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眥必報」是和睚眥有關麼

睚眥必報,我們通常用來形容人心胸極其狹窄。但是我們都知道睚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為鱗蟲之長瑞獸龍之九子第二子,古代史書記載其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性格剛烈、好勇擅鬥、嗜血嗜殺,而且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但是,睚眥必報這個成語的歷史典故並非睚眥,而是與范雎有關。

“睚眥必報”是和睚眥有關麼


秦昭王時, 秦國一位權高勢大的宰相范雎,是魏國人,這人極有口才,秦昭王對他十分信任 。

范雎本是魏國人,在魏國時曾隨“中大夫”須賈到齊國去過一次,須賈懷疑他同齊國私通,回國後報告了宰相 魏齊。魏齊叫人把范雎毒打了一頓,范雎裝死,才得脫險,躲在一個好朋友 鄭安平家裡,改名 張祿,慢慢養傷。接著,他又通過秦國派到魏國來的一個使臣 王稽的關係,偷偷到了秦國。在秦國,又經王稽的推薦,並且仗著他巧言善辯的一張嘴巴,取得了秦昭王的賞識,登上了宰相的高位。

“睚眥必報”是和睚眥有關麼

范雎當了宰相不久,就說動秦昭王發兵攻伐魏國。魏國派須賈前往秦國,請求罷兵。范雎知道須賈來到了秦國,便化裝成一個遊蕩他鄉的窮漢,到客棧去看他。須賈見是范雎,吃了一驚,說:“啊,你原來還活著!”談了幾句話,須賈覺得他可憐,便順手取件綈袍送給了他。後來,當須賈知道範雎就是秦相張祿的時候,想起舊事,不禁惶恐萬狀,立即光著上身,跪在范雎面前請罪。范雎將須賈大罵,列數了他的罪狀,又特地舉行了盛大的宴會,當著各國代表和全體賓客的面侮辱了他一場;還說,姑念他贈送綈袍,總算還不忘舊情,饒了他的命。可是,必須告訴 魏昭王,迅速把魏齊的頭送來,否則就要發兵殺到魏國的國都去。

魏齊聽得這個消息,嚇得逃到趙國,趙國也怕得罪秦國,不敢收留;又想逃往楚國,楚國也不歡迎。這位宰相終於被逼自殺。

“睚眥必報”是和睚眥有關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