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無效努力害了你:最愚蠢的人,莫過於用考研來逃避求職

整理:讀有引力(ID:duyouyinli)

別讓無效努力害了你:最愚蠢的人,莫過於用考研來逃避求職

如今存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本科讀完之後,百分之九十的學生決定考研。那些學習不錯家境也不錯且眼光高遠的就把目標定在歐美,大二開始就準備託福雅思還有GRE。條件次之的將目標鎖定在國內名牌大學,再次之者考慮的則是本校的研究生。

到國外留學的,一部分是真心想學習國外先進的知識,與此同時開闊眼界。另一部分則是為了鍍金,以求回國後可以找個不錯的工作。在國內讀研的同學,其目的也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學術研究,一部分是希望在讀書和工作之間得到一個緩衝。

通過讀研,一來可以晚就業,二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只要三年後,在學歷那欄填寫的的研究生,就會自覺高人一等,在求職途中這腰桿也能挺得直一些。

因此對他們而言,考不考得上名牌大學的研究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學歷。

但現實真的會如他們所想的那般順利嗎?

不見得。

別讓無效努力害了你:最愚蠢的人,莫過於用考研來逃避求職

先給大家做一道選擇題。

畢業前,你通過了研究生考試,與錄取通知書一起寄來的還有當初因擔心考研落榜而找的外企offer。你的選擇是:

A:讀研深造。

B:直接去外企。

小君就是其中一個陷入糾結的畢業生。為了考研她可以說準備了三年,一點兒都不曾懈怠過,考上的學校也是國內的名牌大學,專業不錯,是很有挑戰的金融管理。但這外企也不錯,世界500強,雖然不在CBD,可卻有獨棟寬敞的辦公大樓,職位也算和專業對口,可就是缺少那麼一點挑戰性。

站在岔路口的小君想,既然我本科剛畢業就能收到五百強的offer,等我研究生畢業了,在學歷上又鍍了一層金,豈不是更厲害,到時候直接應聘個主管的職位應該也不是難事。

在跟家裡人商量了之後,小君果斷的選擇了讀研深造。

然而,研究生課程多少和小君設想的不大一樣,因為都是經濟類學科,很多課程的設置都是重複的,沒有新意。而且金融對高數的要求特別高,她又是個文科生出身,學起來特別吃力。

但好在她肯吃苦,又肯下功夫,總算以出色的論文,在三年後拿到了金融管理專業的碩士學位。

早在研三的上學期,小君就開始一邊準備論文一邊投簡歷,經過三年深造的小君此時的心情與剛畢業的本科生自然不同。她常常不自然的以研究生自居,對工作列出了“三非”原則,非大型國企不去,非100強金融外企不去,非主管職位不去。

曾有一個證券公司看中了她,薪水其實不錯,但卻不是個管理崗位,這讓小君覺得有點兒虧,跟人家來來回回的談了兩三次,最終把證券公司給嚇走了。

別讓無效努力害了你:最愚蠢的人,莫過於用考研來逃避求職

小君始終覺得好的都在後面。然而事實證明,在經濟情況呈“L”型走勢的今天,大部分的企業為了縮減成本,在人力選擇上,他們更傾向於有工作經驗的本科生,而不是一出校門就牛氣哄哄的碩士。

這樣的現實情況讓小君始料不及,為了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她不得不放低要求,從主管職位降低到了一般的職位,再從世界500強轉為普通外企或是有潛力的私企。

就連三年前曾給過她offer的那家企業再面對她這樣一個鍍了一層金,卻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人,也不得不說出實話:“我們若要聘用你,需要花費比本科生更多的薪水。

從經濟學上講,既然我們可以用一個月三千塊錢的本科生就能完成的工作,又何必請一個月薪五千塊的研究生呢?而事實上,你們給公司創造的價值是一樣的。”

小君難以置信地說:“可我是研究生啊,您應該看到我的未來價值。”

但很遺憾,不會有企業這麼去考慮問題,如果我目前看不到你能給公司創造的價值,或是你能創造的價值比你開出的薪酬還少,那我何必僱傭你去做賠本的買賣?節約成本,創造利潤,才是根本。聽起來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

別讓無效努力害了你:最愚蠢的人,莫過於用考研來逃避求職

高不成低不就中,小君又熬了半年,現實讓她不得不放低姿態,最終,她去了一傢俬人銀行做職員過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大學同學會的時候,大家都詢問小君的去處,畢竟她當年可是班上數一數二的學霸。

小君面色尷尬地說自己去了銀行,同學立刻誇讚她,說還是研究生好,一畢業就能去銀行。同學們雖然這麼說,但小君心裡還是會有些難為情,畢竟這份工作以及它開出的薪水都不是最佳的。

這期間,小君聽聞幾個當年玩得還不錯的同學居然已經當了小主管,一年的薪水加獎金比她的還要多。小君這心裡立刻就不平衡了。回到家後,她時不時會想,如果她選擇的是去那家五百強,現在的自己會不會也和同學一樣當上小主管了?

表姐也曾是類似小君這樣的“幸運者”。但表姐卻做出了和她不一樣的選擇。

當時的表姐只是覺得上了十多年的學,有些膩。表姐很想去外面看看,試一試水,看自己究竟能多遠。

當表姐放棄讀研而選擇工作的時候,連家裡人都覺得表姐瘋了。在他們看來,成績還不錯的表姐就應該繼續考研,然後再出來找工作。但她還是力排眾議,執拗著性子,以三年為限,要讓他們另眼相看。

表姐去的這家外企不是500強,是個初入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地處CBD,35層樓高的辦公室裡,可以直接看到斜對面的中央電視臺。但在互聯網金融還未風靡的當年,表姐這個工作並不被人看好。特別是表姐的家人,他們總是提心吊膽,時刻準備著聽到表姐收拾鋪蓋走人的消息。

那段不曾在表姐十七歲時迸發的叛逆期,不僅推遲了,還在來到了之後悄然延長了。表姐當時沒想過辭職,沒想過這個公司會不會倒閉,只是放下一切,一門心思的工作。許是工作時間很彈性,而且時刻充滿了新鮮感和挑戰感,每完成一項上司交給表姐的任務,表姐就會特別有成就感。加班在所難免,不管給不給錢,表姐覺得那是她該盡的責任。

別讓無效努力害了你:最愚蠢的人,莫過於用考研來逃避求職

兢兢業業的奮鬥了兩年,公司在國內站穩了腳跟,上司也頗是看中表姐,打算給表姐升一級。表姐喜滋滋的,但與此同時,她也發現了自身知識上的缺乏,表姐覺得是時候給自己充充電了。

因為升職前要接受為期一年的美國紐約總部的培訓,聽聞培訓的時間相對寬鬆,表姐便提前考了託福,申請了紐約大學金融碩士課程。每週的週一到週五,表姐穿的職業裝坐在紐約總部的會議廳裡,週末,表姐便換上休閒服,背上雙肩包重新做回學生。

起初,表姐遇到了語言上的困難,在剛去的半年裡,表姐覺得讀書對她來說是件相當困難的事情,一想到結業時要上交的論文,表姐就頭疼。為此,她不得不報了晚上的語言學習班,讓自己再一次全新的接受英語這門語言。授課的是一箇中國通的老外,性格很隨和,教得也很認真,時間一長,表姐便和她成為了無話不說的朋友。

別讓無效努力害了你:最愚蠢的人,莫過於用考研來逃避求職

一年的時間彈指間飛速劃過,雖然每一天都很累,卻也很充實,每當表姐完成一個挑戰,她對自己的未來就更充滿了信心。總部對錶姐的培訓很重要,但後來證明,那一年的金融課程學習更重要。

因為課程的設置很有針對性,裡面講的內容都是表姐工作當中會碰到的,實用性很強,對工作有著很好的指導意義,這也是後來表姐能夠在一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條件。

很多人不理解表姐為什麼要花錢去讀個沒有學歷拿的課程班,這對國內來說一點用處都沒有,根本就沒有含金量。

每每這樣,表姐只是淡淡一笑,因為她知道,她最缺的什麼,最需要的是什麼。研究生學歷是好,碩士證書是好,但如果不是她最需要、最缺少的那個,那麼它們也就只是兩張毫無用處的紙。

別讓無效努力害了你:最愚蠢的人,莫過於用考研來逃避求職

當然,我並不是想以表姐的例子來否定所有選擇先讀研再工作的同學們,我想要表達的重點是,考研不是你規避求職風險,或是藉此攀高枝賺大錢的方法,如果你只是為了找不到工作,或是別人考我也跟風去考,從而去去花三年時間完成這件事情,那麼你輸掉的可能不只是個工作,而是三年的青春時光。

其實,作為一個畢業生,如果能面對這樣的選擇題,就說明你已經很優秀了。讀研或是工作,都要遵從自己的心,你的選擇註定你將來要走的路,無論是哪條路,除了荊棘,還有來自各方的否定聲音。

但你始終都要堅信,畢業後的你,會有一萬種可能,決定這種可能的不是你的學歷,而是你的心態。

新書《別讓無效努力害了你》全網熱賣中,歡迎支持!點擊“瞭解更多”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