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八):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戰爭

在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信仰裡邊,萬能的造物主只有一個,那就是上帝耶和華(安拉),結果在由誰代表上帝,來管理世間、拯救人類、建立天國的問題上,卻出現了奪權的殘酷鬥爭。上帝是以色列人(猶太人)的發明,聲稱上帝早就和他們有了約定,許諾給以色列人以大國和福祉,只是猶太教與民族性合而為一,族群的規模又很弱小,在現實中難成大業,所以上帝的代理人彌賽亞,也就從來沒有降臨過。倒是從猶太教脫胎出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由於歷史性的原因,各自信仰的人群很多,規模比較的大,有了力量就想統治世界,於是宗教戰爭不可避免。

從伊斯蘭教產生,並迅速建立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國開始,與基督教之間的戰爭隨之而來。當時的阿拉伯半島荒蠻一片,不象現在知道開採地下的石油,為了信仰也為了獲得財富,在宗教熱情的鼓舞下,穆斯林們向著東羅馬帝國,向著基督徒佔領的地方,以及不信奉安拉的地方,進行兵戎相見的“聖戰”,造就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並取得了驚人的勝利,使阿拉伯帝國的疆域擴展到極限,所到之處均實行伊斯蘭化,掠奪的財富更是成倍地增長。

足跡(八):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戰爭


其時在阿拉伯帝國的周邊,有著兩個大國,這就是東羅馬帝國,和龐大的薩珊帝國。

薩珊帝國是古波斯的最後一個王朝。波斯人屬印歐語系的一支,約公元前2000年代末,從中亞一帶遷至伊朗高原西南部。公元前558年,居魯士率領波斯各部落,推翻統治他們的米堤亞王國,建立波斯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襖教)為國教,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被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征服,亞歷山大死後,其部將塞琉古繼承部分領土,於公元前312年建立塞琉古王朝(公元前64年被羅馬帝國龐培所滅)。公元前247年,從錫爾河流域遷徙到帕提亞,白匈奴人中的一支帕爾尼人,其首領阿薩息斯殺死塞琉西王朝的總督,以尼薩為都城建立帕提亞帝國(安息),後擴張佔領波斯地區。224年,崛起于波斯西南部法爾斯的薩珊家族中,首領阿爾達希爾推翻帕提亞帝國,南征北戰建立了薩珊波斯帝國,仍以祆教為國教,史稱第二波斯帝國。

薩珊帝國在亞美尼亞、小亞細亞、敘利亞等地,與羅馬帝國及後來的東羅馬帝國,展開了長達400餘年的拉鋸戰爭,結果是兩敗俱傷,誰也沒佔到便宜。待到阿拉伯帝國興起後,向東征服兩河流域、波斯腹地,於642年徹底擊敗波斯軍隊,651年滅亡薩珊帝國,一舉消滅祅教,改信伊斯蘭教至今;664年佔領阿富汗地區,然後攻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印度次大陸西北部。阿拉伯帝國向北征服中亞大部分地區,全部伊斯蘭化。阿拉伯的商人沿海路到達東南亞,也帶去伊斯蘭教,當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是印尼,概因通過海路的傳播。

足跡(八):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戰爭


早在穆罕默德去世後的第一任哈里發伯克爾執政時期,在迅速平定內部叛亂後,隨即向東羅馬帝國治下的敘利亞,發動了慘烈的擴張戰爭。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執政時期,被稱作“安拉之劍”的哈利德將軍,在636年率軍通過人跡罕至的敘利亞沙漠,到達雅穆克河畔,一舉殲滅東羅馬帝國5萬大軍,佔領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耶路撒冷被穆斯林軍隊圍困兩年後,於638年請降歸順。面對阿拉伯人猛烈的攻擊,東羅馬帝國皇帝悲哀地說道:“敘利亞,如此美好的錦繡河山,還是歸於敵人了!”

640年,阿拉伯人攻入埃及,在科普特人支持下接連獲勝,642年哈里發成為亞歷山大的主人,整個埃及納入阿拉伯帝國的版圖。649年至654年,阿海軍攻佔塞浦路斯等地中海島嶼。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繼續擴張戰爭,阿拉伯帝國的鐵騎征服非洲的利比亞等地區,並征服小亞細亞沿岸居民,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

倭馬亞王朝時期,穆斯林軍消滅了東羅馬帝國在北洲最後的的駐軍,佔領從突尼斯直到摩洛哥的廣袤土地。阿拉伯帝國使非洲柏柏爾人歸依伊斯蘭教,並以他們為主力組成軍隊,於711年跨越直布羅陀海峽,進攻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征服了日耳曼人的西哥特王國。732年,穆斯林軍隊穿越比利牛斯山,進攻法蘭克王國,在普瓦提埃附近被法蘭克人擊敗,退回伊比利亞半島,在那裡與基督徒相爭700年。

為了消滅東羅馬帝國,陸海軍先後佔領卡爾西登、基齊庫斯半島、塞浦路斯島和羅得島等地,形成對君士坦丁堡的合圍態勢,自669年起至718年間,兵鋒多次直指君士坦丁堡,但由於東羅馬帝國的頑強抵抗,使用一種“希臘火”使穆斯林軍遭遇重創,才使東羅馬帝國得以延續。

東羅馬帝國獲得了喘息之機,後在馬其頓王朝皇帝的統治下,於9-11世紀初達到頂峰,期間獲得了亞得里亞海的制海權,佔領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亞的大部分,同時,基輔的俄羅斯國還為東羅馬帝國,提供了一支重要的僱傭軍。然而好景不長,新敵人開始出現:諾曼人征服了意大利,塞爾柱突厥進入了小亞細亞,1071年在曼齊刻爾特會戰中,戰敗的東羅馬帝國失去了小亞細亞,而塞爾柱突厥也是伊斯蘭軍。東羅馬帝國的皇帝亞歷克修斯一世,就向羅馬天主教教皇烏爾班二世求援,是為西歐天主教徒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起源。

足跡(八):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戰爭


十字軍東征是指在1096年到1291年間,由西歐天主教國家主要針對伊斯蘭國家,發動的九次宗教性軍事行動的總稱。當時羅馬天主教所謂的聖城耶路撒冷,早已落入伊斯蘭教徒手中,於是號召從伊斯蘭教手中奪回耶路撒冷,背地裡也想到東方掠奪財富,東征時教會授予戰士們十字架,因此組成的軍隊稱為十字軍。

①1096—1099年第一次遠征:參加人數10萬,兵分4路,1097年在君士坦丁堡會合,渡海進入小亞細亞,佔領塞爾柱突厥都城尼凱亞,一路上大肆擄掠,1099年7月15日佔領耶路撒冷,在地中海沿岸佔領區建立若干封建國;

②1147—1149年第二次遠征:1144年塞爾柱突厥佔領愛德沙,法蘭克國王路易七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率軍遠征,德意志十字軍在小亞細亞被擊潰。法蘭克十字軍未能攻佔大馬士革,以失敗告終;

③1189—1192年第三次遠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率軍約10萬,沿陸路東行,傷亡慘重,衝過了整個小亞細亞,腓特烈一世渡河時溺死,軍隊瓦解。法蘭克國王奧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國國王理查一世率軍,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進,途中佔領西西里島。理查攻佔塞浦路斯,建立塞浦路斯王國,後在1192年與埃及蘇丹撒拉丁簽約,從蘇爾到雅法的沿海狹長地帶,歸基督教耶路撒冷王國所有,但耶路撒冷城由穆斯林手控制。

④1202年-1204年第四次東征:由羅馬天主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十字軍主要由法國和意大利貴族組成,因沒錢支付威尼斯人渡海到埃及的費用,十字軍轉而進攻扎拉城,並利用東羅馬帝國內訌之機,轉而攻克打君士坦丁堡,搶劫和破壞後,更血腥屠城三天,威尼斯佔去東羅馬帝國八分之三的領土(包括愛琴海,亞得里亞海沿岸許多港口和克里特島),十字軍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建立拉丁帝國和附屬的雅典公國、亞該亞公國;

⑤1214年—1221年第五次東征:由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發起,目標是佔領埃及,先到達地中海東岸的基督教城市阿克開拔,一路擄掠到了達米埃塔,1219年11月攻克之,1221年9月穆斯林收復達米埃塔,十字軍東征再次失敗。此外,1212年羅馬教皇和封建主哄騙3-4萬兒童,組成一支兒童十字軍,從法國馬賽啟程渡海東征,結果不是因風暴葬身大海,就是被船主販賣到埃及。

⑥1228—1229年第六次十字軍遠征: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率軍,於1229年佔領耶路撒冷,1244年又被穆斯林奪回。

⑦ 1248—1254年第七次遠征: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發動,在埃及攻取達米埃塔,經受瘟疫後進攻開羅,被穆斯林奴隸騎兵打敗,路易九世被俘,其弟阿圖瓦伯爵被殺。1254年路易九世及其士兵被贖回。

⑧1270年第八次東征: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率軍進攻突尼斯,登陸不久流行傳染病,路易九世喪命,其子腓力三世下令撤軍。

⑨1271年—1272年第九次十字軍東征:由英格蘭的愛德華王子領軍,前去救援路易九世,因迴天無力,在阿卡簽定停戰協議後,1272年返回英格蘭繼承王位。

十字軍東征沒有達到戰略目的,使得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仇恨加劇;而東羅馬帝國加速衰敗,從天主教徒對東羅馬帝國都城的進攻,可見天主教與東正教雖同屬基督教,但相互之間也有很深的仇怨。這兩個方面的問題,直到今天還是如此。

足跡(八):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戰爭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戰爭正酣,未料,蒙古帝國興起,蒙古人的西征,一時打亂了那裡的局勢,西方所謂的“黃禍”是也。在展開這段歷史之前,其實更早還有一次“黃禍”,即北匈奴的西遷,正是這次匈奴人的西遷,沉重地打擊了羅馬帝國及其基督教,並迫使北歐、東歐原有蠻族南遷,最終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進而改寫了歐洲的歷史。因此,在這裡補上匈奴西遷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

匈奴原是蒙古草原上的古老遊牧民族,中國商朝時所稱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概指此族,秦漢時則稱為匈奴。由於人類遷移頻繁,匈奴形成民族的起源,至今存在爭議。據《史記》與《山海經》記載,稱其為夏的後人,或與夏人同祖,是否成立不得而知。總之到了中國古代的戰國時期,匈奴一族已經發展起來,首領叫做單于,疆域東起遼河、西至蔥嶺、北起貝加爾湖、南抵長城,經常侵擾秦、趙、漢,三國修築長城防禦,趙國“胡服騎射”就是學習匈奴。秦統一六國後,繼續修築長城拒之,秦將蒙恬北擊匈奴,收河套,“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西漢初,公元前201年,韓王劉信投降匈奴,次年,劉邦親率大軍征討,在白登被匈奴冒頓單于3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施計才得以逃脫,之後開始與匈奴和親。漢武帝時,對匈奴轉為戰略進攻,公元前127年派衛青佔領河套地區,公元前121年派霍去病奪取河西走廊,公元前119年分兵兩路進攻漠北,西路軍霍去病把匈奴趕到現在蒙古國境內的狼居胥山,東路軍衛青消滅了匈奴王庭,單于逃走。公元前73年西漢與烏孫聯合,出兵20萬攻擊匈奴。公元前57年匈奴內訌,郅支單于佔據漠北,呼韓邪單于南下投漢,後郅支單于退至中亞康居,呼韓邪單于佔據漠北。公元前36年,漢將甘延壽、陳湯遠征康居匈奴,擊殺郅支單于。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娶王昭君與漢修好。


東漢初,公元48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呼韓邪單于的孫子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投漢,稱為南匈奴,被安置在河套地區,後來被同化吸收;留居漠北的部分稱為北匈奴,89-91年,南匈奴與東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在漠北和阿爾泰山,先後將北匈奴打敗,北匈奴被迫西遷,以後就從中國史書中消失了,一時竟不知其所終。

其實,匈奴一路西遷,先是來到錫爾河上游東部的地方,繼續西行遇到了阿蘭國,這個時候已經是公元350年了。阿蘭人是古代佔據黑海東北部草原的遊牧民族,其建立的阿蘭國在頓河流域,在大高加索山以北、黑海和亞速海以東的一帶,跨頓河兩岸的地方。匈奴騎兵猛攻阿蘭,阿蘭人以馬拉戰車作戰,無法戰勝精銳機動的匈奴騎兵,阿蘭國被匈奴人毀滅,小部分阿蘭人輾轉存活下來,成為高加索地區奧塞梯人的祖先。

原阿蘭國以西,東起頓河、西至德聶特河、南起黑海、北至普利派特河的地方,是日耳曼人建立不久的東哥特王國,374年首領巴蘭勃率領匈奴鐵騎,聯同阿蘭人降兵,揮師攻入東哥特王國,東哥特人內亂戰敗,於375年投降。匈奴繼續向西,攻入西哥特王國,匈奴軍從德聶斯特河上游乘夜偷渡,包抄在河岸構築工事的西哥特人,西哥特20餘萬人馬潰敗,乾脆渡過了多瑙河,逃入羅馬帝國境內。西哥特人於378年在阿德里雅堡,大敗西羅馬皇帝瓦倫斯,由此動搖了西羅馬帝國的根基。此時,匈奴人則回到喀爾巴阡山以東的地方,進行休整後準備再戰。

395年,匈奴攻入東羅馬帝國的色雷斯,大掠而返,次年再次攻入色雷斯,後迫使東羅馬帝國答應,每年向匈奴交納貢稅,並允許匈奴在東羅馬帝國境內互市。

400年,匈奴首領烏爾丁率領大軍,攻入今匈牙利地區追擊西哥特人,一直越過了阿爾卑斯山,進入了意大利,搶劫後返回。而這支西哥特人逃到法洛倫斯時,被西羅馬軍隊消滅。匈牙利地區的原住民凡達爾人、瑞維人,以及從匈奴那裡逃出的部分阿蘭人,為躲避匈奴人,經高盧,於409年越過比利牛斯山,進入伊比利亞半島,建立起三個王國。408-410年,亞拉里克率領的一支哥特人,也為了逃避匈奴南下,三次圍攻羅馬,於410年攻入羅馬城洗劫了一番,但亞拉里克不久暴斃,西羅馬帝國奪回羅馬城。

足跡(八):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戰爭


烏爾丁死後,432年首領魯嘉統一匈奴各部。434年魯嘉死後,他的侄子阿提拉和布萊達,兩個人共同治國,436年,阿提拉殺掉布萊達,獨攬匈奴帝國大權。他在北歐打擊盎格魯-撒克遜人,最終迫其渡海,去到了大不列顛島,在東歐收納今俄羅斯南部草原的匈奴人,征服俄羅斯森林民族的斯拉夫人和芬人,斯拉夫人得以隨軍進入西歐。他還對波斯帝國發動突襲,並逼使東羅馬帝國繳納更多貢稅,同時插手西羅馬帝國外交事務。東羅馬帝國無法滿足貢稅要求,阿提拉於441年向東羅馬帝國宣戰,大肆洗劫巴爾幹半島,442年被東羅馬帝國的阿斯帕爾將軍,阻截於色雷斯地區才後撒。443年,阿提拉攻至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城外,東羅馬全軍覆沒,不得已籤城下之盟,與匈奴訂立和約繼續納貢。448-450年時,匈奴帝國的版圖到達到極盛:東起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廣大區域的附屬國有自己的國王或酋長,平日向阿提拉稱臣納貢,戰時出兵參戰。

450年,阿提拉轉而進攻西羅馬帝國,率軍約10萬渡過萊茵河,洗劫了位於現今法國北部的大部分村莊,西羅馬帝國的將軍阿提紐斯,組織了一支高盧羅馬軍團,以抵抗正在圍困奧爾良城的阿提拉,451年,兩軍在查隆丕尼的大決戰中,阿提拉終於被打敗,該戰役被認為是史上最具決定性意義的重大戰役之一,它阻止了整個基督教的覆滅,以及匈奴可能控制歐洲的嚴重後果。 453年,阿提拉在迎娶一位哥德或勃艮第後裔的日爾曼少女伊笛可的婚宴後,在睡夢中鼻腔血管破裂,血液倒流引致窒息而死,原因可能是由於飲酒過多。曾放言“被我的馬踐踏過的地方,都不會再長出新草”的阿提拉終於死了,後世的西方把他稱作“上帝之鞭”,可見他曾經帶給西方的震動。

阿提拉死後,他的指定繼承人艾拉克、丹克玆克、艾內克三人,為了匈奴帝國的大權內訌,使匈奴帝國四分五裂。被征服的外族紛紛起義,組成反匈奴聯盟,並在468年的尼達歐之戰中擊敗匈奴人,殺死了艾拉克,匈奴帝國就此消失。而匈奴這個古老的民族,也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消逝,或許他們的基因也有留傳,進入了不知何人的身體,但作為一個民族而言,在世上確實是再也找不到了。

匈奴差點摧毀過基督教,後來,同為黃種人的蒙古人西征,再次沉重地打擊過基督教,當然也打擊了伊斯蘭教。只是象匈奴、蒙古這種遊牧民族,沒有形成屬於自己的先進文明,單憑武力四處征服,即使一時建立龐大的帝國,最終還是會分崩離析,被別人拋在身後。所不同的是,蒙古民族沒有消亡而已。

足跡(八):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戰爭


蒙古人是鮮卑人的後裔。中國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遊牧部落,被匈奴冒頓單于擊敗,退居遼東烏桓山、鮮卑山,形成烏桓族、鮮卑族。三國時期,烏桓族被曹操征伐後衰落消融,鮮卑族崛起,主要活動於遼東至內蒙東部哈古勒河附近。西晉時期,鮮卑族分裂為三支,即東、中、西鮮卑。東鮮卑主要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段部被外族擊潰融入中原,後來大理段氏出自此部;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慕容部曾建立大燕國,後被中鮮卑拓跋部所滅;宇文部曾篡立北周,後為外戚楊堅篡立隋朝。中鮮卑有拓跋部、柔然部,拓跋部曾建立北魏並統一中國北方,後分裂為東、西魏,之後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終被隋朝統一;柔然部曾與拓拔部多次交戰,後被突厥擊潰分成南北兩支,南支逃到遼河上游,系後來建立遼國的契丹人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後來室韋的祖先,而室韋是蒙古人的祖先。西鮮卑原系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從東北遷至青海一帶,建立吐谷渾國,唐朝時被吐蕃攻滅。另,鮮卑與匈奴混血後代稱為匈奴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曾建立夏國,為中鮮卑拓跋北魏所滅。

中鮮卑柔然部北支的後人是室韋,室韋的後人是蒙古。中國唐朝時,蒙古各部遷居蒙古高原。10-12世紀,蒙古先後臣服於中國北方的遼、金二朝。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隨即西征。1205-1227年蒙古鐵騎滅西夏,1211-1234年滅金朝,1218年滅西遼,1219-1222年滅花剌子模(塞爾柱突厥人所建,中亞至伊朗一帶),1223年成吉思汗派速不臺繼續西征,在現在的烏克蘭境內,戰勝基輔大公,後撤軍。1227年成吉思汗在賀蘭山病死。

成吉思汗之子窩闊臺繼大汗位,1235年開始進攻欽察、俄羅斯,攻佔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攻佔基輔,1241年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一直打到多瑙河,但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受阻於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1242年窩闊臺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歸爭奪汗位。

結果窩闊臺之子貴由奪得汗位,不久生變,成吉思汗小兒子拖雷之子蒙哥繼位。1252年蒙哥汗派其弟旭烈兀西征,1258年攻佔巴格達,滅阿拉伯帝國;1259年徵敘利亞,次年攻克大馬士革,當年蒙哥汗進攻中國南宋,在四川合州的釣魚城,就被宋軍的亂箭給射死了,旭烈兀聞訊,立即回師爭奪汗位,留下的少量蒙古軍隊,被埃及在大馬士革戰敗,埃及佔領敘利亞,蒙古帝國未能進攻非洲。

東亞戰局:窩闊臺汗1231年進攻高麗王國,高麗王室退守江華島,1234年滅金朝。1235年派忽必烈率領10萬大軍,分兵三路進攻大理,次年滅亡延續300多年的段氏大理國。1258年蒙哥汗親率三路大軍進攻南宋,1259年戰死於四川合州的釣魚城。前進到湖北鄂州的蒙哥之弟弟忽必烈,匆忙回師奪位,自稱大汗,其阿里不哥也自稱大汗,被忽必烈攻殺,1267年忽必烈定都中都(今北京),後改稱大都。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1267-1279 年滅南宋,1275年高麗臣服元朝,成為元朝屬國。期間,蒙古對越南、緬甸、爪哇、日本,都曾進行過攻伐,因種種原因未能拿下。

足跡(八):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戰爭


自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後,蒙古先後發動三次大規模西征,並佔領中國疆域,在亞歐大陸上,從東到西,建立起一個極為龐大的帝國。不過,蒙古素有瓜分家族遺產的習慣法,因此,所謂“大蒙古帝國”很快就在內部分裂,形成了以大汗匆必烈建立的“大元”為宗主國,以四大汗國為名義藩屬國的鬆散結構,後來獨立發展。四大汗國分別是:窩闊臺汗國,1225年大汗窩闊臺所建,疆域包括原蒙古乃蠻部落屬地和原西遼部分領土,即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1309年被察合臺汗國吞併;察合臺汗國,1227年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所建,疆域最大時,東起吐魯番、南越興都庫什山、西至阿姆河、北達塔爾巴哈台山,內部爭權奪利,1369年被帖木爾帝國取代;欽察汗國,1219年拔都所建,疆域包括現在保加利亞、俄羅斯歐洲部分、北高加索,以及中亞、伊朗的一部分,羅斯諸公國為其藩屬國,內部不斷分裂,及到俄羅斯崛起,於1502年徹底消亡;伊兒汗國,1256年旭烈兀所建,疆域東起阿姆河,南抵波斯灣,西瀕地中海,北至高加索,包括小亞細亞大部,12世紀末定伊斯蘭教為國教,1388年亡於帖木爾帝國。

元朝為忽必烈於1271年所建,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是推行漢法的體現。疆域最強盛時東臨太平洋,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北達蒙古、西伯利亞,西北至新疆東部,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南臨南海。國內實行等級制,分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殘酷統治以至“一官二吏、九儒十丐”。1351年紅巾軍起義,朱元璋逐漸成為首領,統一江南半壁後,1367年派徐達、常遇春北伐,次年攻陷元大都(北京),朱元璋則在應天(南京)稱帝,國號大明。殘元餘孽逃至漠北,1372年明將徐達率軍進擊哈拉和林,直搗蒙古黃金家族本部,1388年明將藍玉率10萬再次北伐,在合勒卡河和克魯倫河之間,貝爾湖南岸,大敗殘元軍隊,殘元王侯或俘或亡,殘元去國號。此後,其他蒙古勢力仍據漠北,源起貝加爾湖西岸的衛拉特部,取代原蒙古黃金家族的地位,與大明時親時戰,1470年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僅存的達延復辟稱汗,其國直到1635年才被滿清收服。

1370年帖木爾自稱埃米爾(意為受命者、掌權者),建立帖木爾帝國,此人於1336年出生在西察合臺汗國,現在的烏茲別克境內,據稱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信奉伊斯蘭教,1362年搶劫時被阿富汗人打成跛子,故稱跛子帖木爾。他先將西察合臺汗國據為己有,再將東察合臺汗國收入囊中,後於1388年滅亡伊兒汗國;北上進攻欽察汗國時,聽聞今伊朗境內民族叛亂,遂改變進軍方向,將叛亂的撒拉伯卡屠城;1398年南下入侵印度,佔領德干地區;1399年西征小亞細亞,進攻當時在那裡的奧斯曼帝國,1402年俘虜奧斯曼帝國蘇丹。1405年,帖木爾意圖將伊斯蘭教普及到中國,率領20萬大軍隊進攻大明,途中因患感冒?而病死,其後帝國開始分裂,1500年終被烏茲別克人汗昔班尼滅亡。1526年,帖木爾的後裔巴布爾,南下印度建立莫臥兒王朝。

隨著蒙古高原的崛起,因夢想“藍天之下都成為蒙古人的牧場”,而實行急劇的擴張。兵法上注重騎兵高度機動,吸收中原攻城技術,所到之處劫掠屠城,雖然創造過戰爭史上的奇蹟,但毀滅了許多先進文明,造成這些地區歷史的倒退。其西征重創了基督教的歐洲,打擊了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勢力,部分蒙古人則接受和傳播伊斯蘭教。其西征還造成了另外一個後果,就是迫使突厥人西遷後,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奧斯曼帝國,而奧斯曼帝國信奉伊斯蘭教,日後繼續與基督教的歐洲進行戰爭,並最終滅亡了東羅馬帝國。

奧斯曼帝國是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最高統治者為蘇丹,意即真主安拉的代表。

奧斯曼土耳其人屬突厥人的一支,原居中亞,信奉伊斯蘭教。蒙古帝國西征時,戰亂迫其西遷,於十三世紀初到達小亞細亞,附屬於塞爾柱帝國,在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塞爾柱帝國的世魯姆蘇丹國,後來亦受蒙古軍隊打擊,正處於瓦解之際,129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酋長奧斯曼一世,趁機擊敗附近的部落和東羅馬帝國,自稱埃米爾,獨立建國。1242年,羅姆蘇丹國在蒙古人的打擊下滅亡。1301年,奧斯曼侵佔了富庶的卑斯尼亞平原。1324年奪取原屬東羅馬帝國的重鎮布魯薩,遂在這裡定都,控制了馬爾馬拉海峽。

足跡(八):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戰爭


奧斯曼一世之子奧爾汗在位期間(1326—1359年),帝國建立起常備軍,並且吞併了原塞爾柱帝國的大部分地區,又在1331年打傷東羅馬帝國皇帝,攻佔了尼西亞城;1337年奪取尼科克米底亞,距離君士坦丁堡已經很近,使東羅馬帝國徹底喪失在小亞細亞的統治,奧爾汗改稱“總督”。1349年,奧爾汗率2萬騎兵,攻佔了歐洲的塞爾維亞,佔領哈德良堡,更名“埃迪爾內”,並遷都至此。1354年,烏爾汗率軍渡過達達尼爾海峽,佔領了加里波利半島,作為進攻巴爾幹半島的橋頭堡。

奧爾汗之子穆拉德一世(1359—1389年)自號“蘇丹”,1362年攻陷亞得里亞堡,切斷了君士坦丁堡與巴爾幹半島其他地區的聯繫,並遷都至此。1389年佔領科索沃,打敗巴爾幹諸國聯軍,征服塞爾維亞。1393年征服保加利亞。歐洲各國為了拯救東羅馬帝國,紛紛派出援軍,1396年,在多瑙河畔的尼科堡展開決戰,奧斯曼軍隊大敗匈牙利、法蘭西、德意志等國的聯軍,近萬名十字軍被俘,除了用鉅款贖回300名貴族騎士外,其餘的幾乎全部被殺,歐洲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奧斯曼帝國擴張,巴爾幹半島逐漸落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

恰在此時,中亞的帖木兒帝國強大起來,並開始向小亞細亞擴張,1402年,在安卡拉附近的一次大戰中,帖木兒軍大敗奧斯曼軍,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1389—1402 年)被俘,奧斯曼帝國一度衰落。

蘇拉德二世(1421—1451年)時,奧斯曼國力恢復,1453年,蘇丹親率大軍30萬,進攻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經過53天的激戰,於5月29日攻克君士坦丁堡,進城後大肆劫掠3天,許多居民被殺或被掠為奴隸,著名的聖索菲亞教堂也被改為清真寺。奧斯曼帝國遷都君士坦丁堡,並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即伊斯蘭教的城市。土耳其人攻陷該東羅馬帝國滅亡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意味著曾經輝煌的羅馬帝國,在西羅馬帝國滅亡近1000年後,從此徹底地走進了歷史。

奧斯曼帝國繼續擴張,1463年征服波斯尼亞,1478年征服克里米亞汗國,1479年征服阿爾巴尼亞,1514年東征打敗伊朗,1517年南征,消滅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隨後佔領麥加、麥地那,蘇丹因而自稱為“兩個聖城之僕人”,成為穆斯林世界的首腦哈里發。

蘇萊曼一世“大帝”在位時,國力達到鼎盛,1521年佔領貝爾格萊德,1529年圍攻維也納,1555年進佔兩河流域,1574年佔領的黎波里、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當時的疆域包括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南高加索、庫爾德斯坦、敘利亞、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及北非大部,形成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但在1571年,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在勒班多戰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打敗,失去了對地中海的控制,這一事件標誌著奧斯曼帝國由盛轉衰。

奧斯曼帝國的不斷擴張,壓縮了基督教歐洲的生存空間,激發了歐洲的圖強和反抗。同時,奧斯曼帝國掌控東西方文明的陸上交通要衝,連年戰爭也使東西方貿易受阻。奧斯曼帝國對於過境商人,徵收高額賦稅,使得原產於東方的香料、茶葉等價格昂貴,極大地影響了歐洲人的生活。隨著歐洲中世紀結束和文藝復興大潮,地理、航海等知識大為提高,出於對東方財富的垂涎,和豐厚商業利潤的追逐,促使歐洲人從海上想辦法,尋找去往東方的新航路,進而促生了日後的地理大發現。

而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之間的宗教戰爭,仍然沒有結束,直到……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