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三个新变化:平台坑人,乘客耍赖,司机还债?

在2018年的网约车市场,即使已经快接近年末,关于滴滴出行的话题一直都没断过。国庆后整改归来的滴滴,依然没有能够满足司机、用户的整体解决方案,顺风车什么时候能够上线,经历了舆论的轰炸以及各种调整,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上线时间,用户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最近关于滴滴的消息,虽然“黑名单”功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不安全的帽子依然在滴滴头上扣着。今天正好对滴滴有点兴趣,就来梳理一下2018年,滴滴出行的三个新变化:平台坑人,乘客耍赖,司机还债?

滴滴三个新变化:平台坑人,乘客耍赖,司机还债?

首先声明这句话不是本人总结的,源自网评,只是看起来很有意思,琢磨起来也比较有内涵,于是便拿来细细研究一番,从某种角度上来看,确实有几分道理,只是不一定满足所有人的观点,下面我们就来仔细探讨一下:

滴滴平台如何坑人?不用好奇,说滴滴平台坑人的一大半都是滴滴的网约车司机。曾几何时,跑滴滴是一份既时尚又赚钱的职业,尤其对于那些不想按部就班的小年轻而言,贷款买一辆车跑滴滴,车也赚到了,生活费也赚到了,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但是到了2018年,不管是全职的滴滴司机还是兼职的滴滴网约车司机,那饱满的理想都被滴滴拴起来吊打了一番,多少人跑滴滴月入过万的梦想就夭折在了2018年。

最高30%的抽成,加上与日俱增的油费,加上车子的损耗,再加上客户投诉滴滴平台一边倒的遵循“客户就是上帝的原则”,不少滴滴司机只能将委屈的泪水往肚子里面咽下去。都说干一行赚钱应该是越来越多,没想到跑了滴滴是平台抽的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少,最后不亏就已经不错了,如果再加上运气不好被有关部门逮到跑黑车,来一个罚款,那日子就没法过了,在滴滴司机看来平台就是这样坑人的。

滴滴三个新变化:平台坑人,乘客耍赖,司机还债?

滴滴乘客如何耍赖?慢一点投诉、找不到路投诉、不到门口接投诉,各种投诉理由让不少司机感受到压力,总有一些奇葩的滴滴乘客犹如“高铁霸座”组合一样耍赖,为了一个好评,滴滴司机只能忍气吞声,谁也不想白跑一趟,免费当苦力,只得无奈的接受部分乘客的无理要求。而面对乘客的投诉,滴滴平台基本上一棍子将司机打死,认为服务行业顾客的需求都必须满足。

同时部分滴滴乘客更是仗着平台的差评功能,有一点不满意就差评,司乘矛盾一时也得不到解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说起来都是平台制度不完善所导致的,如今滴滴司机端、用户端都有了录音功能,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司乘矛盾,相信将来滴滴网约车的文明乘车体验一定会有所提高,毕竟有了“录音证据”,不管是乘客还是司机都不能在“耍赖”了。

滴滴司机如何还债?互联网行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似乎就必须开展烧钱补贴大战,美团如此、饿了么如此,就连曾经败给滴滴的易道用车这两天也准备实行司机端推行“保底补差额”、用户端“首单免起步价”等烧钱模式,准备与程维再来大干一场,试图趁滴滴喘息之际卷土重来抢占市场。但是,正所谓“欠人的终究是要还的”,当初滴滴对司机、乘客的补贴用力之猛,到如今都未能实现盈利,当市场份额占有了,那么到了2018年就该开始还债了,所以滴滴司机抽成上涨最高至30%,乘客再也没有机会体验滴滴的“1元打车”。

滴滴三个新变化:平台坑人,乘客耍赖,司机还债?

如同美团外卖,当年领取的红包足够抵扣打包费、配送费,如今呢?用户自掏腰包吧!明显的就是把用户的行为习惯养成,开始割韭菜了,叫外卖直接比出去吃贵了一大半。所以滴滴2018年司机抽成提高,对乘客、司机的补贴不断增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滴滴平台开始准备盈利的必要手段。

总结:或许上述观点存在片面性,但是相信大部分的司机、乘客都是有明显感受的。2018年滴滴出行的三个新变化,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满,虽然最终是两起顺风车安全事件将滴滴推到了风口浪尖,但是除了不满之外,网友更多了一份担忧。不断升级、整改的滴滴,未来真的能够做到让大部分的司机、乘客都满意吗?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