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觀點丨阿里發布二季報前,中金和安信都看到了核心業務的增長窘境

距離阿里巴巴發佈2019財年第二財季財報還有16天。然而,在中金公司和安信證券的分析報告,阿里巴巴核心業務持續承壓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

針對阿里巴巴第二季財報的表現,中金和安信分別給出了55%和56%的收入增長預期,比彭博一致預期低3%左右。不過在非通用準則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方面,中金和安信均認為會同比增長 4.4%至 261億元,利潤率同比下滑14.9個百分點至 30.6%。淨利潤方面,雙方也一致給出同比下降16.3%至185億元的預期,較市場預期低 7%。

中金和安信對本季財報預期不甚樂觀,主要是因為:

1)高基數效應和季節性疲弱因素。阿里2018年第二財季的客戶管理收入增長為58%,預計2019財年二季度與一季度的26%持平。

2)中國整體線上實物零售增速放緩。國家統計局公佈,中國實物商品線上銷售額增速為7月27.3%、8月29.2%。市場整合使得阿里佣金收入增速略快於中國線上實物零售增速,預計達到30%左右。

3)手淘信息流的貨幣化提升仍需時間。新版手淘首頁能為公司帶來增量收益,但阿里在季度內並未增加新的廣告位或對算法進行明顯調整,信息流的貨幣化率提升仍然需要2-3個季度的時間。轉型期間可能會給2019財年下半年的客戶管理收入增長帶來不確定性。

4)內容投入拉動收入,拖累利潤。優酷季度內有部分世界盃版權費用攤銷,優酷自制內容也做了大力投入,以及板塊調整後EBITA虧損率約60%,環比有所擴大。

5)阿里在新零售、全球化、物流、外賣市場及技術算法等方面投入高。預計板塊調整後EBITA(息稅前利潤率)將同比降15個百分點至42%,跌幅較上季度由於並表新業務而有所擴大。

6)螞蟻金服利潤貢獻下降、人民幣貶值帶來匯兌損失。阿里的利潤率壓力持續存在,核心電商業務增速若低於預期,將可能導致二季利潤率跌至最低。

7)菜鳥、餓了麼虧損拖累利潤率。

不過,鑑於阿里雲計算業務的持續增長空間、優酷打造優質原創內容生產體系等多方面的利好,在線上零售及公有云市場龍頭地位鞏固,安信證券對公司長期基本面看好,因此維持買入-A 投資評級,基於分部加總法的目標價為204美元(原228美元)。

中金公司則看好阿里完善的生態體系以及領先的技術和算法能力,將其作為自己中長期(6-12 個月)的首選。中金對阿里維持推薦評級和226美元的目標價,目標價對應39倍2019財年和27倍2020財年非通用準則市盈率,較當前股價有著 50%的上行空間。

截至發稿,阿里股價報149.6美元,漲幅為3.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