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翹首以盼!社保、個稅繳費到底怎麼交?

個稅改革翹首以盼!社保、個稅繳費到底怎麼交?

萬眾矚目的個稅新政,在10月國慶節時刻就要來臨!減稅、提升起徵點等利好也將屆時惠及全民了,尤其是對於收入低的人群而言,無疑是一個大好消息。

不過,近日卻有人熱議,個稅改革後的企業員工可能會被“減薪”,簡而言之,就是到手的錢反而比降稅前少了。對此,專家也發表了言論,針對這種說法,是有誤的。對比稅前稅後的工資支出不難發現,個稅提高了起徵點,並降低了稅率,直接有效的減少了員工支出的負擔,手頭的錢少交自然得到的更多;而社保繳費雖有增加但根源在於繳費基數的變化。減稅前的繳費基數是最低工資,減稅後的繳費基數是實際工資。所以不能簡單地說是“減薪”了。

今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這段時間,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將率先執行5000元起徵點帶來的減稅優惠。個人所得稅繳費是有明確的固定的公式,以即將實施的個稅法為例,應稅所得=年度收入-6萬元(起徵點)-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社保繳費同樣有非常固定的繳費比例,國家有明確規定,各地也有明確的標準,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雖然各地可能會有一定的差異,但絕大多數職工工資都是處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300%之間,也就是處於“如實申報”的要求之下。

舉個例子:同樣是5000元工資,在本市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3000元的情況下,按照個人工資增長率5%,職工平均工資增長3%的增長幅度,甲乙二人同時從25歲開始工作並繳納養老保險,直至在60歲退休。其中,甲按照5000元全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乙按照最低標準1800元(3000×60%)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在兩人工作的35年時間裡,甲比乙每年多繳納3072元,35年共多繳納107520元,但是,在退休之後,甲比乙每年多領養老金27746元,這意味著甲在退休之後不到4年的時間就能將此前比乙多繳納的錢全部領回來。

從到手的工資來看,足繳社保後意味著每個月扣除的錢更多,到手的實際工資會更少。但是,基本養老金是多繳多得的原則的。現在繳納的多些,等自己退休後就領取的越多,能領的時間越長,長遠的看是有利的,能後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實際上,大家未來都能夠多拿到養老金是有很大好處的。公眾不能只盯著短期內到手的錢的多少,來評判稅改,要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