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讨董卓:各路诸侯心怀鬼胎,雷声大雨点小,唯独可惜孙坚

高中时听林俊杰的《曹操》,里面有一句“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仅这一句歌词实际在历史上是经历了多次大战后才彻底的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

我们的叙述从公元189年开始讲起。

各路诸侯讨董卓

公元189年,掌握朝政的董卓废汉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后世的汉献帝。

关东各地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参与会盟的各路诸侯主要如下:

东汉末年讨董卓:各路诸侯心怀鬼胎,雷声大雨点小,唯独可惜孙坚

对阵双方

各路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那时候曹操还隶属于张邈部下,孙坚隶属于袁术,还有割据上党的张杨也派兵加入了袁绍的大军,远在辽东的公孙瓒也派遣其弟公孙越率领一千骑兵加入到袁术的部队。注意,这时候没有刘备什么事情,孙策和孙权也还只是个少年。

两军对垒,大战连连

大战在即,董卓开始两手准备,一面调兵遣将,一面挟天子西迁长安。

东汉末年讨董卓:各路诸侯心怀鬼胎,雷声大雨点小,唯独可惜孙坚

地理位置图

董卓手下大将徐荣先歼灭了驻扎在颍川的的豫州刺史孔伷部队,颍川太守李旻被杀;

随后徐荣挥军北上,大破河内王匡部队;

接着徐荣军与曹操、卫兹、鲍信联军大战于荥阳,此战中鲍信步骑两万七千余人,卫兹向张邈请兵三千助阵,加上曹操本部五千余人,参与这次会战的兖州军合计三万五千多人,但结果是徐荣大破兖州军。卫兹阵亡,鲍信受伤,其弟裨将军鲍韬阵亡,曹操被流箭射中受伤,坐骑也被射倒,危急关头堂弟曹洪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曹操不接受,曹洪大喊“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死命护卫曹操撤退。

(曹洪凭借此战,深得曹操及卞夫人信任,后面曹丕想杀曹洪,卞夫人加以阻止;而卫兹更是曹操起兵的最大资助人,曾经散尽家财资助曹操,此战卫兹阵亡,曹操铭记卫家恩情一生)

徐荣的兵锋极大的威胁了联军在东面的安全,幸好此时孙坚领兵从南边赶到,董卓将凉州军的主力部队投入南线战场来抵御孙坚,东线的徐荣于是转入守势。

孙坚先在梁东与董卓军大战一场,孙坚大败,随后董卓部将东郡太守胡轸督吕布率军进击孙坚,由于胡轸和吕布不合,孙坚出击,大破凉州军,斩杀都督华雄(不是关羽温酒斩华雄)。

洛阳孙坚大战,曙光昙花一现

孙坚率军逼近洛阳,董卓亲自督战,调动西凉兵集团(包括之前在阳人大败大败的胡轸、吕布的残兵,从荥阳后撤回来的徐荣军,以及董卓身边宿卫的预备队等),与孙坚在洛阳城外激战,董卓军战败,退守淹池,孙坚于是乘胜进入洛阳城(但由于董卓迁都,所以洛阳此时已经是废墟和残骸满地的空城)。

孙坚越战越勇,进军函谷关,击退吕布,进驻新安,逼近淹池。

东汉末年讨董卓:各路诸侯心怀鬼胎,雷声大雨点小,唯独可惜孙坚

孙坚

孙坚高歌猛进,但联军的嫌隙却也越来越大。

冀州牧韩馥担心袁绍势力坐大威胁自己,便逐渐减少联军的军粮供应,联军由于粮食耗尽便各自退军。

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二人一向交恶,刘岱起兵杀了桥瑁;

袁绍用计夺取了韩馥冀州大权,同时袁绍又派兵染指孙坚率军北上后的南方领地:袁绍乘孙坚收拢兵力西进的机会,派兵攻入孙坚军占领的豫州,逼得孙坚回撤部分兵力保住老巢,作为孙坚的上司,一直看袁绍不顺眼的袁术也派兵助阵---公孙瓒弟公孙越率本部骑兵支援孙坚,双方激战之后,公孙越中箭阵亡,公孙瓒悲愤道:“余弟死祸起于绍!”袁绍于是结下了公孙瓒这样一个强敌,公孙瓒后来大起燕代兵,进屯磐河,讨伐袁绍。

随后孙坚彻底回师并攻打之前占据荆襄一带的刘表,最终孙坚被刘表部将黄祖所杀;

东汉末年讨董卓:各路诸侯心怀鬼胎,雷声大雨点小,唯独可惜孙坚

局势图

声势浩荡的讨董之战虽然在孙坚的活跃下占领了洛阳,进逼淹池,但由于众路诸侯各怀鬼胎,以至于互相攻伐,就此草草了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