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邵阳城市报 ”快速关注

今天(9月23日)9时54分,

我国迎来“秋分”节气

但与往年不同,

今天也是一个新的节日——

中国农民丰收节!

简单的七个字却蕴含着

大意义

一起来了解一下!

从字面上看,“农民丰收节”五个字的意义不难理解。不过,汉字博大精深,一个看似简单的字里,其实藏有很多“秘密”。

那么,每个字里各有什么深意,它们和丰收节的方方面面又有何种关系呢?小编带你说文解字,一起了解这个新设立的节日↓↓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了解了这些还不够

关于丰收节

这些你也必须知道!

由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时间

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9月20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村民用丰收的玉米、水稻、辣椒、大豆等各色农产品,晒出“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字样。新华社发(贺春雨摄)

丰收节和农事传统密切相关,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

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我国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便于城乡群众、农民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

传统

丰收是人类共同的节日

在民间,农历十月初十日是传统的丰收节。主要是庆祝一年的丰收,祭祀丰收神“炎帝神农氏”。

我们国家还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赶秋节等。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9月20日,在湖南省花垣县龙潭镇青龙村,人们观看“苗族赶秋节”表演。新华社发(龙恩泽摄)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在农产品收获以后,也会举办农事节日活动。

比如波兰的丰收节、美国的感恩节,葡萄牙的农业节,俄罗斯的农田日,巴西也有这种丰收之后狂欢的节日。

所以丰收节既是一个新的节日

也是一个古老的节日

与中国庆五谷丰登

盼国泰民安的传统

以及

当代农业长足、现代化发展的愿望

不谋而合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农民是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那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大多

产自农民之手

那接下来我们就做个小测试

看看伙伴们对农作物了解多少?

测试

这些农作物你能分得清楚吗?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却完全没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在很多孩子的眼中,粮食是没有区别的,蔬菜和水果是超市种出来的,应了古人那句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五谷到底是哪“五谷”?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它在田间的样子你能认识多少种呢?来,几道题检验!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

答案:A

上图是五谷中的水稻,去壳后即大米,可制成米粉、米线等,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之一。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

答案:D

D选项为小麦,五谷中的麦,有小麦、大麦、燕麦等。我们常说的“面粉”指小麦粉,可制作各种面食。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

答案:B

五谷之一的稷,民间统称小米,颜色鲜黄颗粒小,直径1-2毫米左右。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D选项为黄米。黍(shǔ)去皮后北方人称为黄米,具有粘性,比小米颗粒略大。磨成面粉状即是黄米面。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

答案:C

菽(shū)是豆类的总称,也指大豆。易成活且产量高,可磨豆腐和榨油。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A是玉米;B是水稻;D是黍(去皮后即黄米)。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

答案:BC

图中B、C是小麦及其子粒;A、D是大麦及其子粒。小麦的子粒呈椭圆,表面光滑,一般呈白色或红色;大麦的子粒长椭圆、两头尖,呈黄色。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农民伯伯道一声“辛苦了”!

你答对了吗?不正确也没关系啦

这次可要牢牢地记住!

最后

祝全国的农民朋友

丰收节快乐!

也祝所有的奋斗者,都享有应得的收获,

在今天,共享丰收的喜悦,

一年来,您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