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從來沒有什麼溝通技巧

「溝通」從來沒有什麼溝通技巧

(圖片選自花瓣網)

雖然我講了無數的溝通技巧,但其實你最後會發現:從來沒有什麼溝通技巧,只不過是心中有他人而已。

【1】

張超在他的《攻心話術》中講到一件事情。

一位總裁讓他的助理電話約他見面,開始他不想見,助理說:“張老師,別讓我為難,見一面吧。”就約了一個方便見面的時間和地點。

然後對方想改時間,而這個助理卻選擇在深夜12點電話告知,彼時他才結束一整天的緊張工作,剛剛睡著。

他不想再麻煩,就取消了約見。

而這個助理卻三番五次打電話過來,因為想著說清楚了,他就沒有回應。

最後這個助理想辦法用別人的號碼打過來,接聽之後,助理說總裁還是想約見他,但他還是表明不見,結果助理說:“你這麼長時間不接我電話,你為什麼要讓我為難?”

到最後一步,這個助理想到了還是她自己。

所以他深深感嘆:再好的偽裝和話術也難以掩飾一個人骨子裡缺乏的那種對人的尊重,只有把別人放在心裡,你才能說出攻入人心的話。

【2】

技巧只是樹葉和枝幹,心中有他人才是根本和主幹,沒有這個著眼點的溝通技巧,會讓人有一種操縱感和欺騙感,並心生厭惡。

比如說“道歉”。

許多人道歉,並不是為了說“對不起”,而是為了對方的“沒關係”。

因為如果你不原諒,他馬上就會說“我都道歉了,你憑什麼不原諒?”“你看你多麼心胸狹窄,我都道歉了,你還生什麼氣?”“多大點事啊,我都道歉了,你至於麼?”

這不是真正的、有誠意的道歉。

因為按照John Kador的觀點,道歉的核心應該是冒犯的一方與被冒犯的一方交換羞恥感和力量感。當我們冒犯了別人時,我們給予了對方羞恥感,剝奪了對方的力量感。而一次道歉,意味著一次角色逆轉:道歉的一方作為冒犯者放棄了自己的力量,放棄對控制的要求,轉而爭取對方的同情和理解。

而上述道歉並沒有真正放棄自己的控制權,只不過是把道歉作為進一步操縱的手段,有意或無意地在繼續傷害你。

而真正真誠的道歉必須是:你能真正地理解對方的痛苦,理解自己的作為是如何導致了對方的痛苦,並下決心不讓這樣的作為再次發生。

心中沒有他人,沒有真正為他人考慮,就不可能有真正真誠的道歉。

【3】

是時候對“溝通能力”做一個定義了。

溝通能力是一種既要留心他人又要考慮自己的獲取平衡的行為(來自《溝通的藝術》)。

如果只考慮自己,掌握再多的溝通技巧都不能說你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你還必須留心他人,照顧他的情緒、考慮他的利益、探尋他的在意。

心中有他人,才是最大的溝通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