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岩茶的好壞用「耐泡度」來衡量,究竟是不是很無聊?

記得Y老師剛接觸巖茶還是小奶狗那會,每當茶桌上有人口水激昂的告訴我這泡茶的耐泡度十幾水滋味都很足的時候,我內心就特別不屑,心想喝一泡茶只要能喝的那幾水好喝就行了,天天把耐泡度掛在嘴邊真的好無聊。

一泡巖茶的好壞用“耐泡度”來衡量,究竟是不是很無聊?

那時候Y老師奶狗少女的思維,覺得耐泡度這個衡量標準世俗得就像我的愛情觀,天長地久永不分離一點都不重要,如短暫絢爛又轟轟烈烈的煙火一般這人間一趟就值得。

後來隨著年輪的增長、閱歷的疊加、現實的骨感,以及少女心的泯滅,終於明白了所謂耐泡度的衡量,考驗的不僅僅是時間的長短,而是通過時間的長短來考驗各個環節參數與否的指標。

一泡巖茶的好壞用“耐泡度”來衡量,究竟是不是很無聊?

也就是說,耐泡度並不是單純一泡茶本身的屬性,而是通過山場、樹齡、品種、工藝等多個環節共同影響下的顯性參考因素。

接下來,Y老師就跟同學們聊聊其中幾項參考因素的可能。

1. 山場影響的基因條件

我們這個組織是被公認的山場論者,但並不代表我們在神話山場,而是好的基因就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先決條件。上週剛跟曾貴同老師喝茶,他說巖茶的工藝跟山場,基本可以說是四六開的佔比。

這也是Y老師我第一次聽到專家這麼直接表達工藝跟山場的關係。

一泡巖茶的好壞用“耐泡度”來衡量,究竟是不是很無聊?

所謂的山場,就是具備豐富的植被和特定的土壤條件所造就的優質環境,在特殊山場環境裡成長起來的茶樹自身就具備了姣好的“教育環境”,接受環境的滋潤更富裕,也為它在後續沖泡過程中具備更豐富的內質去散發。

2. 工藝帶來的內質呈現

工藝過程中影響較突出的環節包括採摘、做青和焙火。

先是採摘鮮葉的老嫩程度。

一泡巖茶的好壞用“耐泡度”來衡量,究竟是不是很無聊?

所有茶葉裡面,芽茶是最不耐泡的,而一芽兩葉或者三葉耐泡度就要高一些,葉片越粗老水浸出物釋放越緩慢,皮糙肉厚嘛。

但即使是開面採,中開面、大開面採摘下來的巖茶耐泡程度就有很大的不同。通常來說,耐泡度和完整程度成正比,大開面的巖茶會比中開面的巖茶要老,那麼裡面的內涵物質更為豐富、更耐泡。

其次是做青。

武夷巖茶工藝寶典的精髓在於“看青做青”,沒做透,除了夾生外還容易返青,苦澀感也重,做太透或者太過了,茶的活度就會受影響,同時茶內質的釋放在做青環節就會提前被透支,如此一來就顯得後勁不足。

一泡巖茶的好壞用“耐泡度”來衡量,究竟是不是很無聊?

然後就看焙火程度了。

中足火巖茶會比輕火巖茶更為耐泡。

就好比是同一個部位的牛排,七分熟和全熟,吃起來就有很大差別。沒吃透火的巖茶,就好比7分熟的牛排,口感比較嫩。而吃透火的巖茶則更為有嚼勁。同理,吃透火的巖茶,內含物質在火功的作用下,物質之間轉化徹底,沖泡水時內涵物質能夠完全析出。

一泡巖茶的好壞用“耐泡度”來衡量,究竟是不是很無聊?

但是焙焦了或者中高火功的茶就又是體力透支內耗過猛,耐泡度很多時候不是茶質的耐泡,而是炭火味的在水裡的調皮搗蛋。

3. 茶樹品種和樹齡

茶樹品種不同,茶葉內茶多酚含量也不同。

在其他條件為定量的情況下,理論上說茶樹茶多酚含量:喬木>半喬木>灌木。而茶多酚含量的多少,可以直接影響到耐泡度。

一泡巖茶的好壞用“耐泡度”來衡量,究竟是不是很無聊?

武夷巖茶中,水仙(半喬木型)的耐泡度就會比肉桂要相對高一些。至於樹齡就比較好理解了,活得久的人吃得鹽都比較多,淤積物都更豐富。

比如慧苑坑老叢集萃,是Y老師獨自一人品飲時的最佳選擇,它即不會過分出戲,影響獨自一人發呆思考時平緩的節奏,因為活得夠久,足夠耐泡的程度剛好可以支撐完一人發呆的充盈時間。

除了上述幾點,沖泡的手法也會影響一泡茶耐泡的程度,當然,這是另一個層面的話題了,在之後的Y老師學泡茶的教程中,我們會跟大家一起更系統的學習這套技能。

【今日互動話題】:

既然“耐泡度”這麼無聊,那我們來參與一個更無聊的互動話題吧,留言區告訴我們,你喝過最最最最耐泡的茶,究竟耐泡到什麼程度?!僅限巖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