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也闹剧入也闹剧:卫献公不礼大臣逃亡十二年,回国一年又杀功臣

公元前659年的一天,卫献公与孙文子、宁惠子两位卿士约好一块吃饭。到了约定时间,两位大臣都盛装前来,准备赴宴。可孙文子、宁惠子两人一直等到太阳落山,还没能等到开席通知。肚子饿得咕咕乱叫的两人问了卫献公身边侍从,才知道此时他正在园囿中射大雁。孙文子与宁惠子没办法,只得到园囿中,去见卫献公。

出也闹剧入也闹剧:卫献公不礼大臣逃亡十二年,回国一年又杀功臣

见到他们两人,卫献公直接就打了个招呼,却连皮帽子都没有脱下。与人交谈时要脱帽,是周时礼节。卫献公如此无礼,这让孙文子和宁惠子很是生气。

孙文子与宁惠子,家族数代都是卫国卿士。特别是宁氏,当年宁俞为了卫成公能顺利回国,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倒是孙文子,一度与卫定公关系恶化,被驱逐出卫国。后来在晋景公强硬推动之下,孙文子才得以回到卫国,继续作卫卿。但至此后,孙氏家族倒也没有再与卫国公室产生过更大矛盾。

见卫献公如此无礼,孙文子一气之下,就直接回到了封地戚邑。

后来,孙文子儿子孙蒯入朝请见,卫献公请他喝酒。但宴席进行之时,卫献公却让太师唱《诗经·小雅·巧言》。“巧言”中,有“彼何人斯,居河之糜;无拳无勇,职为乱阶”之句,卫献公借此来讽刺孙文子想作乱。太师是卫国乐官之长,知道这一唱必定惹来大麻烦,便拒绝演唱。这时,一位曾经被卫献公鞭打过的乐师却主动站了出来,请求献唱。卫献公大喜,就同意让他演唱。

出也闹剧入也闹剧:卫献公不礼大臣逃亡十二年,回国一年又杀功臣

可是,这位乐师却只是抑扬顿挫地将这首诗诵读了一遍!

这是典型的闹事不怕事大!

孙蒯极为害怕,回去后就将此事告诉了父亲。孙文子一听,就说:“国君对我有忌惮之心了,如果不先动手,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孙文子家人,一部分居住在卫国都城帝丘(河南濮阳西南),一部分生活在戚邑(河南濮阳北)。既然决定要做大事,孙文子立刻让家人全部到戚邑集合,然后就率领部属攻入帝丘,准备去攻打卫献公。

不巧,在半路上却碰到了一位年轻人,蘧瑗。蘧瑗,字伯玉,这时还不出名。但在数十年后,却因成为孔老夫子朋友而闻名于世。

出也闹剧入也闹剧:卫献公不礼大臣逃亡十二年,回国一年又杀功臣

一见到蘧瑗,孙文子就吆喝道:“国君的暴虐,您是知道的。很担心社稷因此而倾覆,该怎么办?”蘧瑗一见这情形,就知道孙文子想干什么:“国君治国,臣子哪敢侵犯?就是更换了国君,又怎知新君会好过旧君?”说完,就从最近的边关逃出了卫国。

见孙文子率兵来攻,卫献公自觉不妙,赶忙将卫国群公子召来,想与孙文子和解。但孙文子毫不容情,将卫献公召来的公子全都给杀了!

4月,见势不妙的卫献公逃亡至鄄(山东鄄城西北),卫献公之弟公子展则先行逃到齐国,为他打前站。到达鄄邑后,卫献公再次派出使者向孙文子求和,结果使者又被孙文子给杀了!卫献公彻底没辙了,只得逃向了齐国。孙文子见状,派人紧追不舍,在河泽(山东阳谷东北)再次大败卫献公的军队!

出也闹剧入也闹剧:卫献公不礼大臣逃亡十二年,回国一年又杀功臣

卫献公三番五次地怠慢两位执政卿,原本以为他是一个王者,却没想到他居然是这么一位不堪一击的青铜!早知如此狼狈,当初何必那么荒唐!

逃亡到边境线上时,卫献公让祝官向祖宗祷告,还声称自己无罪。这时,卫献公嫡母定姜却不高兴了:“如果没有神灵,为什么要祷告?如果有,那就不能撒谎!你既然有罪,为什么要说没有?舍弃重臣而与小臣商议国家大事,这是罪一;先君留有正卿,并让他们担任太师、太保,你却蔑视他们,这是罪二;我以巾栉侍奉先君,而你却残暴地对待我,这是罪三!报告逃亡就行了,别说无罪!”

定姜虽不是卫献公生母,但却是卫定公嫡夫人。此时来揭老底,看来她平时也是受了不少卫献公的气!


逃至齐国后,齐灵公将卫献公暂时安顿在莱国旧地。卫人则在孙文子和宁殖主持下,立公孙剽为国君,继续参与江湖事务。

这时,鲁人派出大夫厚成叔前来,吊卫国之乱;卫人则派太叔仪接待了厚成叔。回到鲁国后,厚成叔就坚定地对臧武仲说:“卫国国君一定能回国。太叔仪在国内,同母弟子鲜随同他一起出亡;有人在国内安抚,有人在外为之周旋,他能不回国吗?”

出也闹剧入也闹剧:卫献公不礼大臣逃亡十二年,回国一年又杀功臣

鲁国对于卫国这一盟友极为关心,得知卫献公居住在齐国郲地,便又派臧武仲去慰问卫献公本人。

可是,当臧武仲见到卫献公时,卫献公言辞却极为粗鲁。臧武仲出来后,满心厌恶感:“卫侯大概是回不去了,他的言辞如同粪土!现在逃亡在外还不知改变,凭什么复国?”这时,跟随卫献公一起逃亡的子展与子鲜听说此事,急忙找到了臧武仲,再次与他深入交谈。此后,臧武仲才改变了看法:“卫国国君一定能回国!子展与子鲜二人,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就是他不想回国,能行吗?”

作为“带头大哥”,晋悼公也在关注着卫国这场政变。他先问正在身边的乐师师旷:“卫人将他们国君赶出卫国,是不是太过分了?”师旷却答道:“或许是他们国君更加过分。……上天爱护百姓可以说是无微不至,难道会允许一个人骑在百姓头上为所欲为?肯定不会是这样!”

出也闹剧入也闹剧:卫献公不礼大臣逃亡十二年,回国一年又杀功臣

见师旷讨厌卫献公,晋悼公又向正卿荀偃咨询。荀偃答道:“不如顺势承认卫人的新国君。卫国已有国君,讨伐他们未必可成功,反倒会劳烦诸侯。国君还是先安定卫国,以等待时机吧!”

连江湖霸主都放弃替他主持公道,卫献公回国的希望,看来是愈发渺茫了!


然而,此后几年孙文子与宁殖两人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公元前556年,孙蒯在曹国隧邑打猎,顺便在重丘(古国名,山东茌平县西南)提水饮马,却不小心将汲水器给打碎了。重丘人关上了城门,大骂孙蒯:“你父亲驱逐了国君,你父亲这是在作恶!你不担心这事,还有闲暇来打猎?”

这一骂,立刻激起了孙蒯的怒火!

出也闹剧入也闹剧:卫献公不礼大臣逃亡十二年,回国一年又杀功臣

这年夏,石买与孙蒯就一起率军讨伐曹国,攻占了重丘。曹国人为此气愤不已,便到晋国那去告了卫国一状。公元前555年夏,晋人为曹国主持公道,将石买拘禁在了长子(山西长子西郊),又把孙蒯拘禁在了纯留(山西屯留南)。

在赶走卫献公后,孙文子被人如此辱骂,宁殖心里也不好受。

公元前553年,宁殖病重,卧床不起。临终前,他嘱托儿子宁喜:“我有罪于国君,现在后悔莫及。现在我的大名记在诸侯国史册,说:‘孙林父、宁殖放逐其君。’国君回来,就能掩盖其事。你如果能替我接回国君,就可作我的儿子;如果不能,假如有鬼神,我就是挨饿,也不吃你的祭品!”当年祖宗宁俞拼死保护国君卫成公,如今却出了我这样不忠的子孙,实在是难以见祖上之面。所以,宁殖在临终前,才会嘱咐儿子一定要接回卫献公。

见父亲如此郑重其事,宁喜不得不在病榻前许下了承诺。可是,即便是宁喜在父亲面前立下了诺言,但时机未到,卫献公仍然无法回到国内。

出也闹剧入也闹剧:卫献公不礼大臣逃亡十二年,回国一年又杀功臣

公元前548年,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因为齐国支持栾盈为乱,晋国再次将矛头对准了齐国。这年5月,齐国发生内乱,崔杼杀死了齐庄公。为此,晋平公在夷仪(河北邢台西)组织诸侯会盟,准备伐齐。就在这次盟会上,晋平公突然派人接回了卫献公,想把他送回卫国,再作国君。


卫献公到达夷仪后,即刻派使者与宁喜联系。宁喜同意助卫献公回国,但提出必须要由子鲜出面担保,才肯主导其事。于是,卫献公便让子鲜作为他的代表,回去与宁喜谈判。子鲜是卫献公亲弟弟,深知他不会受信用,便推辞了。可是,卫献公却让母亲出面,说服了子鲜。

出也闹剧入也闹剧:卫献公不礼大臣逃亡十二年,回国一年又杀功臣

不得已,子鲜带着卫献公的承诺回到了卫国,对宁喜说:“如果能回国为君,政事由宁氏作主,祭祀由寡人主持!”为了回国,卫献公甘愿放弃治国大权,这是何等荒唐之举!

得到子鲜带来的口信,宁喜大喜,便找来蘧瑗商议。蘧瑗直接来了句:“我既然不愿听到国君出奔,又怎敢听到他返回?”说完,又逃出了卫国。宁喜没办法,只得找右宰谷商议。右宰谷先去求见了卫献公,回来后又告诫宁喜,卫献公仍然是十二年前旧模样,丝毫没有改变。但一则父亲遗命在身,二则有子鲜作担保,宁喜不顾警告,下定决心要将卫献公接回卫国。

公元前547年2月,宁喜与右宰谷率兵突袭孙氏,却未能取胜,只是让孙文子的另一儿子孙襄受了重伤。不久,孙襄就重伤不治而亡。见出师不利,宁喜立刻搬出国都,准备逃亡。就在这时,卫人却又将宁喜召回了国都。趁孙家在哭丧之时,宁喜再次率领国人攻打孙氏,终于取得了胜利。第二天,宁喜就杀死了国君剽及太子角!

出也闹剧入也闹剧:卫献公不礼大臣逃亡十二年,回国一年又杀功臣

身在戚邑的孙林父得知国都突生大变,立刻奉着戚邑投靠了晋国,以求自保。

2月10日,宁喜就接回卫献公,扶持他再度坐上了国君之位!

对宁喜来说,这既完成了父亲遗愿,又得到了荣华富贵,可谓是一举多得!


可惜,宁喜高兴得有点早。

才一年过去,卫献公就后悔了:因为宁喜的专政,卫献公经常向身边人抱怨。

卫国大夫公孙免余看出了卫献公的怨恨,便建议杀了宁喜。卫献公答道:“没有宁喜,我就回不了国;我已经答应他专政了。要杀他还不知成败如何,只会增加恶名,还是不要杀他!”

出也闹剧入也闹剧:卫献公不礼大臣逃亡十二年,回国一年又杀功臣

公孙免余知道卫献公难处,就主动承担了一切后果:“下臣去杀他,国君不要参与就行了!”公元前546年春夏两季,公孙免余发动了两次攻击,终于将宁喜和右宰谷都杀死了!

子鲜听说宁喜被杀,大为悲愤:“驱逐我们的人逃出了卫国,接纳我们的人却死在卫国。赏罚毫无章法,怎么来勉励民众?国君失信,国无刑法,治国不就困难了吗?可恨的是,我还参与其间!”说完,子鲜就逃到晋国去了。

卫献公两次派人去阻止子鲜,但子鲜铁了心就是要离开卫国。最终,子鲜逃至晋国木门(河北河间西北),终身不仕。在子鲜过世后,卫献公深感对不起这位亲弟弟,终身为他穿丧服。这也许是卫献公这位荒唐国君,所做的唯一不荒唐之事!


卫献公的出亡与回国,都是一场闹剧。

以卫献公本人而言,坐上国君之位就是因为投胎投得好。作为国君,他不能尊敬卫国卿士,还得罪了嫡母,被国人赶下台,纯粹是罪有应得。所以,卫献公出亡,纯粹就是不作不死的一场闹剧。

在卫献公出逃十二年后,宁喜却又将他接回国内,重新立为国君,虽说是有父亲遗命,但更多的还是想独揽卫国大权。可他没意识到,权力的第一法则,就是永远不要盖过上司的光芒。他天真地以为有了国君口头承诺,就真可以独揽大权、为所欲为,却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宁喜接卫献公回国,也是一场自寻死路的闹剧。

作为荒唐国君,卫献公被赶出十二年后还能回国,证明卫国还有不少荒唐大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