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大臣魏绛,是如何通过一个故事,来劝谏晋悼公不要沉迷打猎的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君王,比如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被称“千古词帝”的宋徽宗,建立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铁木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再比如现代通过众多影视作品被大家了解的清王朝的诸位皇帝。

晋国大臣魏绛,是如何通过一个故事,来劝谏晋悼公不要沉迷打猎的

现代仿春秋时期建筑

那么今天小编讲的历史故事也是和一个君王有关,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故事的主人公是晋国的晋悼公和晋国的大臣魏绛。晋悼公是晋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君王,他十四岁就入主晋国,年少聪慧,善于用人。他在位期间整顿军纪,晋国在他的治理下,军事和经济迅猛发展,逐渐奠定它的霸主地位。下面的小故事就是说的晋悼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愿意听从他人的劝谏。

晋国大臣魏绛,是如何通过一个故事,来劝谏晋悼公不要沉迷打猎的

春秋时期影视剧照

话说有一天,魏绛和晋悼公谈论“和戎”的事情,谈完以后呢,魏绛没着急走,晋悼公就问魏绛还有什么事情。魏绛说想给晋悼公讲个有关有穷氏后羿的故事。晋悼公一听是和传说中的那个后羿有关的故事,所以很感兴趣。魏绛说到:“那时候,夏朝衰落了,就被有穷氏的后羿取代了。可是呢,后羿整天只知道打猎,不修订利民的政策,所以没有贤臣跟随,只有一些奸佞之臣围绕在他周围。最终,后羿和他的儿子都被自己的家臣杀害了,妻子也成了别人的妻子,为别人生儿育女了,最后的最后,整个有穷部落被消灭了。天下之大,人和兽都有自己的居住地,应该和平相处,后羿就是因为贪图打猎享乐,结果导致整个有穷部落灭亡,所以,就算打猎,也不可太过。而且以前周朝有个大臣叫辛甲,他就让所有的大臣都对周王进行劝谏。希望主公……”话音未落,晋悼公就笑了,他明白了,魏绛说了这么一大堆的话,就是在劝自己不要沉迷打猎。从此以后晋悼公就逐渐减少了打猎,就算有时候打猎,也会在合适的时间,更不会太过分。

晋国大臣魏绛,是如何通过一个故事,来劝谏晋悼公不要沉迷打猎的

春秋时期战车雕塑

从这一方面就看出来,晋悼公这个君王,的确有自己的优点,俗语有句话:“听人劝,吃饱饭。”可见听从别人的善言是有好处的。就如同唐朝的魏征,就以他的直言进谏辅佐了唐太宗李世民共同创下了“贞观之治”盛世,被李世民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后世称魏征为“一代名相”。

晋国大臣魏绛,是如何通过一个故事,来劝谏晋悼公不要沉迷打猎的

春秋时期影视剧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