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仁義之君?借關羽之死殺兒子,只爲劉禪能坐穩皇位!

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讓三國故事家喻戶曉,劉備劉皇叔的仁義之君的形象深入人心。劉備也是三國時期被誇讚最多的人物之一。不少人更是以劉備自比,來比喻自己是多麼的高風亮節。那麼劉備到底是仁義之君還是偽君子呢?

劉備是仁義之君?借關羽之死殺兒子,只為劉禪能坐穩皇位!

劉備

俗話說得好:時勢造英雄。確實,東漢末年亂世造就了不少英雄豪傑,劉備亦是如此。他自詡為漢室後裔,但初期基本沒什麼勢力。手中無兵無錢,起兵數十年間都在為取得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東奔西走。

劉備是仁義之君?借關羽之死殺兒子,只為劉禪能坐穩皇位!

劉封

由於常年奔波於戰亂之中,劉備一直以來都沒有兒子,想著日後沒人能給自己傳宗接代,劉備便收養了劉封作為義子。三顧茅廬後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之下不斷壯大:不僅有了自己的根據地,手中悍將也有了不少,甚至還有了日後稱孤道寡的一天。

劉備是仁義之君?借關羽之死殺兒子,只為劉禪能坐穩皇位!

關羽敗走麥城

後來劉備又有了自己的親兒子劉禪,那麼劉封的存在就顯得非常礙事,畢竟將來還是要讓親生兒子繼承自己的衣缽。自古以來都是“嫡長子繼承”,劉封雖為義子,但名義上也還是嫡長子。怎樣順理成章地讓劉禪當繼承人是一件令劉備頭疼的事。自此,劉備心中已經有了除掉劉封的念頭,好為日後劉禪登基鋪平道路。

劉備是仁義之君?借關羽之死殺兒子,只為劉禪能坐穩皇位!

孟達出逃

關羽敗走麥城戰死之後,劉備傷痛不已。劉備便將心中怒火全都發洩到孟達和劉封身上。孟達還是很謹慎的一個人,他提醒劉封趕緊逃跑,劉備這次是要下狠手了,可是劉封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父親會重罰自己。孟達此時能提醒劉封已經算是不錯了,劉封不聽勸他也顧不上了,沒等劉備反應過來便逃往魏國。

劉備是仁義之君?借關羽之死殺兒子,只為劉禪能坐穩皇位!

劉封被賜死

但劉封卻沒孟達這般機警,他以為再怎麼說自己也是劉備的兒子,劉備絕不會痛下殺手,於是劉封便等著劉備的處罰。可是劉封等來的卻是劉備讓劉封自裁謝罪的詔書。劉封臨死前說了一句:“悔不聽孟達之言!”

劉備到底是真君子還是假小人眾說紛紜:或許劉備真的是重義之人,關羽的死讓他悲痛萬分才讓劉封自裁謝罪;又或許劉備正是趁著關羽之死找藉口除掉義子劉封,為親兒子劉禪鋪平道路。

劉備是仁義之君?借關羽之死殺兒子,只為劉禪能坐穩皇位!

劉備稱帝

劉備畢生之志乃光復漢室,但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時,劉備並沒有及時救援;曹操廢黜漢獻帝時,劉備卻又在成都稱帝,國號雖為漢但難掩蓋其內心的虛偽。綜上所述,義子劉封之死正是劉備假借關羽之死為藉口除掉義子劉封,為親兒子劉禪鋪平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