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健中:不要在春天到來前被打趴下

近期股市屢創新低,每一次反彈都成了不少人逃命的機會,估值失靈、業績無用,那是什麼力量不斷將股市推向深淵呢?結論只有一個,股市面臨著去槓桿的壓力,越跌越爆倉,越平倉越跌……

到證券營業部去了解了些情況,當下營業部員工壓力很大。因為股市每創一次新低,收市後新的臨近平倉警戒線的客戶名單就又出來了,營業部要求員工一個個電話通知客戶,要麼搬錢來補倉,要麼平倉。而這些大客戶都是員工一個個拉來的,如今面對無情的市場,失去的不僅僅是客戶,還是這些客戶的真金白銀。有客戶進來700萬,現在平倉了賬上只剩18萬元,有客戶2000萬參與各種花色配資,自以為要分散投資,自以為讓別人去炒股票自己分享融資高利貸,一個個當初吹得花好稻好的金融創新,現在沒有一個回本的。

兩融從1萬億降到8000億元,就已經讓市場跌成這個樣子了,剩下的8000億元的規模呢?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各種花色配資在股市上依然存在,忽視現實的後果就是對當下市場的束手無策。

其實,個人投資者的槓桿還只是股市的冰山一角,還不足以撼動市場,當下股市風險最大的還是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儘管股市的管理者在最近的一年中一次次告訴公眾,股權質押風險可控,但國務院金融委在一個月前的一次會議上將互聯網金融和股權質押作為當下中國金融的兩大風險點。且現實還是這樣嚴峻,當股市每創出一個新低,爆倉的質押股就會有更多的警報響起。對質押股最絕的辦法就是行政干預,不許平倉或者續約,本週深圳開始展開了拯救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的行動,用真金白銀為股權質押拆雷。據統計,至10月9日,有840家上市公司股價接近警戒線,其中跌破預警線公司共780家,其中594家跌破平倉線。這樣的敗績,怎麼能用“股權質押風險可控”搪塞過去呢?

市場的無情在於,同樣是去槓桿,個人投資者面臨的平倉是斬釘截鐵,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要麼拿錢來補倉,要麼平倉,最後光屁股回家。而股權質押,兜進股票籌碼的是券商、銀行、信託、保險等一系列金融機構,在股權質押的法律關係上,得益的是那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他們早就拿著錢離開了市場,而兜進籌碼的金融機構,現在在財務狀態中還沒有反映出來,一旦壞賬以後反映出來,對相當一部分機構而言,又是一場災難。

當下的股市已經明顯地感覺到,市場的止血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時間,槓桿的毒瘤不去除,市場不會安寧,而各種行政干預的方法,短期內有效,但只是將問題和困難延後而已。三年前的股災,槓桿的毒瘤表面上是切除了,但沒有根治,今年只是復發而已,病灶三年前就形成了,但願此次清除得徹底一點,徹底改革畸形的IPO制度,徹底清除市場毒瘤。

股市的春天不遠了,問題是很多公司、很多人活不過這個冬天,春天終究會來臨的,大家不要在春天到來前被打趴下。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