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混混到服務員到現在年入70億!

他跟你我一樣,是一個普通人,做過餐廳服務員、開過餐飲店、混過夜場、開過摩的、做過油漆工,但都堅持不了失敗了,今天他的企業年營業額超過70億,從混混開始,懷著希望,最後努力成功。

他的故事,值得我們餐飲人學習!

他从混混到服务员到现在年入70亿!

他年少時憧憬著叱吒江湖的生活,想象著能靠一根木棍就能縱橫於街巷。

偶然的一次經歷卻讓他幡然醒悟,決定洗心革面,創出一番事業。

為此他賣過碟、開過摩的、當過油漆工....

無數次的失敗讓他開始懷疑自己,但是他卻始終沒有放棄,嘗試著走向另一條路。

這條路上也有艱辛,但卻最終帶著他得到了全年銷售額達50億的成就,一舉翻身把奴唱。

他就是三隻松鼠的創始人——章燎原。

他从混混到服务员到现在年入70亿!

失敗者的痛苦

章燎原小時候生活在安徽績溪農村,父親在安徽宣城市煤炭部門工作,這在80年代的農村,足以讓他有強烈的優越感,直到轉學到鎮上。安徽相隔一百公里就是兩種方言,章燎原聽不懂別人講話,沒有朋友,成績也下降得厲害。他是孤獨的,後來讀單位定向委培的中技校,從港片《英雄本色》裡汲取力量,不允許任何人欺負自己,抽菸打架,撿回來了風光。十七八歲的章燎原開始思考自己未來做什麼?不能像痞子一樣,到處欠賬。

他與朋友找做生意的表哥玩,3元一瓶的礦泉水,他表哥買了五六瓶讓章燎原洗手,旁邊有40多歲的中年人等著撿礦泉水瓶。這場景刺痛了章燎原,他猛然醒悟,要做表哥這樣的人,而不能做撿礦泉水瓶子的。創業的念頭由此種下,事實是,直到2012年,36歲的章燎原才真正走出了創業的第一步,他整整花費了18年才找到了自己的路。

考慮創業之後,章燎原才開始正經讀書,他沒有錢,就琢磨離錢最近的行業是什麼?那個年代,做推銷員的家裡都有錢。他開始買很多有關營銷的書看,按他的文化水平是看不進去的,強制自己看。年少輕狂,總有大把時間去揮霍,章燎原東鼓搗西鼓搗,在街上賣過光碟,又覺得自己該體驗人間,帶著好奇心去探索,身上帶著幾十元,與同學去東莞打工,下了火車身上就沒錢了。

他在一家錶廠做了三四個月,本來是電工,但是主管盯著,只要有空閒就馬上找其他活給他做,他刷過油漆,砌過牆。他找到了飢餓的感覺,只有下班才能吃一頓飽飯。他理解了中國勞動力為何如此賤賣,四川、江西等貧窮農村來的人,每個月拿1000元,自己只留50元做日常開銷,其他全寄回家,還活得很開心。

他還在夜總會當過端盤子的服務員,有時候委屈了,就在廁所裡憋著哭。有一次,顧客講難聽的話,他火氣上頭,差點和顧客打起來。後來想明白了,當服務員就不該抱怨,你可以選擇不幹這份工作,但幹了就不要抱怨,把服務做好,做人謙卑一點。

在外折騰了兩年,什麼都沒做起來,章燎原被家裡人找關係安排進了當地最大的國企海螺集團。在海螺集團他繼續混日子,覺得生意是和人打交道,心理學、成功學的書他讀了,覺得沒深度,就開始看世界名著:《紅與黑》他看,《平凡的世界》也看。書的前三五十頁很難看進去,就說服自己,這麼厚一本書人家花了10年來寫,拿了茅盾文學獎,肯定是有道理的,有道理就一定得看,這樣逼著自己把書啃完。

他在外面繼續喝酒打架,拿了一些錢和朋友合夥開服裝店冷飲店飯店,搞明白了該怎麼進貨,該怎麼營銷。但是,他一直在迷失,他不知道真正的企業家應該是什麼樣的,當時他讀了有關史玉柱等人的書,在書上看到了企業家精神,但在寧國他看到的都是投機者。

在海螺集團呆了三年之後,章燎原意識到自己文憑有限,最終只能做一個副班長。他離開海螺,尋找自己該成為什麼樣的人?2000年到2003年,被章燎原視作最難的一段日子,過去在外面遊歷,是源於探索和體驗,是個人的選擇。但是這三年,他開過飯店,也跑過摩的,卻都不順利,身無分文,一事無成,抽根菸都是女朋友買的。這時候,堅持已經成為無奈的習慣。

跑摩的被城管抓過三次,最後一次被抓,他哭了起來,為什麼總是盯著我?寧國的天是灰濛濛的,他心裡有了怨氣,老天爺真不公平,到底什麼是個頭?他決定不忙自主創業,去企業做營銷類崗位。一家塑膠企業招聘,他琢磨到老闆的心思是想做電商,把生意做到國外去。雖然他沒有大專文憑、不懂英語,但是把準了老闆的脈,第一次成了白領,在公司裡有了工位、電腦和電話機。

他理解了《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當他到城市裡,聽著火車鳴叫的時候,是一種享受”的心情。

永不言棄

章燎原已經歷經了無數次的失敗,但是他始終沒想過放棄,儘管那些艱難的日子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他。

再又一次失敗後,章燎原開始反省自己。

自己這些年一直漫無目的的創業,但始終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盲目衝撞怎麼能輕易的成功呢?

於是章燎原決定暫時放棄創業,去工作積累經驗。

他應聘上了一家塑膠企業,在這裡,他第一次接觸到了互聯網。

通過互聯網,他發現了在未來電商行業將有極大的潛力。

此時是2002年,正是互聯網企業爭先恐後崛起的時候。

在塑膠公司做了幾個月後他跳槽去了一家食品公司當起了一名銷售員。

僅僅九年的時間,他就從一個銷售員做到了公司的副總的位置。

這九年也終於讓他認清楚了自己應該前進的方向。

2011年,章燎原始終沒有忘記電商行業的巨大前景,在網上做了殼殼果試水電商。

沒想到一舉獲得了成功,當年的銷售額就突破了2000萬。

章燎原想要抓住時機加入投資把公司做大,但是公司董事卻不認可他的想法,認為電商不如實體店靠譜。

於是,章燎原的時代終於來了,他決定離職單幹。

勢如破竹

章燎原決定辭職創業,大家都不理解:你有房有車,一年幾十萬元的收入,搞什麼呢?拿幾乎是全部的家當100萬元創業,失敗了,怎麼辦?章燎原有一股與命運死磕的狠勁,他相信人生有起有落才能終成大將。

2012年5月,三隻松鼠上線前,李豐趕到蕪湖,和章燎原他們聚會。鼠大瘋(胡厚志,工廠製造中心總監)負責做菜,大家一塊喝了很多酒,“我很久沒有經歷過這種場面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我很久沒看到的東西,草根、青春、理想、感情……現在回想起來仍然十分感動。

三隻松鼠2012年6月上線,正式上線之後,第一單客戶姓黃,男士。鼠阿M(三隻松鼠客戶滿意中心副總監明珊珊)激動得叫了起來,全辦公室的人都跑來圍觀。章燎原親手打包,鼠阿M自己寫了一封信給對方。僅僅3個多月後,三隻松鼠就成為電商堅果第一品牌。三隻松鼠定位高端品牌,賣給白領。

很多人認為應該直接向對象建立訴求。章燎原認為得先搞人氣,讓圖便宜的人到處去傳播,影響白領決策。原來他在詹氏的時候,詹氏業務很大一塊是來自企事業單位採購,但章燎原主攻小區裡的大爺大媽,提供低價格、好服務的產品,他們買回去就到處講。這次做三隻松鼠,互聯網上什麼人傳播最快?是學生和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人,小恩小惠他們都會開心地發微博。這群18歲到24歲的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參與感強,心裡沒有品牌,白紙一張。

第一波用低價賺人氣、賺口碑,刺激準客戶掏腰包,等這些人的品味拉昇起來之後,產品價格也就理性迴歸了,讓客戶為滿足感而付費

:大家都買三隻松鼠我為什麼不能買呢?這也是章燎原在詹氏摸索出來的手法:他開拓區域的時候,第一次賣得便宜,後來價格就漸趨於合理了,新用戶給更多的優惠,老用戶聯繫靠的是情感,價格沒那麼重要了。

2016年,年銷售額突破了50億元。

2017年,年銷售額突破了70億元。

2018年5月,提交了上市申請書。

他從一個“街頭混混”做到了年銷售額達到50億元的堅果大王,可以說是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

但是這個屌絲卻不像其他人有著金手指助他在各種危機關頭化險為夷。

這是他依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道路。

中間失敗了無數了、崩潰了無數次,但他始終在整理好心情後選擇再次出發。

很多人在實現自己理想的路上失敗一兩次就抱怨蒼天不公。

但是,成功的人從來不抱怨,因為抱怨是沒有用的,你只能繼續努力,繼續堅持。

成功只會眷顧永不言棄的人。

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

共勉

最窮無非討飯

不死終會出頭

禪思一刻

他从混混到服务员到现在年入70亿!

想加入餐飲微信群的朋友請加主編微信:2432584414,備註:加群,我們需要“麒麟才子”的你,更需要有播音興趣的你,歡迎原創投稿,歡迎大家在文章後面留言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