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让岳飞耿耿于怀的淮西——淮西地缘全解析(一)

岳飞在绍兴四年也就是公元1134年,一举收复荆襄六郡(尤其襄阳)。从此坐镇鄂州(湖北武昌)长达七年之久,牢牢控制着这块战略要地。实际上,这块地区,也就是当年关公关二爷大意丢失的荆州地区(东汉十三州里的大荆州)。这块地区的地理位置非同小可(后文还会详细阐述),北上出襄阳,可以走伊阙进入洛阳,也可以出伏牛山威胁中原,西北还可以走武关进关中,或者顺汉水到达汉中;向南隔长江,控制洞庭湖平原上的岳阳,长沙,西面则可以拒险抵御巴蜀,东出长江则可以顺流到达南宋朝廷腹地江南一带。


当年让岳飞耿耿于怀的淮西——淮西地缘全解析(一)


荆襄之地,居华夏之中,是西来东往,南下北上的通衢。荆襄地区和北面的南阳盆地摞在一起,恰好就是一个“宝葫芦”形状,而宝葫芦的上半部分南阳盆地,以及下半部分的荆襄地区之间的连接部,就是襄阳。因此“荆”和“襄”之间,荆楚是腹地,而襄阳则是面对北方的锁钥和门户。正因为如此,金庸小说里面郭靖死守襄阳,不是没有道理的。当时的岳飞,如果由鄂州(吴汉)沿长江顺流过鄱阳湖平原边上的九江,安庆,之后第一站就会到达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大片区域,这里就是江淮平原的西部,俗称“淮西”。或许讲淮西太陌生,如果讲“淮右”,则亲切多了。明代的朱元璋同志发迹之后,动不动就自我标榜,当年自己是“淮右布衣”如何如何。所以朱元璋就是淮西人。

此时此刻,韩世忠和张俊的防区主要在江南,刘光世则主要驻扎在淮西一带。

淮西这块区域,从地图上看,几乎恰好处于富庶的江南地区的平行线上。如果没有长江相隔,淮西实际上同江南地区就是同一块地理人口单元。所以,我们都被平面的历史书给骗了。我们在历史书和古代文学中无数次听到的所谓“江东”,或者叫做江南,江左,江表。和“江东”相对应,其实并不是“江西”,而是淮西。从淮西出发一直向东,过了长江就是江东。所以,太平天国时候讲保卫天京(南京),很多时候都是在保卫淮西在长江上的门户安庆。安庆一丢,下游的南京也就岌岌可危了。


当年让岳飞耿耿于怀的淮西——淮西地缘全解析(一)


我们再看一下详细一点的地形图,江南地区,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南山北水的封闭区域,是在长江以南较早开发的面积较大的平原地带。南边,是连绵的低矮小山,比如天目山,会稽山,闽浙丘陵等;北边,则是长江以及太湖等形成的北部水网区域。南京是这片区域的北部桥头堡,而杭州,宁波则居于这片开阔地的最南端。从宁波再往南一则又是群山,二则即便跨过群山,当时的福建开发程度也远远落后,不足以支撑偏安一个小朝廷。所以南宋朝廷看起来面积还算可以,但实际上太大的战略纵深无法提供,只有这块几乎半封闭的江南地区可供选择而已。因此,当年我们的“暴走天王”赵构一路狂奔到最后,从宁波往南没法再跑,只能沿着海边走温州或者干脆乘舟出海了。


当年让岳飞耿耿于怀的淮西——淮西地缘全解析(一)


不过,这还不是事实真相的全部。

-----------------

备注:本文是一本书的其中一个小节,整本书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国史》。欲知上下文,请关注“唐岛渔夫”头条号。更多最新内容,请关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原帖——“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原贴已更新三十五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