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立秋,孩子做到“三多三少”,养脾护肺少生病

漫长的40天伏天总算结束了,现在终于进入秋天模式,虽然中午仍然是火辣辣的太阳,但昼夜温差也加大,早晚温度都很舒适。对于孩子而言,这个季节也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做到以下这“三多三少”,能做到养脾胃,护肺脏,让孩子少生病。

一、多喝水。

出伏立秋,孩子做到“三多三少”,养脾护肺少生病

秋季的主要特点是气候干燥,空气中水份减少,人体同样缺水,会感觉嘴唇发干,身上起皮,因此,古代人对待秋燥的良方是:早上喝淡盐水,晚上喝蜂蜜水。对于3岁以下宝宝,不宜喝蜂蜜水,但喝水量一定要保证,而且不要等到孩子口渴再喝水,随时让孩子多喝水,但不能喝各种甜饮料,因为甜饮料会增加孩子的口渴感,要喝白开水。

二、多吃水果。

出伏立秋,孩子做到“三多三少”,养脾护肺少生病

秋季各种水果上市,要给孩子多吃水果,养生强调,秋季要“减辛增酸”,为什么要多食酸呢?有一个成语叫“望梅止渴”,人只要一想到酸酸的梅子,就会有口水流出来,口里的津液增加了,可以对抗秋天的“燥”。

所以,葡萄、百香果、柠檬、番茄、秋梨等酸味水果,都能达到生津止渴的作用,是非常适合秋季食用的水果,如果孩子不爱吃,也可以用榨汁机做成新鲜的果汁给孩子喝。

三、多睡。

出伏立秋,孩子做到“三多三少”,养脾护肺少生病

立秋过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白天一天天变短,夜晚一天天变长,因此人体应该保养阳气,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保肺护肺,古人讲究“晚九早五”,虽然孩子也不用完全按照晚上9点睡觉,早上5点起来,但晚上11点至早上5点这六个小时是保养阳气最重要的时间,也是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一定要保证处于深睡眠状态,才能让孩子身体强健,更快长高。

四、少吃辛辣食物

出伏立秋,孩子做到“三多三少”,养脾护肺少生病

秋季一个最重要的养生要点是“少辛增酸”,也就是除了要多吃酸味食物,要少吃辛辣味的食物。

酸味食物会增加人体内的津液,而辛辣食物会消耗掉人体内的大量体液,加重秋燥的程度,如姜、蒜、葱、辣椒等辛辣刺激味食物,有炒菜时一定要尽量少放,正在喂母乳的妈妈在秋季也要尽量避免吃这类食物。

五、少吃寒凉食物

出伏立秋,孩子做到“三多三少”,养脾护肺少生病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孩子本身脾胃较弱,在盛夏时节,由于气候中阳气重,少量吃点寒凉食物无妨,但在秋季,虽然有时有“秋老虎”,天气也很炎热,但如果继续吃过于冰冷的寒凉食物,就会造成脾胃不和,很容易引起腹泻等肠道疾病。所以,冰棒雪糕之类的就不要再给孩子吃了,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如水果、酸奶等,要在室温内放15分钟以上,再给孩子吃。

六、少吃上火食物。

出伏立秋,孩子做到“三多三少”,养脾护肺少生病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上火,除了要多喝水,保持人体内水分充足外,在饮食上也要格外注意,酸食是含有润的成份,能令人生津,但一些易上火的食物,如龙眼、荔枝、桔子等,要少吃,油炸类的,如薯条等,也要尽量少吃,以免上火伤肺引起咳嗽。

立秋时常,你还有哪些孩子的保健小秘决呢,欢迎分享!

执业药师,孩子妈妈,关注我,共同分享孩子孕育、生长、成长过程中的健康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