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高铁更快、更环保,这种交通工具在我国运营了15年,却从未普及

随着高速铁路的出现,火车时速相比之前又上了一个等级,我国高铁最快运营时速可以达到350千米每小时,这个纪录是由京沪高铁所创造的。相比高铁,还有一种陆上交通工具最快时速达到603千米每小时,比高铁更快、更环保,它已经在我国运营了15年,但却未在我国普及。

比高铁更快、更环保,这种交通工具在我国运营了15年,却从未普及

这种陆上交通工具就是磁悬浮列车,我国目前正式在商业运营的仅有一条,也就是上海的磁悬浮列车。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全长约30千米,最开始是由中国和德国联合开发的。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运营时速为430千米每小时,全程30公里只需要8分钟,不过50元的票价也比普通交通工具贵一些,因此乘坐的人并不多。

比高铁更快、更环保,这种交通工具在我国运营了15年,却从未普及

上海磁悬浮列车自从2003年开始运营的,至今已有15年时间了,但全国上下真正在运营的只有这么一条。它的票价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建设成本非常高。这段3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工程总计投资约1000亿人民币,建设一公里路线需要8亿人民币,相当于每厘米的建设成本高达8000元,正是因为建设成本高居不下,才导致票价比较贵,因而乘坐的乘客也并不多。其实50元的定价相对它的成本来说并不算高,因为这条磁悬浮路线不仅没有赚钱,每年还要亏损几十亿,为了探索新技术,可见我国在这方面所花费的心思还是蛮多的。

比高铁更快、更环保,这种交通工具在我国运营了15年,却从未普及

除此之外,磁悬浮列车没有在中国普及开来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技术还不够成熟。第一个就是安全问题,因为磁悬浮列车的驱动、导向和悬浮都是靠电磁力来完成,断电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列车能够正常运行,这个技术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为了保证磁悬浮列车行驶环境的稳定,路线的建设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现不合规的地方,就有可能引发安全问题。正是因为以上两个主要难题还没有被攻破,因此我国乃至全世界磁悬浮列车都没有普及开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