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文,小心这种债券和理财!


上个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发了一条拥有重磅影响力的消息:国家允许城投债发行公司破产了。城投债和老百姓几乎没有直接关系,可能很多人都一时没反应出这件事的重要意义。但这件事对中国化解天量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达成去杠杆降风险的最终目标影响极大。

首先我们要明白城投债发行公司是干什么的,它其实就是替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获取融资的市场主体。

在建国初期,我国曾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务,但在改革开放后发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固定资产投资过猛,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导致大量货币冲击市场,在八十年代造成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在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暂停了地方政府发债。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不是担心地方政府发债导致人民币的通货膨胀吗?地方政府就决定不在境内发债,而是去境外发债。于是在八十年代,各地政府纷纷在香港和澳门设立了国际投资和信托公司,这些公司被俗称为窗口公司,身份非常特殊,在法律上是独立企业,但又有政府支持作为背景。其核心职能是引进外资,很多外资投资是股权投资,也有很多投资是以贷款的形式进入中国,而这些窗口公司的贷款在早期都有地方政府担保,因此被投资人视为政府信用公司。

正是在这种错觉下,这些窗口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大举发债,从1986年上海国际信托发行250亿日元债券,到1997年海南国际信托发行140亿日元债券,共有11家地方政府窗口公司在12年间发行了29笔境外债券,发债总金额近43亿美元。

到了1998年这些窗口公司的总负债规模甚至占到地方政府当年财政收入的50%至70%以上,要知道这些债权人都是外资机构,欠的是真金白银的外汇,不是多发点人民币就能还的,还不上还要损失国际信誉!事实上中央政府早在1995年就看到了这个危害,开始酝酿全方位整顿窗口公司,宣布政府不再担保信托投资公司的融资行为。

但该来的危机还是要来,泡沫终将戳破。1998年广东国际信托成为国际债券市场上第一个违约的中国地方政府窗口公司,在破产清算和资产出售后,债券持有人于2000年12月以现金形式获得了债券面值3.6%的补偿。

广东国际信托违约之后,再没有窗口公司能在境外发债了,境外债券投资者和贷款银行甚至要求提前还款,一些其他窗口公司无法借新还旧,不得不跟着破产。2000年9月的海南国际信托也出现违约,成为继广东国际信托后又一个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公司。

于是到了2003年11月中央开始取缔窗口公司这个称谓,将各地方政府与窗口公司彻底断开关联。但是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办?不要紧,还有另一个渠道,也是时代的产物——城投公司。

1992年上海成立了全国首家城投公司。到了2010年,国家鼓励所有的地方政府组建城投公司,然后到金融市场自主融资。地方政府建立城投公司的普遍模式是,通过划拨土地、股权、收费权、国债等资产,成立各项财务指标已经达到融资条件的投资公司。城投公司成立之初和地方政府便达成了默契,担负起为政府融资的职能。城投债务形式上是经济法人的债务,但其实发债后的资金全部流入地方政府手上,而地方政府则各种形式为其背书。

城投公司和窗口公司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发债对象不同,窗口公司全部都是借的外债,必须要外币来还。而城投公司是在国内市场,发的是人民币债券,用人民币还。还款难度显然小了很多,也因此城投公司发起债务来毫无节制。

根据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的官方数据,2015年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其中我国居民部门债务率在40%左右,金融部门债务率约为21%,政府部门债务率约为40%。照此估算,2015年政府部分债务大约67万亿。

而2015年中国的GDP总量刚好67万亿,政府财政收入15万亿。也就是说政府债务超过了当年财政收入三倍,和当年GDP相当。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政府开始强调去杠杆,降低社会总负债的原因。但从2015年到2018年,杠杆率仅从249%降到了241%,政府部分债务并没有明显改善。

其实这部分政府债务中央政府债务只占小部分,最关键是的各地方政府大肆借贷进行基建,在基建过程中甚至产生一些贪腐情况也时有可见。

国家发文,小心这种债券和理财!


上图就是湖南省巡视组通报的湖南省汝城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大规模举债修建大批“形象工程”,花4800万元修广场,6株银杏树就花了285万元,8根图腾石柱花了120万元。但是该县自来水管网年久失修,居民爆管停水、喝“黄泥巴水”是常态;该县卢阳镇还有两个村没有通电,25户67人仅靠山泉水发电和点煤油灯照明。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贫困县,举债95亿元做基建,相当于2017年县财政收入的23倍。高额债务挤压了经济性项目的投入,导致地方经济裹足不前。

历史再度循环回来,中办、国办发布的最新要求:“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清偿能力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依法实施破产重整或清算,坚决防止‘大而不能倒’,坚决防止风险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开始着手化解天量地方债了。

在整顿地方城投债的时候,严控风险,对于没有偿债能力的城投公司,一旦不允许借新还旧,是极有可能破产的!地方政府不会破产,但城投公司是可以破产背锅的。其实美国在次贷危机中,就曾经让底特律等不少地方政府宣布破产,清算债务。

这个事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呢?对于国家宏观经济当然是好事,会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行业来说,一些以地方基建项目作为应收账款的地方工程企业将陷入困境。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需要小心的是我们在银行购买的理财基金。后面对接的很有可能就是城投债,一旦城投债发行公司破产,最终买单的只能是投资者。所以大家之后再买理财的时候,务必要看清楚投向,如果投资标的是城投债,就要小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