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畲族的源流二:雷姓

雷姓:

1、文成周山上坑雷念公支族 始祖雷念公于明嘉靖庚申年(1560年)从景宁包凤迁青田八都二源养源头(今文成西坑旁边垟)。

该支今已繁衍到“义”字辈,计19世。是最早迁入文成的畲族,至今455年。

在文成县分布:旁边垟、周山上坑、李林金岩、东山陈庄底庄、水牛坵、茅寮、周山垟、徐山、占里、余山、周坑、富岙培下、乌田。

分支㈠、瑞安东岩民族村雷士田支系 先祖士田公清乾隆年间由文成周山上钟村迁来。

在瑞安市分布:该支大部分在东岩乡民族村,零星少量散居乡内周边村。

分支㈡、泰顺包垟新路雷成松支系 雷成松公于清道光年间,由文成县富岙乡驮岙村迁到迁新浦乡南峤阳山,包垟新路村。

今已繁衍到“昌”字辈,计12世。

在泰顺县分布:罗阳桃花园,新浦阳山等地约180多人。

分支㈢、平阳南雁洋心雷文峰支系 先祖文峰公从文成县双桂垟山迁来。

在平阳县分布:南雁镇前山洋心,山门镇塘湾、维新乡大垄、瑞安市高楼镇东岩徐山。

分支㈣、苍南莒溪天井枫树岭雷宗乾、宗巨兄弟支系 清咸丰庚申(1860年)先祖雷宗乾、宗巨从文成县周山上坑迁来。

在苍南县分布:华阳牛角湾水尾、赤溪镇三步擂和莒溪岙下梅人贡、天井枫树岭、扫箕下等处10多户,约50余人。

该支在文成县双桂桐油垄村建有宗祠

2、平阳闹村西山下李岙雷明海支族 始祖雷明海公于明嘉靖庚申年(1560年)从罗源迁平阳县闹村西山下居住。

该支今已繁衍到“瑞”字辈,计18世。

在平阳县分布:西山下李岙、花草岗。

分支㈠、泰顺西旸下官村雷元世支系 雷元进公于康熙壬子年从平阳闹村迁来,经石马下、大安花坪头、三魁坑门底等,于雍正元年定居官村(官仓)。

今已繁衍到“步”字辈,计17世。

在泰顺县分布:筱村章前垟、彭溪富垟二湖等地,约250余人。

分支㈡、莒溪郑家山(内洋牛头浚)雷圣宣支系 清乾隆乙卯年(1795年)先祖圣宣从平阳县闹村内洋迁来。

该支今已繁衍到“”字辈,计?世。

在苍南县分布:莒溪郑家山牛头浚、垟尾石壁头、垟尾高山、柳垟坪、矴埠大湾、岙下大杉地;桥墩镇隔内蕉坑、白石下、四亩、湾坑头、南宋镇石门岭;赤溪镇三步擂大坑内、流歧岙顶寮、岱岭畲族乡白岩头、福掌、扬府岚;凤阳畲族乡交椅环、顶堡崩山、灵溪镇凤岙浦口、腾垟乡王湾隔、马站镇峰门大坑内等地。

分支㈢、文成周山上坑水坑雷朝溪支系

清顺治年间雷朝溪公从平阳县花草岗迁来。

今已繁衍到“必”字辈,计19世。

在文成县分布:周垟大岭、周家山、双桂寨下、石良坑、花地、长垄、南山岗等。

3、苍南桥墩黄坛口枫树湾雷永祥、永存兄弟支族 明万历八年(1580年)始祖雷永祥、永存兄弟偕子孙等从罗源大坝头(今霍口乡川边村)迁到平阳(今苍南桥墩黄坛口枫树湾)居住。

该支今已繁衍到“新”字辈,计20世。属温州畲族最大支系之一。

在苍南县分布:莒溪镇枫树岭、扫箕厂、梅人岗、柯岭头、枫树头、柯岭岭边、青街、半岭炉、大榴、乌岩内、下塘、古楼垟、老虎尾、南山、黄土百步岭、柳垟坪山脚、腾垟乡王湾塥、后坑;桥墩镇矴埠樟坑大岗头、矴埠打石岭、下垟水碓头、柳庄;凤阳畲族乡仓头、顶堡后坑、章家山、卅亩、校椅坟;岱岭畲族乡包坑、小岭、云遮、福掌;观美镇华阳蕉坑;五凤乡黎阳;矾山镇岭家山(阮家山);中墩乡中岗;昌禅乡中岙祠堂边;马站镇利垟、马站大坑内等地。

分支㈠、平阳青街章山雷明萼支系 先祖明萼于顺治8年(1651年)从苍南桥墩黄坛口迁平阳青街睦源章山。

该支今已繁衍到“”字辈,计 世。

在平阳县分布:青街畲族乡一带。

外迁:福鼎柳垟坪、福鼎秦屿虎头岗、野溪后岗头。

分支㈡、泰顺司前筱条雷光久支系 雷光久公于清康熙甲寅年,从平阳县青街章山迁来。属平阳雷永祥支族。

该支从“光”字起,今已繁衍到“日”字辈,计14世。

在泰顺县分布:司前筱条、左溪赤坦、叶山辽,仙稔书院,碑排张坑下,松垟乾头仔、雅阳下垟院、承天为当,筱村北坑东家宅等。

该支也是泰顺县畲族较大支系之一,到2015年底约有800余人。

3、文成双桂乡陈岙雷起生支系

清光绪时,雷起生公从苍南黄坛口迁双桂陈岙。

该支今已繁衍到“正”字辈、计12世。

在文成县分布:陈岙驮岭、周山周条垟等。

该支宗祠在平阳县青街畲族乡睦源章山村,建于清道光23年(1843年),是温州市内为数不多的老宗祠,近年多次重修,十分雄伟漂亮。

4、平阳青街九岱黄家坑雷姓支族 始祖雷法罡于明万历甲午年(1594年),从福鼎白琳镇牛埕下迁来青街黄家坑居住。

在平阳县分布:平阳县青街黄家坑、闹村新庵、昆阳镇殿后、朝阳溪边等地。

分支㈠、泰顺彭溪玉塔雷世贵(下厝)支系 雷世贵公于清顺治年间,从平阳县青街白岩迁泰顺雅阳莲头金狮洋,数年后转迁玉塔下厝居住。

今已繁衍到“昌”字辈,计10世。

在泰顺县分布:玉塔下厝,雅阳梅林等,约300人。

分支㈡、文成上林乡青坑雷日清支系 清乾隆时,雷日清公从平阳青街迁到瑞安50都青坑(文成上林乡清坑)

该支今已繁衍到“昌”字辈,计12世。

在文成县分布:青坑、周壤乡外南等村,李林方岩、槄桶岩、白岩头。

分支㈢、瑞安驮庵村雷朝明支系 始祖雷朝明公于清道光3年(1824年)从文成县上林乡青坑村迁到瑞安县东岩乡驮庵村。

该支今已繁衍到“运”字辈,计10世,220余人。主要分布在驮庵、民族及东岩乡附近村。

分支㈣、苍南莒溪天井垟枫树岭雷维喜支系 道光甲辰1844年始祖雷维喜迁此定居。

在苍南县分布:莒溪镇垟尾牛皮潭、王洞、漈头、高垅口、郑家山、柳垟坪、枫树岭;桥墩镇黄坛蕉坑、小沿口、小沿内、九亩埔、矴埠樟坑内、下垟九亩、下垟蛇仔穴(军田垅头)、下垟东坑;观美镇华垟十字路后家井、五凤乡小垟外垟、岱岭乡福掌、坑门岭;腾垟乡东湖埔、马站镇峰门大坑内。

该支宗祠在平阳青街黄家坑、文成外南建有分祠。

5、文成里阳乡余山雷志将支族 先祖雷志将公于明崇祯间从青田岭根迁来。

该支已繁衍到“尔”之辈,计17世。

在文成县分布:余山、上林周山垟、九条垟、西坑吴岙、前山、玉壶樟坑、猪头岩、程岭、马安岗、净水垟、周壤川盘山。

外迁:景宁鹤溪包凤等地。

分支㈠、平阳闹村田寮雷明寿、明泰支系 始祖明寿公、明泰公于清顺治年间迁到闹村田寮。

该支今已繁衍到“”字辈,计 世。

在平阳县分布:闹村乡田寮大施、东宝垟等地。

分支㈡、泰顺彭溪玉塔雷世斌支系 雷世斌公(上厝)于清乾隆年间,从平阳县李家山迁来。

已繁衍到

“维”字辈,计10世。

在泰顺县分布:彭溪玉塔上厝、沙谭、矴步脚、溪头,约400人。

分支㈢、苍南观美镇华阳蕉坑雷子为支系 清道光十年(1830),先祖雷子为从平阳李家山迁来。

该支今已繁衍到“善”字辈、计13世。

在苍南县分布:蕉坑、凤阳乡顶堡后坑、赤溪镇流歧岙、腾垟乡五湾隔、半天岗、后坑、莒溪镇半岭炉、马蹄湾、天井洋岙下银坑(梅人贡)。

该支宗祠在闹村田寮。

6、苍南昌禅中岙雷念二郎支族 始祖雷念二郎清初从罗源县迁平阳昆阳。

该支今已繁衍到“可”字辈,计18世。

在苍南县分布:昌禅岙底、柘头隔、林家垟;莒溪镇郑家山、牛头浚;赤溪镇流歧岙;括山乡扬家坑三岗内;凤阳畲族乡岭边、章家山、卅亩等村。

分支㈠、平阳晓坑黄山头雷法宝支系 法宝公于顺治年间从苍南昌禅岙底村迁来。

该支今已繁衍到“君”字辈,计15世。

在平阳县分布:山门镇晓坑黄山头,顺溪镇李厝。

外迁:福鼎小华洋、霞浦茶园岗等处。

分支㈡、泰顺雅阳承天岙头雷应当支系 雷应旺公于清顺治丁酉年(1657),从苍南县莒溪郑家山,迁雅阳承天岙头居住。

今已繁衍到“君”字辈,计14世。

在泰顺县分布:新浦龙前辽头坑、百丈三条树、罗阳镇沙堤、筱村岙头等,200多人。

分支㈢、文成周山九条垟驮岭雷清福支系 始祖雷清福于清乾隆时从平阳县黄山头(苍南县昌禅乡岙底村)迁来。

该支今已繁衍到

“君”字辈,计14世。

在文成县分布:九条垟一带。

该支宗祠在昌禅乡中岙村岙底。

7、泰顺雅阳高场雷应祥支族 雷应祥公于清康熙年间从福安,迁入雅阳镇柳峰乡高场村。

今已繁衍到“建”字辈,计11世,约100余人。

在泰顺县分布:柳峰墩头、承天兵坪等地。

分支㈠、苍南凤阳鹤峰章家山雷宗瓞支系 清晚期始祖雷宗瓞自福安迁来。

该支今已繁衍到“”字辈,计?世。

8、文成富岙双坑苦槠岗雷乾凤支系 清康熙元年(1662年),雷乾凤公从景宁县鹤溪包凤迁来。

该支今已繁衍到“子”字辈,计13世。

分布:塘垄岙底、塔会、麻寮、塔桥、汇溪上岩坪下岭。

9、泰顺竹里金山垅雷调庆、雷调光支系 雷调庆、雷调光两兄弟,于明崇祯二年(1629),从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包凤村,先迁竹里梅花垟丁埠头,后定居金山垅。

今已繁衍到“长”字辈,计16世。

分布司前、黄泥岱、官坑,罗阳朱家山、塘角、白溪,岭北三角坵等地。

该支为泰顺畲族迁基最早、也是人数较多的支系。到2015年底,共有约1000余人。

10、泰顺筱村北坑雷茂条支系 雷茂条公于清顺治年间,从景宁竹埠迁入筱村北坑上马墩居住。

今已繁衍到“家”字辈,计14世。

分布:仕阳柘面、长坝头,雪溪石马下,百丈桃树湾,新浦吴山、筱村章前垟、东垟小岭等。

该支系是泰顺县内人数较多支系之一,700余人。2012年在小村小岭建有宗祠一座,占地500平方米。

11、泰顺仙稔三滩院后雷克珍支系 雷克珍公于清康熙三十三年从福鼎县西阳炉墩,迁到司前左溪林坪岗(现左溪茶厂边),10余年后迁三滩院后居住。

今已繁衍到“文”字辈,计13世。

分布三滩牛牯垟,罗阳北外金畚斗、马头岗半岭,葛垟岩头岭等,约有520余人。

12、泰顺司前和庄葛藤岭雷起峰支系 雷起峰公于康熙五十一年,从景宁叶山头迁到里光旁山垟定居。

分布司前、里光石坑源,双岭潘庄等,约360人。

13、泰顺司前林山雷兆高支系 雷兆高公于康熙年间,从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殿源(东畔新坵)迁来林山定居。

分布司前、左溪、高塔、仙稔笊篱丘、百丈岱头等,480余人。

14、泰顺三魁刘宅沙坑底雷元福支系 雷元福公于清康熙甲午年从云和县迁来三魁沙坑底。

今已繁衍到“守”字辈,计12世。

分布沙坑底等,约有100人。

15、泰顺柳峰墩头牛路雷盛汶支系 雷盛汶公于清乾隆年间由福鼎县八斗,迁到柳峰牛路居住。

今已繁衍到“家”字辈,计8世,约260余人。

分布柳峰牛路,仕阳坑源底、桥底,三魁黄沙坑等。

16、泰顺司前左溪直畲雷春茂支系 雷春茂公于清康熙初年从景宁县殿源,迁到左溪直畲定居。

今已繁衍到“享”字辈,计16世。

17、泰顺筱村新楼朝天马雷玉宝支系 雷玉宝公于清晚期从景宁县山后村迁居筱村镇新楼朝天马村。

今已繁衍到“吉”字辈,计8世。

分布朝天马、南坑垟俏岗,约130多人。

18、泰顺司前林山雷兆高支系 雷兆高公于清康熙年间,从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殿源迁来林山定居。

该支今已繁衍到“坤”字辈,计13世。

派下分迁司前左溪、仙稔笊篱丘、百丈岱头等,400余人。

温州畲族的源流二:雷姓

《温州少数民族》钟炳文等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