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宋高宗赵构坚持投降路线的根因(一)

绕开秦桧的个人问题,他的个人私德是好是坏,跟我们的结论没关系。作为职场上面政见相反的两个人,岳飞和秦桧各占各的立场,本身就没毛病。所以,问题还是横亘在岳飞和赵构之间。

赵构是最大的主和派,那么赵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首先第一点,赵构的求和投降路线是有渊源的。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那就是宋高宗赵构的出身就是专业求和专家。我们前文已经讲到,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期间,赵构作为使者到金营求和;而在第二次东京保卫战还没打,赵构就已经收拾行囊,北上金国求和了。亲王做使节或者人质,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当时年轻气盛的赵构,表现出的态度是意料之中,而又义无反顾(“钦宗召帝谕指,帝(赵构)慷慨请行”《宋史.卷二十四》)。我们注意到了“慷慨”二字,所以甚至可以不妨大胆假设一件事情——史上生育能力最强的宋徽宗,因为儿子众多,所以不同的儿子从小就进行了不同的职场规划。比如宋钦宗就培养成专业的皇太子,而端王赵枢和康王赵构,身体好口才好同时又是从小爹妈不爱的主儿,就走求和谈判专家路线。


深入剖析——宋高宗赵构坚持投降路线的根因(一)


更何况,就大宋立国的军制和舆论导向而言,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尚武的朝代。赵匡胤凭借着柴荣时代留下的老家底,尚且可以南征北讨,建功立业。而到了宋太宗时代,军事上的成就已经惨不忍睹了。到了宋徽宗这里,国家长期和平发展,带来了经济进步和艺术繁荣。从皇帝到平民,都在追求享受大宋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包括宋高宗本人,其实无论琴棋书画,都有很深的造诣。

第二,赵构的投降路线,跟他在金营的经历有关系。

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期间,赵构曾经被扣押在金营中很长时间。当时的经历是一段不堪的往事,甚至在当时的宋钦宗安排姚平仲劫营之后,完颜宗望还一度对赵构动过杀心。最关键的是,在此期间,赵构亲眼见证了金国军队这支虎狼之师到底有多强悍。相对应的,北宋耗尽百年打造的自己的虎狼之师——西军,在东京保卫战和太原保卫战之后,被女真人完全击溃。虽然西军的失败,政治上的原因要大于军事层面,但这件事情对赵构触动很大。

当然,同样参观貌似强大的敌人的军容,对于不同性格的人,可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比如秦桧,他从金国回来之后,就吓破了胆,像赵构一样完全震慑于金军之强大;天朝的老将军刘华清,参观美国人的现代化军舰之后,就能够在回来之后,十年磨一剑地建造自己的航母。所以这事,也就另当别论了。

-----------------

备注:本文是一本书的其中一个小节,整本书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国史》。欲知上下文,请关注“唐岛渔夫”头条号。更多最新内容,请关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原帖——“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原贴已更新三十五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