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訊|一部普洱茶的時間簡史+價值起源,第十屆勐海(國際)茶王節告訴你!

普洱茶在時間的加冕下,變得獨特而珍貴。那你是否品嚐過,沉浸千年的普洱茶?

也許,這一場千年的追尋,你能在中國普洱茶文化之鄉·勐海找到答案。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勐海是聞名中外的“普洱茶” 的故鄉和中國產茶最早之地,有著千年的野生“茶樹王”以及珍稀的古茶樹群。

世居勐海的民族,與茶結緣千年,他們有著普洱茶自誕生起留存至今的記憶。世代生活於此的傣族、布朗、哈尼、拉祜、彝、漢等10餘個民族,用他們各自的民俗信仰演繹著一部部普洱茶的時間簡史,正是各古老民族對普洱茶古老製法的傳承,成就著今天普洱茶在世界的地位和價值。

茶與愛

“十頭胖牛,不如一塊茶地。”是布朗族世代遵循的古訓,這一古訓一直被嚴格的傳承至今天。愛茶、愛茶山,布朗族的茶始終與愛結緣。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布朗族有吃“酸茶”、“喃咪茶”和飲“青竹茶”的習俗,其中“酸茶”是布朗族婚嫁必不可少的茶品,在新娘子入門時,夫妻對飲。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酸茶”採用夏秋茶製成,將採摘下來的葉芽蒸熟,在通風處晾乾,再裝入較粗長的竹筒內,密封埋入乾燥的土裡,以土蓋實,一個多月取食。這種茶酸澀、清香,寓意人生百味,喝了“酸茶”的夫妻也將共度百味人生。

茶與希望

哈尼族人好飲濃茶。“土鍋茶”、“烤茶”是他們的飲茶特色。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土鍋茶”顧名思義,就是用土鍋煮制的茶,即將盛有清澈山泉水的土鍋置於火上煨煮,待水煮沸後,把幹毛茶放入開水中煨煮半小時左右,一鍋“土鍋茶”便出爐了。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土鍋茶”茶湯金黃明亮、香高覆鬱、滋味濃醇,苦而回甘,在哈尼族中寓意吃苦耐勞的品德。對於哈尼族來說,生活就像“土鍋茶”,終會苦盡甘來。哈尼族人也常用“土鍋茶”來招待客人,期望未來更加美好。

茶與純淨

“不得茶喝頭會疼”是拉祜族的古老諺語。其中“火焯茶”是拉祜族喜愛的飲茶方法。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火焯茶”就是將曬青毛茶放入小土罐中,在火塘邊慢慢烘烤,並不停地抖動,使茶葉均勻受熱。待罐內的茶葉散發出陣陣熱香味時,再注入開水,稍煮片刻即可倒出飲用。茶味濃醇,糊香持久,回味無窮。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火焯茶”寓意著新生與健康,拉祜族的先民們相信喝茶能夠帶來健康,而火能夠去除雜誌,留給人一份純淨。正是這樣的赤子之心,拉祜族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茶與傳承

傣族最喜愛的則是“竹筒茶。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這種茶先將殺青揉捻好後的茶葉放在新鮮的竹筒內,用木棒舂實、壓緊,最後用青竹葉把竹筒口堵上,在火塘邊均勻烘烤15-30分鐘後,取下冷卻,然後剖開竹筒,就成了一節一節的竹筒茶啦。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竹筒茶外形呈棒狀,白毫多,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爽回甘,並有馥郁的茶香和獨特的竹香,令人陶醉。竹筒茶貯藏多年,通過自然陳化,演變成獨特的普洱茶品質。

茶與勐海

第十屆勐海(國際)茶王節,也將於9月28日-10月7日在勐海縣舉行,屆時,將舉辦七大系列活動,矚目的“茶王賽”、熱鬧的萬人茶山行、專業的茶產業論壇、精彩的茶王節大聯展還有數不盡的美景美食。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屆時,最古老的古茶樹群,最古老的種茶民族,最原始製茶工藝的感受與“窺探”盡在第十屆勐海(國際茶王節)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茶王節——全中國茶人的節日,中國普洱茶第一縣,茶王之鄉勐海歡迎您!

地點:西雙版納勐海

以上圖文,部分來自勐海文體旅遊局

來和茶道君約茶吧

《茶源地理》系列

茶讯|一部普洱茶的时间简史+价值起源,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告诉你!

▼點擊

閱讀原文,精《茶源地理》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