王世先租赁20多亩地,建了5个塑料大棚,并成立了王世先家庭农场,形成“基地+贫困户”的合作模式。王世先认为,他已摸索出平菇种植经验,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王万清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到王世先的平菇大棚务工,每月能拿到近2000元工资的同时,还能打理家里的土地。

今年80岁的韩芝云是仲南村的贫困户,负责采摘和挑选平菇。问及她在这干活咋样时,她笑着说,到了她这个年龄很多活都干不动了,但又不想闲着,这轻来轻去的活儿很适合她,不出家门,一天还能挣60多元。

种植多年平菇的王世先有着丰富的菌类种植经验,凡是来请教种植技术的,他都热情讲解,并到种植户大棚里现场指导。在他的帮助下,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一大批贫困户种植平菇,共同脱贫致富。

“今年3月份,俺在王世先的指点下,种了2万袋平菇,赚了3万多块。现在又装了4万袋,俺家脱贫是稳打稳的了!”提起种平菇,闫道口村贫困户李经成一脸的自豪。

由于王世先培养的平菇物美价廉,市场行情一向看好,山东菏泽、安徽亳州及漯河、睢县、宁陵等地的顾客纷纷前来订购。王世先每次都把顾客介绍给贫困种植户,让他们先卖先得。目前他已带动26户贫困户54人脱贫。

近年来,该乡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把产业脱贫作为全乡脱贫致富的主导支柱,并按照布局合理化、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产销一体化的“公司+基地+贫困户”的运营模式,从而助推脱贫攻坚,带领村民走上富裕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