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羊肉湯 散文

家鄉的羊肉湯

曹廣然

說起家鄉魯西南的美食,許多人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單縣羊肉湯”的大名。單縣羊肉湯以“湯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鮮而不羶,香而不膩”的特點,備受食客的青睞,享譽神州大地。

而我的家鄉是緊鄰單縣的曹縣,家鄉的羊肉湯雖然沒有單縣羊肉湯的名氣大,但同樣給過往的食客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如果說單縣羊肉湯是名滿江湖的俠士,那麼家鄉的羊肉湯則是養在深閨的女子,雖不為世人熟知,卻美的令人心旌搖動。它最大的特點是“湯色紅潤,馥香宜人,味道鮮美,不羶不膩,攝魄鉤魂”。一直以來,它都是家鄉人引以為豪的美食,滋養著每一個家鄉人的成長曆程。

家鄉的羊肉湯 散文


對家鄉羊肉湯的好感是打記事時就開始的。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孩子們最大的心願莫過於過春節,而大人們恰恰相反。過春節不僅可以穿新衣,吃上平時難得一見的白麵饅頭,更令人神往的是能喝上自家熬製的羊肉湯。那年月,哪個孩子不是伴隨著盼春節而長大的呢?

家鄉羊肉湯的熬製,是十分繁瑣而又辛苦的。大抵美食的誕生都是如此吧。製作羊肉湯的食材,都是自家餵養的青山羊。青山羊以毛色青灰而得名,那是一種活潑可愛而又溫順的羊,是孩子們形影不離的夥伴。可惜的是,現在再也難尋它們的蹤跡了。做羊肉湯最好選用飼養一到兩年齡的羯羊(公山羊出生滿月後,被閹割,謂為羯羊)。那時,人的生活清貧,小羊的生存條件亦是艱難。一年四季,唯有吃些青草和枯葉果腹,身體廋弱,生長緩慢,常有病亡。所以,主人飼養的都十分小心。到年底,一隻羊,連骨帶肉,如能宰殺二十多斤,就足以讓一家人歡喜不盡了。宰殺好的羊肉,通常要掛在屋內晾幾天,等過了臘月二十三之後,選一個吉日熬製。

家鄉的羊肉湯 散文


孩子們終於盼到了這一天,家裡要煮羊肉了!大人們總是起的早早地,先把羊肉劈開,砍成大塊兒,然後把羊肉仔仔細細地清洗乾淨。大鐵鍋內也已注入了適量的冷水,勤勞的母親把羊肉塊放入鍋中,父親的角色就是扮演燒火工,灶膛裡的火焰迅速地升騰起來,呼呼有聲。燒火的木柴,是冬閒時,父輩早已劈好的木塊,它們被整整齊齊地擺放在牆角,只為等候年的到來。至今,父親擼起袖子,掄起斧頭,斧落木裂,“嘭嘭”有聲的劈柴情景猶在面前。

一定火候之後,鍋內水汽蒸騰,水浪翻滾,發出“咕咕嘟嘟”的聲音。羊肉產生的浮沫被熱浪推擠到鍋邊兒,這時,要不斷的用勺子把浮沫撇除,直到乾淨為止。然後把剔淨籽實的乾紅辣椒放入,放入適量的羊脂油,更重要的是,把十多種藥食兼備的藥料,用細紗布包好放入鍋中同煮。鍋下的火焰“哄哄呼呼”地躍動著,爆燃的木柴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宛如迎春燃放的爆竹。持續大火後,肉香的味道開始伴隨著水汽四下瀰漫,小孩子早已禁不住誘惑,垂涎欲滴地盯著鍋中。小花貓搖著尾巴,撒著嬌“喵喵”地叫著,眼睛不安分地張望著。

家鄉的羊肉湯 散文


又過了一段時間,母親用一根筷子插到肉塊上,試探肉的熟爛成度。如果恰到好處,鍋下的火要暫時停下來,鍋中也漸趨平靜。這時卻是母親最辛勞的時候。母親把羊肉一一撈出,拆去羊骨,把肉切成形狀不一的塊或片。肉熱卻不懼手燙,俯身彎腰,十分辛苦。母親時不時地直直腰,暫緩一下勞累 。把肉全部拆好,就該製作獨具特色的紅油了。先是撈出辣椒和羊脂,然後放入石臼中,反覆㩁搗,直到二者融為一體。現在已經很少能見到石臼了,人們只好用菜刀在案板上剁,效果總不如從前。最後要把搗碎的辣椒和羊脂混合物,盛放在笊籬中。這時,鍋下的火要旺,鍋內又恢復了水湯翻滾的情景,笊籬中的混合物在高溫下迅速融化,星星點點的紅色油花,挨挨擠擠地密浮在鍋內,隨著翻起的水湯不停地躍動起伏。辣椒和羊脂的比例,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 隨意的調配,如果辣椒多一點,羊脂少一點,湯的顏色就呈橘紅色;如果辣椒少一點,羊脂多一點,湯的顏色就呈金黃色。現在的人,為了吃的健康,辣椒和羊脂都放的比較少,只是羊肉湯的味道略顯寡淡了些。看著鍋中,這鮮豔的顏色,不正飽含著家鄉人對年的期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嗎?

最後一道工序,則是將拆好的羊肉和羊骨一起倒入鍋中,小火慢燉。適時放入生薑和細鹽,經過一段時間的熬燉,終於大功告成。小孩們總會爭先恐後地把羊骨啃得淨光,滿手、滿口都油晃晃的閃著亮光。被寵壞的小貓,也毫不客氣啃著骨頭,一邊敵視的看著,生怕骨頭被搶去。啃完了骨頭,孩子們還是不忍離開,母親最懂孩子的心思,只好每個孩子盛上半碗羊肉湯,喝完後孩子們才佯佯而去,不過那羊肉湯的味道是會植入每個孩子骨髓的,成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這時,太陽已經偏西。許多的家庭都在用同樣的方法做羊肉湯,整個小村被鬱香的味道包圍著。

家鄉的羊肉湯 散文


要知道,那時,鄉下人的日子都過得十分的緊巴。但是,只要有羊肉湯,家鄉人的春節就會過得有滋有味。一家人,雖然僅用一碗羊肉湯,就可以配上白菜和粉條,熬成一鍋,吃的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我一直都很佩服家鄉人的這種做飯方法,有菜有飯,簡單快捷,省時省工,百吃不厭。但也許是當年生活貧困的無奈之舉吧?如果春節沒有羊肉湯,新年就會變得了無趣味。記得有一年,家裡養的唯一的一隻羊,在未入臘月時病死了。母親傷心地哭了好幾天,抽噎著說“這年可咋過呀?” 父親不說話,只是唉聲嘆氣地抽悶煙。春節時,沒有羊肉湯,生活顯得更加的清苦,一家人都愁眉苦臉的。

羊肉湯是家鄉人招待客人的必備食物,家裡人自然捨不得多吃。春節走親訪友,簡單的幾碟小菜,一壺薄酒之後,一定是紅豔的羊肉湯上,點綴些青青的香菜與白白的蔥花,被主人隆重地承上來。單看那色彩,就足以使人口舌生津了。主客之間皆停止交談,聚精會神地品嚐起來。辣辣的味道,香而不膩,頓時使人感到血脈舒張,暖流盈身,微汗涔涔,寒意盡退,好不快意!

家鄉的羊肉湯 散文


家鄉羊肉湯的做法,不知已延續了多少代,即使是村裡最年長的老人,也說不出來歷。據說,外地人品嚐後,也曾如法炮製,卻不盡人意。何也?只有家鄉養的山羊,配上家鄉的水,才可以成就這樣的美食。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美食”。家鄉的羊肉湯和家鄉的人何其相似,淳樸厚道,隨性自然,不卑不亢地存於天地間。

如今,生活殷實起來,家鄉人對羊肉湯依然愛的一往情深。羊肉湯雖說再也不是春節時的專利,人們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不過,羊肉湯永遠都是家鄉人春節時的主打美食,永遠都不會褪色。家家戶戶都要宰殺一隻或兩三隻羊,這才叫過年。這習俗不知還要延續多少年······

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在外求學或務工的遊子,一個個迫不及待地跨入家門。他們是禁不起家鄉羊肉湯的誘惑的。剛跨入家門,就急不可耐地大喊:“媽!咱家的羊肉湯做好了嗎?”年邁的母親總是笑盈盈地迎過來說:“早做好了,就等你回來了!” 即使是讀大學的女孩,平時斯斯文文的,看到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也會拋下平素的淑女形象,大快朵頤地喝著,還不停地用手扇著嘴巴說:"熱、熱、辣、辣······"喝的是香汗淋漓。慈眉善目的母親看著,心疼地說:"瞧你急的,丫頭,小心燙著。”"不怕。媽,再給盛碗!”“小饞貓,不怕吃胖了?”“媽,沒事,我早訂好了春天減肥計劃了。”

家鄉的羊肉湯 散文


相聚總是太短,別離又在眼前。遠走他鄉的遊子多麼的依戀和不捨,白髮蒼蒼的父母含著淚花,與孩子道別。同時,也把凝結的羊肉湯打包放進了孩子的行囊或汽車的後備箱。當這些遠離故鄉的羊肉湯,在異地的城市裡飄蕩香味時,又會勾起多少人的思鄉情啊!

家鄉的羊肉湯中,濃縮了太多的情感,它以自己獨特的魅力,誘惑著家鄉人的味蕾。讓你時刻惦念著它,時刻想著、愛著家鄉那片土地。可惜的是,家鄉的羊肉湯至今名氣尚小,仍有一種“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感覺。也許是它的製作方法缺少統一的整理和規範吧,也許是它缺少一個正規的名字吧。那就叫它“曹縣紅”羊肉湯吧!

家鄉的羊肉湯 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