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家告訴你:爲什麼磨耳朵看動畫片學不會英語

近年來,語言敏感期理論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理論,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知道語言敏感期,還有的家長在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英語啟蒙,這是非常好的。

不過,與語言敏感期伴隨而來的還有一套理論叫磨耳朵。

什麼是磨耳朵呢?

就是將孩子置身在一大堆英語視聽資源中,作為家裡的背景聲,讓孩子反覆的聽,讓孩子們沉浸在英語的環境中,幫助孩子增加英語聽力和語感,從而提高孩子的英語水平。

然而,事實上,這樣的磨耳朵對孩子而言是毫無意義的,尤其對嬰幼兒來說,缺乏互動,只播放音頻如同噪音一般,不僅無法給孩子帶來辨音能力,甚至會干擾幼兒的正常成長環境。

假如,僅僅是給孩子磨耳朵就可以讓孩子聽懂一門語言的話,那聾啞人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在家放一個電視就可以了,但事實上有人曾建議讓聾啞父母通過讓孩子看電視學語言,然而,沒有一個孩子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學會語言。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可以從世界頂級語言學家史蒂芬·平克的《語言本能》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語言學家告訴你:為什麼磨耳朵看動畫片學不會英語

在這本書裡,史蒂芬·平克教授告訴我們,如果想讓一個孩子學會說話,必需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1. 聲音環境;

2. 母親式的語型;

3. 父母的回應與自我實踐。

這是因為語言具有生成性,在語言開始之初到現在近化了10萬年,已經非常的複雜,人們為了能夠表達足夠多,足夠複雜的意思,首先需要在大腦裡存儲很多的語言素材,這種素材被語言學家稱作語塊,然後在交流的過程中通過一定的規則讓對方能聽懂,這種規則被稱為語法。

要學會語法不僅需要大量的聽,還要包括理解語言並運用語言。

在史蒂芬·平克《語言本能》這本書裡講到,語法的基本結構是先天就存在兒童的大腦中的,但是,他們還是必需基於實際的環境來重組,所以讓孩子學會一門語言,一定需要後天和先天的設置相互交流才能學會。

所以就需要首先有大量的輸入,然後還需要大量互動輸出。

也就是前面說的要學會語言必需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1. 聲音環境,

聲音環境大家都可以明白,這是輸入的重要環節,如果讓一個孩子脫離語言環境,那他肯定是學不會這種語言的。

關於這方面的研究我們聽到的最多的恐怕是狼孩的問題,但是史蒂芬·平克認為狼孩的故事可能是傳說,不可信,關於脫離語言環境就學不會語言的例子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列舉了一些。

在這本書裡,史蒂芬·平克教授又給了我們另外一個例子:

公元前7世紀,埃及法老薩姆提克一世曾經將兩個剛出生的嬰兒從母親身邊抱走,轉交給一位牧羊人撫養,並刻意不讓他們接觸到任何語言。據說,這位法老對語言起源的好奇心在兩年之後得到了滿足,因為牧羊人聽見這兩個孩子吐出了一個弗裡吉亞語單詞,這是小亞細亞地區所流行的一種印歐語。

所以,沒有語言環境肯定是學不會語言的。

2.母親式語型;

雖然語言環境是語言發展的必要條件,但是隻有聲音肯定是不行的。

語言學家告訴你:為什麼磨耳朵看動畫片學不會英語

1799年,在埃及的尼羅河口羅賽塔發現了一塊石板,由上至下用三種語言刻畫著同一段詔書,分別是埃及象形文、埃及草書與古希臘文。然而由於埃及象形文和埃及草書已經失傳了,考古學家不得不將他們與現代人可以閱讀的古希臘文來對比閱讀。

而僅僅給孩子播放英語,沒有交流,對孩子來說就像是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埃及的草書,他們是怎麼也弄不懂其中的意思的。

只有把英語與一種他們已知的語言結合起來,他們聽明白。

那這種已知的語言是什麼呢?

答案是心語,也就是母親式的語型。

例如,假如讓你聽一段家長對孩子的對話,即便他所說的語言你一竅不通,但只要將其中的實詞翻譯出來,你也能輕易的推測出家長的意思。

在生活中也是,你是否發現,很多小小孩說的語言只有媽媽能聽懂,然後其它人想要知道孩子說的什麼得要媽媽翻譯一下才行。

這就是母親式的語型,語言必需要藉助於具體的事實才變得有意義,不然就是沒有意義的符號。

所以看動畫片是教不會孩子說話的,因為他缺少母親的心語。

此外,動畫片一般語速也非常的快,這也增加了孩子理解語言的難度,除非是那種專門為教孩子學習的動畫片,如《super why》可能會好一些。

語言學家告訴你:為什麼磨耳朵看動畫片學不會英語

3.父母的回應與自我實踐;

此外,語言是有語法規則的,那孩子是如何學習這種語法規則呢?

答案是通過父母的回應和自我的實踐。

對大人來說,學習語法可能需要專門找一本書來閱讀,然後再實踐,然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更像是一個自然的研究者,

他們在通過和父母的交流獲得語言信息,根據父母的回應,孩子可以知道自己說出的語法是否合乎語法,意義明確。

不過在實際生活中,很多父母很少在意孩子的語法是否正確。

有時哪怕孩子說錯了也不想給他糾正。

首先,孩子不喜歡被糾正,其次,我認為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多碰幾次壁後,他自己就知道是錯了,然後自己就改正了。

語言是用來交流的,為了交流我們需要在大腦裡存儲很多的語料,然而為了交流我們需要學會語法。

磨耳朵只能解決第一個問題,並不能解決語法的問題,所以想讓孩子更好學習外語,大量的聽是一個關鍵,但是交流也是不能忽視的,否則就學不會。

我是芳sir,育兒是場馬拉松,我們需要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成長,所以我致力於用科學的方法搭建一套育兒體系,如果您覺得我的分享有用,請幫忙點贊轉發,關注我,希望我們能成為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