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過「鳳求凰」,鳳是雄凰是雌,那爲什麼還要說「龍鳳配」?

鳳求凰這句話的確沒錯,鳳凰也叫做鳳皇,傳說中鳳凰是百鳥之王,雄的是鳳,雌的是凰。合起來叫做鳳凰,有趣的是如今大多數人都認為鳳凰是一個動物,實則不然,鳳凰可是兩個動物,當然這也不怪大家,因為隨著歷史的發展,鳳凰基本上都被指為一個動物。


古人說過“鳳求凰”,鳳是雄凰是雌,那為什麼還要說“龍鳳配”?


鳳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原始社會的陶器上面已經可以看到鳥紋,根據專家的研究這個便是鳳凰的雛形。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出土了雙鳥朝陽紋象牙碟形器,這個器物上面的兩側都有一個展翅欲飛的風鳥,他們擁戴這一個太陽,表達了人們對鳳凰和太陽的崇拜。


古人說過“鳳求凰”,鳳是雄凰是雌,那為什麼還要說“龍鳳配”?


“鳳凰(鳳皇)”一詞最早在《山海經》、《爾雅》等先秦古籍中便已經出現。《山海經》中,鳳皇被形容為身負五德的祥瑞,而在《爾雅》中,則已有“鳳,其雌皇”的記錄,說明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鳳凰同屬一種鳥的雌雄異體觀念,便已經形成了。但鳳凰同時都具備作為祥瑞吉兆的讖緯功能,故而無論是“鳳”還是“凰”,都為當時的統治階級所樂見。

而龍鳳的初次並列使用,應該始於東漢光武帝時期。《東觀漢記》中有:“光武生於濟陽,先是鳳皇集濟陽,故皆畫鳳皇,聖瑞始於此。”意思是東漢中興天子光武帝誕生時,其出生地有大量鳳凰出現,被視為祥瑞,故而光武帝登基之後,區別於西漢天子以龍為帝王象徵(漢高祖劉邦自稱赤龍投胎,故西漢崇龍),光武之後,帝王圖騰常以龍鳳結合的形式出現,此時的龍鳳尚未指代男女,而是皆為帝王的象徵。


古人說過“鳳求凰”,鳳是雄凰是雌,那為什麼還要說“龍鳳配”?


傳說中共有五類,分別是赤色的朱雀、青色的青鸞、黃色的鵷鶵(yuān chú)、白色的鴻鵠和紫色的鸑鷟(yuè zhuó)。神話中說,鳳凰每次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並獲得較之以前更強大的生命力,稱之為“鳳凰涅槃”。如此週而復始,鳳凰獲得了永生。

龍鳳配,主要源自帝王的推崇,古代帝王認為龍是至陽,鳳是至陰,陰陽調和亦是天道。所以帝王忽略了鳳和凰本是雌雄二體而統稱鳳凰,因凰與皇同音,故對於皇后與嬪妃稱鳳而不道凰,而皇帝為避免與凰同音而自詡為龍,並美其名為龍鳳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