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家告诉你:为什么磨耳朵看动画片学不会英语

近年来,语言敏感期理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理论,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语言敏感期,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英语启蒙,这是非常好的。

不过,与语言敏感期伴随而来的还有一套理论叫磨耳朵。

什么是磨耳朵呢?

就是将孩子置身在一大堆英语视听资源中,作为家里的背景声,让孩子反复的听,让孩子们沉浸在英语的环境中,帮助孩子增加英语听力和语感,从而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

然而,事实上,这样的磨耳朵对孩子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尤其对婴幼儿来说,缺乏互动,只播放音频如同噪音一般,不仅无法给孩子带来辨音能力,甚至会干扰幼儿的正常成长环境。

假如,仅仅是给孩子磨耳朵就可以让孩子听懂一门语言的话,那聋哑人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在家放一个电视就可以了,但事实上有人曾建议让聋哑父母通过让孩子看电视学语言,然而,没有一个孩子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语言。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可以从世界顶级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的《语言本能》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语言学家告诉你:为什么磨耳朵看动画片学不会英语

在这本书里,史蒂芬·平克教授告诉我们,如果想让一个孩子学会说话,必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 声音环境;

2. 母亲式的语型;

3. 父母的回应与自我实践。

这是因为语言具有生成性,在语言开始之初到现在近化了10万年,已经非常的复杂,人们为了能够表达足够多,足够复杂的意思,首先需要在大脑里存储很多的语言素材,这种素材被语言学家称作语块,然后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规则让对方能听懂,这种规则被称为语法。

要学会语法不仅需要大量的听,还要包括理解语言并运用语言。

在史蒂芬·平克《语言本能》这本书里讲到,语法的基本结构是先天就存在儿童的大脑中的,但是,他们还是必需基于实际的环境来重组,所以让孩子学会一门语言,一定需要后天和先天的设置相互交流才能学会。

所以就需要首先有大量的输入,然后还需要大量互动输出。

也就是前面说的要学会语言必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 声音环境,

声音环境大家都可以明白,这是输入的重要环节,如果让一个孩子脱离语言环境,那他肯定是学不会这种语言的。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恐怕是狼孩的问题,但是史蒂芬·平克认为狼孩的故事可能是传说,不可信,关于脱离语言环境就学不会语言的例子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列举了一些。

在这本书里,史蒂芬·平克教授又给了我们另外一个例子:

公元前7世纪,埃及法老萨姆提克一世曾经将两个刚出生的婴儿从母亲身边抱走,转交给一位牧羊人抚养,并刻意不让他们接触到任何语言。据说,这位法老对语言起源的好奇心在两年之后得到了满足,因为牧羊人听见这两个孩子吐出了一个弗里吉亚语单词,这是小亚细亚地区所流行的一种印欧语。

所以,没有语言环境肯定是学不会语言的。

2.母亲式语型;

虽然语言环境是语言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只有声音肯定是不行的。

语言学家告诉你:为什么磨耳朵看动画片学不会英语

1799年,在埃及的尼罗河口罗赛塔发现了一块石板,由上至下用三种语言刻画着同一段诏书,分别是埃及象形文、埃及草书与古希腊文。然而由于埃及象形文和埃及草书已经失传了,考古学家不得不将他们与现代人可以阅读的古希腊文来对比阅读。

而仅仅给孩子播放英语,没有交流,对孩子来说就像是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埃及的草书,他们是怎么也弄不懂其中的意思的。

只有把英语与一种他们已知的语言结合起来,他们听明白。

那这种已知的语言是什么呢?

答案是心语,也就是母亲式的语型。

例如,假如让你听一段家长对孩子的对话,即便他所说的语言你一窍不通,但只要将其中的实词翻译出来,你也能轻易的推测出家长的意思。

在生活中也是,你是否发现,很多小小孩说的语言只有妈妈能听懂,然后其它人想要知道孩子说的什么得要妈妈翻译一下才行。

这就是母亲式的语型,语言必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实才变得有意义,不然就是没有意义的符号。

所以看动画片是教不会孩子说话的,因为他缺少母亲的心语。

此外,动画片一般语速也非常的快,这也增加了孩子理解语言的难度,除非是那种专门为教孩子学习的动画片,如《super why》可能会好一些。

语言学家告诉你:为什么磨耳朵看动画片学不会英语

3.父母的回应与自我实践;

此外,语言是有语法规则的,那孩子是如何学习这种语法规则呢?

答案是通过父母的回应和自我的实践。

对大人来说,学习语法可能需要专门找一本书来阅读,然后再实践,然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像是一个自然的研究者,

他们在通过和父母的交流获得语言信息,根据父母的回应,孩子可以知道自己说出的语法是否合乎语法,意义明确。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很少在意孩子的语法是否正确。

有时哪怕孩子说错了也不想给他纠正。

首先,孩子不喜欢被纠正,其次,我认为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碰几次壁后,他自己就知道是错了,然后自己就改正了。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为了交流我们需要在大脑里存储很多的语料,然而为了交流我们需要学会语法。

磨耳朵只能解决第一个问题,并不能解决语法的问题,所以想让孩子更好学习外语,大量的听是一个关键,但是交流也是不能忽视的,否则就学不会。

我是芳sir,育儿是场马拉松,我们需要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成长,所以我致力于用科学的方法搭建一套育儿体系,如果您觉得我的分享有用,请帮忙点赞转发,关注我,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