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六大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

九·一八事變之後,數十萬東北軍離開故鄉入關,成為轉戰各地的“流浪兒”。被迫接受蔣介石國民政府的整編,尤其是西安事變之後,東北軍統帥張學良遭到軟禁,數十萬大軍群龍無首,各個對立的派系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火併,也就是著名的“二二事件”。作為原本中國最強軍事力量之一的東北軍,此時已經分崩離析,不得不面臨各方勢力的拆解。很多名將和軍事家或被殺掉,或被排擠,37年3月剩下的東北軍整編成六個軍,然後分往各地,那麼這六個軍和他們的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呢?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六大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


1、第49軍軍長劉多荃,遼寧鳳城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整編後率49軍調往河南南陽,抗戰爆發後前往津浦鐵路天津靜海段阻擊日軍,遭遇日軍精銳的第十師團,傷亡慘重。還沒來得及休整就馬上南下增援上海淞滬會戰,在那場慘烈的戰役中,所部105師傷亡過半,所轄109師阻擊日軍兩晝夜,四個團長陣亡三個,士兵幾乎全部犧牲。大撤退之後,這支軍隊的建制已經很難修復,只能不斷編入其他集團軍當附庸,之後參加武漢會戰、長沙會戰。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六大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


到了1940年,第49軍下面的兩個師也被拆解,第二年劉多荃被調往第十集團軍副總司令,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軍權了。解放戰爭中老蔣為了拉攏東北軍的將領,給他安排了一個熱河省主席的閒職,但是劉多荃並沒有參加內戰的心思,48年就跑去了香港,解放前夕通電起義。後來終於回到了東北遼寧老家,積極參加政協會議,為東北老百姓做了些實事,1985年在北京病逝。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六大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


2、第51軍軍長於學忠,山東蓬萊人,北洋老軍校畢業,東北軍核心將領,少帥最信任的左膀右臂之一。整編後率51軍調往淮陰,抗戰爆發後前往山東擔任海防任務,後來調到蚌埠阻擊日軍。撤退後第二年參加徐州會戰,在臺兒莊一線陣地,與日軍精銳的第13師團激戰整整10天,戰況極為慘烈,大多士兵犧牲。後來又參加武漢會戰,又與日軍多次激戰,沉重打擊了日寇。殘部被調往山東南部,建立敵後根據地,而此時于學忠也被免去了軍長職務。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六大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


之後的于學忠一直在山東領導敵後游擊隊,與八路軍合作打擊日軍,是津浦鐵路沿線日軍最痛恨的中國將領之一。抗戰勝利前夕又被調往國民政府擔任閒職,基本上也被削去了軍權,解放戰爭後期老蔣想帶他一起去臺灣,但是被他拒絕了。解放後積極參加新中國建設,是第一屆政協委員、第一屆人大代表,1964年病逝,到死的那一刻,都在盼望著少帥能夠被釋放的那一天。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六大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


3、第53軍軍長萬福麟,吉林農安人,土匪出身,後加東北軍。第53軍整編後摻入了西北軍的一個師,抗戰爆發後開赴平漢鐵路阻擊日軍,損失慘重。萬福麟不得不率領的殘部撤到太行山區,竟然暫時歸朱德總司令指揮,後來就在山西一帶打游擊。從此這個軍的命運就比較坎坷,不斷的更換編制,隨著其他集團軍轉戰山西、河南、湖北,參加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長沙會戰。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六大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


到了1940年這支軍隊早已經不是原汁原味的東北軍了,淪為中央軍的附庸,不斷被稀釋、混雜。1943年第53軍被編入中央軍入緬甸參加遠征軍,而萬福麟則早就在39年被調往重慶國民政府擔任閒職。抗戰勝利後萬福麟終於回到東北老家,但是沒過幾個月東北就解放了,後來他就跟著蔣介石去了臺灣,1951年就病死了。不過他的兒子萬國權則留在了大陸當公務員,後來創業成為很有名氣的企業家。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六大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


4、第57軍軍長繆澄流,遼寧開原人,東北講武堂畢業。此人十分善於權謀和鑽營,“二二事件”的主角之一,但第57軍卻是一支非常強悍的抗日武裝,不折不扣的抗戰鐵軍,由此可見李雲龍的“亮劍理論”並不是萬試萬靈。抗戰爆發後57軍從河南趕赴上海參加從滬會戰,在江陰要塞阻擊戰中阻擋精銳的日軍第13師團,此時的國軍大部都已撤離,只留下東北軍、滇軍、粵軍、黔軍等“雜牌軍”,而57軍便是主力。在國軍全面潰退的情況下,57軍此戰竟然能和日軍打成一比一的傷亡比例。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六大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


當然如此漂亮的戰績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從江陰撤退的57軍繼續參加南京保衛戰,在阻擊日軍艱難的戰鬥中,112師全軍覆沒,副師長與日軍肉搏壯烈殉國。另一個111師在長江南岸繼續阻擊日軍,用極為重大的傷亡阻擋了日軍進攻的步伐。此戰之後的57軍已經沒有什麼建制可言了,只能作為游擊隊參加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直到1941年不得不撤銷番號。而繆澄流則被調到國民政府擔任閒職,1940年甚至還因為與日本人勾勾搭搭有想當漢奸的跡象而被逮捕審查,釋放後輾轉各地擔任文職,解放前隨蔣介石去了臺灣,1990年在臺北病逝。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六大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


5、第67軍軍長吳克仁,吉林寧安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是東北軍當中最熱血的將軍、最熱血的軍隊。67軍原軍長是名將王以哲,被害後換成了吳克仁,抗戰爆發後67軍從安徽調往津浦鐵路阻擊日軍,然後又南下參加淞滬會戰。在上海蘇州河與日軍展開慘烈的激戰,給日軍給予沉痛的打擊,最終這支熱血的軍隊所轄兩個師幾乎全部打光,旅團以下幾乎所有軍官全部陣亡,軍長吳克仁、參謀長吳桐崗壯烈殉國。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六大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


此戰之後第67軍因為傷亡實在太大,沒有也無必要補充兵源,所以連番號都被撤銷了。按理說這樣一支軍隊怎麼著也算是可歌可泣了吧,可是會戰結束後有人汙衊吳克仁率部投敵,英勇犧牲的吳克仁不明不白落了個漢奸的罵名,直到四十年後在臺灣才被平反。年逾花甲的少帥張學良親筆為他題寫了碑文。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六大軍長,都是怎樣的結局?


6、騎兵第二軍軍長何柱國,廣西容縣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原來是東北騎兵軍,抗戰爆發後何柱國率領這支可能是中國最強的騎兵開赴山西與日軍激戰,參加晉北戰役和沂口戰役,隨後配合八路軍轉戰華北各地,組織游擊戰。1941年升任第15集團軍總司令,但是他跟延安的關係非常好,所以被國民政府排擠,抗戰勝利後突然失明,處於半隱退狀態。解放後拒絕去臺灣,留在大陸積極參加新中國建設,1985年病逝於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