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自信必中狀元,訂做狀元服被人調笑試穿,此人果然高中狀元


歐陽修自信必中狀元,訂做狀元服被人調笑試穿,此人果然高中狀元


文章標題“歐陽修自信必中狀元,訂做狀元服被人調笑試穿,此人果然高中狀元”

歐陽修是舉世公認的北宋文學大家,在詩、詞、文、賦等各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領袖北宋文壇達三十年,而這樣一位文壇領袖在青年時代參加科舉考試時,卻曾經兩次名落孫山。後來連中三元自信殿試必中狀元,曾訂做狀元服但卻是徒為他人做衣衫。當時此人一句玩笑話卻一語成讖自己高中狀元。


歐陽修自信必中狀元,訂做狀元服被人調笑試穿,此人果然高中狀元


古代科舉考試自隋代創立以來,經過唐代的完善發展,到北宋時期已經日臻成熟,北宋時期的科舉考試分為解試、省試和殿試三級,考試的內容以注重文采、講究辭藻的駢文為主,能夠在近於苛刻的層層選拔,特別是在最終的殿試中取得名次,對於科舉考生來說是莫大的榮耀,可是對於歐陽修來說對當時科舉考試通用的駢文深惡痛絕,也因此曾經兩次名落孫山。


歐陽修自信必中狀元,訂做狀元服被人調笑試穿,此人果然高中狀元


歐陽修為何兩次名落孫山

年輕時的歐陽修和韓愈一樣,科舉考試不順利考了兩次都沒考中。歐陽修小的時候家裡沒錢讀書,他在一個有錢人家的書簍裡撿了一本比較殘缺的韓愈文集,歐陽修很喜歡此文集,覺得這樣的文章比當時流行的那種浮泛淺薄的文章要好得多,從此也就下定決心要學習韓愈的文章。歐陽修也用此類文章才加考試,兩次均都落敗。他發現韓愈的文章固然好,但是他的文章不適合於現在考試的標準。而韓愈自己當年也是不善寫駢體文,要不當時主考官是陸贄,認同韓愈這種文風考了四回才考上,後來又考了三回博學宏詞科全部落敗。所以歐陽修就改弦更張學寫駢體文才有後來的連中三元。


歐陽修自信必中狀元,訂做狀元服被人調笑試穿,此人果然高中狀元


改弦更張連中三元脫穎而出

天聖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舉,歐陽修就試開封府最高學府國子監。同年秋天,歐陽修參加了國子監的解試。歐陽修在國子學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為監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也算是“連中三元”。其中禮部考試中科考的主考官是當時著名的詞人晏殊,出題《司空掌輿地圖賦》。意思就是司空這種官職如何履行他管理地圖的職責以此為題寫一篇賦,當時歐陽修就發現題目問題,據他所知司空這個官職在周代、漢代都有,而周代的司空不是隻掌管地圖還有其他職責,而漢代的司空是隻掌管地圖。所以歐陽修就有疑問向主考官晏殊提問。而有意思的是主考官晏殊就考這個微妙的知識的差別。對歐陽為學謹慎態度十分讚賞,因此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


歐陽修自信必中狀元,訂做狀元服被人調笑試穿,此人果然高中狀元


自鳴得意徒為他人做衣衫

在連中三元后歐陽修覺得,在即將到來的殿試中,自己肯定也能奪得狀元,於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準備高中後穿。歐陽修在廣文館有個十九的同窗王拱辰,同樣取得了殿試資格。一天晚上,王拱辰年齡小就調皮地穿上歐陽修新做的衣服,得意地說:“我穿狀元袍子啦!我中狀元啦!”讓人十分意外的是殿試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狀元。而殿試放榜後,歐陽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進士及第。據歐陽修同鄉時任主考官晏殊後來對人說,歐陽修未能奪魁,主要是鋒芒過於顯露,眾考官欲挫其銳氣,促其成才。

歡迎閱讀“歐陽修自信必中狀元,訂做狀元服被人調笑試穿,此人果然高中狀元”

總有一個人在堅持,總有一件事要完成。以詩為媒,馭歌而行。不喧譁,自有聲。—— 詩音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