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男」的悲哀,社會浮躁的根源到底在哪裡?

夏去秋來,氣候漸涼。按理說應該是人們變得比較溫和的季節了,但從最近發生的幾件事來看,一顆顆浮躁的心遠遠沒有達到靜下來的節奏,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了讓人驚訝的幅度。

當娛樂圈的風波在調沒調查的猜測中久久沒有迴音而漸漸冷卻之時,一位溫州女孩因乘坐滴滴順風車而不幸丟了性命。當人們還在為要不要坐順風車而糾結,當順風車無限期下線的處理決定公佈之時,發生在游泳池中一起因小孩引起的風波又導致一位女醫生不堪其辱而自殺。幾乎又在同時,一位被稱為“寶馬男”的寶馬車司機因與騎車人發生口角遂拿刀追砍騎車人,過程中刀從手中滑落,被騎車人順手撿起反把“寶馬男”砍至命絕,一身紋身的“寶馬男”可能至死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就見了閻王。

“寶馬男”的悲哀,社會浮躁的根源到底在哪裡?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

這些事件的接連發生,讓人心中總感到許多困惑,也感到了太多不安。打一次車就把命打脫了,遊一次泳就把命遊丟了,吵一回架就把命吵沒了,這都叫個啥檔子事嘛?現在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社會浮躁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昨天,我吃完晚飯出去散步,偶爾聽到了一位年輕人正在跟另外一人打電話,從打電話的口氣上判斷,這位年輕人可能是對方的領導,他拿著電話給對方說:“兄弟,你這個月的任務有點困難喲,要抓緊哈。只要能夠達到目的,就要不擇手段,把任何套路都用上,只要能完成任務目標就行。”仔細聽聽,這裡面有兩個關鍵詞:“不擇手段”“任何套路”,這就是當今社會許多人的價值觀,這就是時下我們面臨的困境和問題。當我們的社會生活都變成了不擇手段和採用任何套路達到目的時,法律、道德、規則、紀律不就是兒戲或形同虛設了嗎?是什麼讓當今的人變成了如此沒有底線和原則了呢?

“寶馬男”的悲哀,社會浮躁的根源到底在哪裡?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

看似風平浪靜的湖面,一定蘊藏中極大的危機。海嘯發生前的安靜會有死一般的可怕。無論是明星們和資本家們恬不知恥、肆無忌憚對金錢的掠奪和佔有還是滴滴平臺和順風車司機下流卑鄙、無恥無畏對人性的漠視、抑或是當今一些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或者是“寶馬男”不知天高地厚、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的無知和傻冒,這些混跡於社會生活中的“耗子屎”打壞的又豈止是一鍋湯,它破壞的卻是整個社會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良好的價值體系啊!如果任憑這種現象在整個社會中成了一種必然,那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除了提心掉膽地過日子還能有什麼追求和抱負呢?

“寶馬男”的悲哀,社會浮躁的根源到底在哪裡?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

有人說:“這社會的人就是因為現在吃得太飽了。吃飽了閒得蛋痛,各種各樣的怪事就出來了。”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想想以前,吃了上頓沒下頓,誰還有閒功夫去扯這些蛋呢?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物質生活已不是人們主要的問題時,思想上如果不與之匹配,就會製造大量的行屍走肉沒有靈魂的傢伙,這樣的傢伙多了,就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巨大的威脅。

“寶馬男”的悲哀,社會浮躁的根源到底在哪裡?

本文作者今日頭條小米粒故事,轉載請註明

社會浮躁、人們急躁其根源並不是物質生活的空虛,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空洞。由於物質世界存在著巨大的貧富差異和比較效應,無論物質如何發展,總會出現己不如人的現象和心態,所以整個社會都會心生抱怨。無論有錢的、無錢的、錢多的、錢少的等等,其實都在抱怨,都在說社會的不公,這山看到那山高,永遠無法滿足的心是造成浮躁的根本原因。精神世界的空虛和空洞最終會讓人們在富足的物質生活中敗下陣來。

圖片源於網絡,與內容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