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市晋中 酝酿“蝶变”求发展

山西农业大市晋中 酝酿“蝶变”求发展

古老而神奇的晋中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淳朴善良的晋中人民在这里生生不息,辛勤耕耘;田畴沃野孕育出的农耕文明在这里不断被激活、蝶变、超越。从牛耕铁犁到现代农业,从种田能手到职业农民,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晋中大地,涌动着改革的活力;万千村庄,述说着发展的故事。

改革开放40年来,晋中“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交出了浓墨重彩的时代答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农业现代化发展迈出新步伐、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农村环境呈现新面貌、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乡村振兴开启新征程。

回望40年历程,晋中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晋中地处黄河流域腹地,自然条件优越,是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农业始终是这片土地的倚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晋中不断强化农业基础性地位,完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跃升。到2017年,我市已初步形成围绕优质粮食、健康养殖、高效蔬菜、特色水果和观光农业五大优势产业的“一核两区四带”的晋中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一核”即太谷县现代农业核心区;“两区”即平川高效农业区和东山生态农业区;“四带”即太行山循环农业产业带、中部丘陵双百公里林果带、平川河谷阶地百里设施蔬菜带和108国道沿线农产品加工带。一组数字是最具说服力的注脚,201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7.6亿公斤,位居全省第三;畜牧业六大产业板块中,肉蛋奶总产量占全省1/6,连续十余年全省领先;蔬菜总产62.4亿公斤,位居全省第一;水果产量86.19万吨,排名全省第三;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势头强劲,全市杂粮产品达100余个,注册品牌38个,中药材则建设了党参、黄芩、远志、柴胡等8类基地;休闲观光农业营业收入16.45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208.89亿元,位居全省第三。特别是山西农谷的建设,让晋中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里程。山西农谷是山西农业转型发展的科技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也是引领全省乡村振兴的核心园区承载平台。我市坚持以国际视野审视、国家标准建设、省级战略推动,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和深化农村改革两大任务,落实好省政府出台的支持山西农谷建设若干政策,举全市之力,力争在平台打造、产业开发、项目建设、融合发展、农村改革、园区建设、“谷城院”一体化发展、品牌建设、人才引进和辐射带动等10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技术示范、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目前,总投资6.2亿元的十大支撑性项目中标准化旱垣温室基地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山西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国际博览区展示中心主体完工;同时,山西农谷与全市10个县(区、市)从人才引进、技术推广、政策引领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共落地合作项目17个。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晋中大地欣欣向荣,书写着沧桑巨变。

回望40年历程,晋中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创新是晋商留给后人强大的精神力量,秉持这样的文化基因,晋中人敢想敢干、敢试敢闯,始终站在改革的潮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晋中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着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加快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汇聚农业农村改革新动能,释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振兴新活力。截至2017年底,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全覆盖,乡镇全部设立农村产权交易所,村级全部配备信息联络员,初步建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11760个,入社成员16.2万人,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我市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6个,全市涉农品牌超过4000个;目前,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有序推进,其中,平遥、太谷两个省级试点县90%以上的村组已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其它9个县(区、市)已开展清产核资967个村,占总村数43%。40年来,晋中多个领域的改革引领全省,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05年全省率先注册第一家农民合作社,再到2015年率先实现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全覆盖等一系列创造性的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农”墨重彩气象新,绿野歌欢农民笑。四十年农村改革,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据数据统计,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已由1978年的87元提高到2017年的12297元。

回望40年历程,晋中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一条条四通八达的水泥路、一栋栋亮丽雅致的新农居、一个个设施齐全的乡村文化广场、一张张耕作之后的幸福笑脸……穿行于晋中的乡镇农村,目之所及,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新农村画卷。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晋中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新农村建设不断提档升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日益强烈。2001年我市实现了农民生活基本达小康的目标,到2005年底,全市累计有8个县(区、市)、78个乡(镇)、1750个行政村、185万农村人口达到小康标准,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2006年以来,晋中市委、市政府以“晋中新农村建设在全省走前一步”为目标,按照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全面推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深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总抓手。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全面铺开。注重规划引领、顶层设计,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规划设计;注重典型带动,试验示范,开展了市、县、乡、村、户“五级示范”,积极探索分类振兴模式;注重园区承载,创新驱动,以“1+1+11+N”的思路,即以我市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战场,以山西农谷为现代农业建设核心引领平台和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发动机”,在全市11个县(区、市)中每县优先支持建设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包括N条年产值5000万以上农业产业链、N个农业特色小镇、N个示范性生态庄园,着力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联动发展的格局;注重专项实施,落实责任,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注重组建智囊,组织论坛,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助推战略实施。

四十年物换星移,故园春色远超前。千百年的农耕文明,在今天的晋中大地,已被赋予鲜亮的时代色彩。站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年、乡村振兴战略开局年的新起点上,晋中人将用勤劳的双手、踏实的干劲续写“三农”工作更加辉煌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