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閒話|廣安之行

知道鄧小平的出生地是廣安,也曾經想過要到鄧小平的故居去看一看,但終究沒有成行。沒有刻意去,也許是為了等待最合適的時刻?

鄧小平對於我們這一代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改變命運的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鄧小平,中國的改革開放不一定能夠那麼快成功,中國在發展道路上還要摸索更長的時間,甚至可能今天的中國依然會是一個封閉、落後和貧窮的國家。

我們這代人中很多人的命運,因為鄧小平做了一件事情而改變了。1977年鄧小平召開高考改革座談會,提出恢復高考,大學生不再從工農兵中進行選拔,而是從高考優異者中進行選拔。幾百萬被上山下鄉耽誤的青年知識分子參加了高考。那些在文革時期依然堅持學習的青年,迎來了他們生命中第一次真正的機會。這些人裡面,就包含了今天的總理李克強。

1977年我在高一,學校從一所以勞動為光榮的農村高中,立刻變成了一切以高考為核心。我也下定決心要考上大學。我們的班主任鼓勵我們說:“你們都是農村孩子,可能一個都考不上,但我依然要求你們全部參加高考。以後你們拄著鋤頭,在田頭仰望藍天的時候,一定會回憶起來,你們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曾經付出過一次努力!”

1978年高二畢業(那個時候高中只有兩年),我參加了第一次的全國高考統考。落榜、再考、再落榜、再考,最後稀裡糊塗被北大錄取了。當時,外語考生可以享受一個政策,數學不計入總分。這個政策不知道是不是鄧小平提倡的,但對我實在是如甘露春風,因為在所有學科中,我最頭疼的就是數學。

鄧小平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第二件事情是92年的南巡講話。在92年之前,我一直打算出國,並且做好了出國後就不再回國的打算。但92講話的精神,像春風一樣吹了過來,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會堅持走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堅定不移走下去的希望。中國政治變得更加開明,經濟開始騰飛起來。現在企業家中的所謂92派,都是因為南巡講話下海的。我在93年註冊成立了新東方學校,94年徹底放棄了出國讀書定居的想法,決心把新東方當作一項事業來做,這一做,就一直做到了今天。

如果說世界上有人改變了十幾億人的命運,並且是往不斷變好的方向改變,讓人民變得更加富有和幸福,鄧小平即使不是唯一的一個,也是僅有的幾人之一。這樣的人,我們把他們叫做偉人。

也許是因為14歲就離開家鄉,16歲就出國讀書打工,也許植根於中國最基層的社會,又親身體驗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優勢和弊病,也許是因為三落三起嚐盡人間的各種世態炎涼,同時偉大的信念一直是支撐他生命的動力,鄧小平身上有一種歷盡滄海的大氣,一種深通人性的悲憫,一種閒庭信步的沉著,一種穿透迷霧的睿智,一種明白世事的通透,一種舉重若輕的豁達。政治家很多,而偉大的政治家,必然具備終極意義上悲天憫人的情懷。也許這就是在我們崇敬鄧小平的同時,覺得他親切如自家爺爺的地方。

今年夏天,我的一個朋友調去廣安工作,他對於教育非常痴迷,覺得我對學生們有一定的影響力,邀請我去廣安給學生做演講。並給了我不得不去的理由:一是我們的命運因為高考而改變。是鄧小平給了我們這樣公平競爭的機會,讓農村孩子進入優秀高校學習,無論如何應該到鄧小平故居來獻個花籃表示感謝;二是廣安到今天為止也不是發達地區,來幫幫這裡的孩子,讓更多的孩子考上更好的大學,鼓勵孩子走出大山,是功德無量的事情;三是朋友邀請,從情義上來說必須來,不來也可以,只要心裡過得去就行。話說到這個份上,不去就變成心頭負擔了。晚去不如早去,於是就確定了9月10日去廣安。

9月9日,我在西藏參加了另外幾個活動,訂了9月10日早上飛成都的機票。後來在地圖上一查,發現廣安離重慶才一個多小時,離成都要三個小時,趕緊重新換了到重慶的機票。10日上午12點多重慶落地,坐上車就趕到了廣安,入住廣安思源賓館。

4點鐘朋友來賓館接上我,一起去廣安中學。到了現場,竟然有一萬多學生和老師,在廣安中學的露天操場,來聽演講。廣安中學是鄧小平的母校,當年鄧小平14歲的時候,在廣安中學(當年還不叫廣安中學)學習了一年,從學校不遠處的渠江碼頭,坐船到了重慶,在重慶讀完一年預科後,再坐船到上海,赴歐洲勤工儉學。這一走,鄧小平再也沒有回過家鄉。從這裡出發的那個少年,後來成了中國革命事業的偉大推動者之一。

老俞闲话|广安之行

在廣安中學演講的時候,我對同學們講了幾個要點:

一、要向鄧小平爺爺學習,要胸懷世界,走出大山。只有走出大山,你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你才能讓自己的未來有更大可能。

二、要有為祖國和人民奮鬥的情懷,不要只想著自己。想著自己,格局就會很小,小格局的人不會有大發展。有大格局就能夠成大事,就能夠為祖國發展做更大貢獻,同時自己也會變得更好。

三、不要去管自己現在成績好不好,家庭好不好,鄧小平爺爺也沒有上名牌大學,家庭背景也一般,但因為不斷努力,絕不放棄自己、放棄希望,所以就有了後來成為時代推動者的機會。

四、不要害怕失敗和挫折,鄧小平爺爺三落三起,就是因為有堅定的信念,同時也能夠心平氣和對待自己的處境和挫折,最後以七十多歲高齡復出,為中國的發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傑出貢獻。

演講結束,參觀了廣安的思源廣場和街景。廣安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小城,城市人口只有幾十萬,但市容比較乾淨,老百姓心態也比較平和。晚上,朋友在一個叫納古納的餐廳,請我吃了一頓地道的四川火鍋。我是一個地道的吃貨,覺得做一場講座,換一頓地道的四川火鍋,加上和朋友可以輕鬆交流,實在太合算了。

老俞闲话|广安之行

第二天早上,廣安教育局和新東方簽訂了合作協議。我希望新東方能夠在廣安教育中做點有用的事情,尤其是把這幾年新東方在科技和教育結合方面的研究成果,應用到廣安教育中,為廣安教育的均衡發展做點貢獻。隨後,朋友安排我們到鄧小平故居參觀。

故居景區範圍很大,到處都是全國各地來種植的紀念林,形成了植被非常豐富的環境。我們步行穿過優美的林區,到了鄧小平銅像廣場,為銅像敬獻花籃,恭敬地三鞠躬。然後參觀了鄧小平故居陳列館,看到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和圖片。當年鄧小平參加恢復高考座談會的照片和文字都在裡面。

跟著圖片和文字介紹,我們追隨鄧小平成長的腳步,走過了一段段烽火歲月,一次次革命洗禮,一場場關鍵抉擇,一片片人間真情。最讓我感動的,是在文革期間,鄧小平在江西勞動時,為了子女的身體健康,給中央寫的幾封信,字裡行間,作為一個父親的深情和摯愛,躍然紙上,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老俞闲话|广安之行

從陳列館出來,天空下起了小雨。我們撐著雨傘,來到鄧小平的故居。他在這個故居里生長到了14歲。故居是舊時常見的一層瓦房,正房加上兩邊的廂房,三面被樹林包圍,一面敞開朝向一個連著河道的水池。據說鄧小平小時候,常常和兄弟姐妹們,在這個水池周圍玩耍,在水池中洗刷毛筆等。

雨中的故居,幽靜肅穆,和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透露出某種韻味深長的文化氣息。不知道當初鄧小平坐船沿渠江而下,是不是也在這樣的瀟瀟秋雨中?那一刻他的心,一定已經穿越千山萬水;那一刻他的思緒,可能就決定了後來幾十年他要走的路。這條路,最終把中國人民帶向了希望和發展的大地。

因為要趕下午3點的航班,參觀故居的腳步匆忙而急促。朋友安排匆匆吃了便飯,我就坐車離開廣安向重慶機場出發。但在匆忙的腳步後面,我的思緒一直翻滾不已。

沒有鄧小平,中國一定還在,但可能是一個不同的中國;沒有鄧小平,我們可能還活著,但可能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活法。鄧小平把中國帶向了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並不完美,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努力,但至少這個時代給了大部分人生存和發展的機會,給了很多人有人格有尊嚴活著的機會。當鄧小平故居從我視線中消失時,我的眼淚開始在眼眶裡打轉:為了這個人,也為了這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