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吃不厌的一道菜,很多人喜欢吃又不会做

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色泽红润、晶莹剔透、有助于消食

榅桲儿”,曾经是老北京的名吃,现在恐怕地道的北京人,很多也未必听说过了。

“榅桲儿”是满语,“榅”念(wen);“桲”有“bo”和“po”两种读音,在老北京那里,念“榅桲(bo)儿”,儿化音必不可少,这是个满语的直译,就是“酸酸甜甜”的意思。

你品尝过榅桲儿吗? (单选)
0
0%
吃过,味道不错
0
0%
没有

榅桲儿

百吃不厌的一道菜,很多人喜欢吃又不会做

榅桲儿

别看这个词意思直白,那可是慈禧太后钦赐的。

提起榅桲儿就不得不提起邢式“榅桲儿”,邢家上一辈在北京做生意,秘方来自于他的姑奶奶,

邢卫东作为“榅桲儿”的技艺传承人讲了这道菜的来历:

吃腻了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后,突然心血来潮点名要吃些山楂糕解腻。采用贡果山楂经过厨师精心制作,采用秘制发酵工艺,慈禧太后品尝后,甚是喜欢,外观晶莹剔透、果粒饱满、品味酸甜可口,山楂糯软、糕冻入口即化,被御赐亲封为“榅桲儿”。

百吃不厌的一道菜,很多人喜欢吃又不会做

榅桲儿

相传,八国联军进北京后,这道菜至此流落民间。

至今,我们尚能在一众写老北京的文字里,找到这道菜。也就是说,“榅桲儿”曾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北京人味觉的记忆。

百吃不厌的一道菜,很多人喜欢吃又不会做

榅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