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是茶葉江湖中的明星:這9位做普洱的代表性茶人,瞭解一下

作者:51普洱網呂建鋒,後月眾籌茶發起人。

茶人列傳是個小系列,是紙上談茶,不具名茶人系列。

目前是茶人列傳A-I,共九篇,歡迎閱讀歡迎提意見。

普洱是茶葉江湖中的明星:這9位做普洱的代表性茶人,瞭解一下

茶人列傳A

茶人A君要做特定茶山的高端古樹純料,喝了樣品感覺不錯,但怕生態問題,送土壤去檢測,第一年只做了一些樣品。土壤、樣品檢測結果都非常好,A大悅,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茶農和幾個關係好特別好的也是做茶的朋友。

第二年春天,A早早來茶山準備大幹一場,卻發現所有的目標茶樹被茶農一次性承包五年都給包出去了,沒辦法,A花了三倍多的價格還是做了一批茶。

第三年,A又多花了近一倍價格...

第六年,A還在做,只是價格差不多漲了十倍...

茶人列傳B

茶人B上茶山守採鮮葉,B讓眾採茶者先都候著,沒有他的命令不能採。B找一平地打坐,掏出一古羅盤仔細研究,良久,B終發聲:現在開採正好。眾人方開始採摘鮮葉。

茶人列傳C

茶會剛剛開始,主人才分好第一泡茶,C拿過蓋碗端詳半天茶底、輕抿一口茶湯,緩緩說到:“這茶非常不錯,就是鮮葉早採了半個小時”,熱鬧的茶會瞬間安靜極了。

普洱是茶葉江湖中的明星:這9位做普洱的代表性茶人,瞭解一下

鮮葉萎凋中

茶人列傳D

D臺灣人,每做好一批茶,先設定總賣價,假定為十萬,賣掉一半,價格上漲一倍,剩下茶總售價還是十萬,再賣掉一半又漲價一倍總額還是十萬,甚至最後剩下2片就五萬一片,最後還有一片就賣十萬;中途有人要一次性買完堅決不賣,只賣一半。

茶人列傳E

第一次見E是在夏天的昆明燒烤攤上,衣著隨意,大嗓門,聊下來感覺其剛剛分清普洱茶生熟,其他都是一頭懵。第二年就聽好幾個人講過,在茶山有個大師E,到處教人炒茶。第三年我還真在勐海遇見E,一身茶人服,手盤木珠,看人多,丟出一泡茶請大家品鑑,茶過幾巡,E追問大家茶怎麼樣啊,眾人紛紛誇這個茶好、原料好工藝也好,E哈哈大笑道:一款標準的小樹茶,是我的炒茶水平高。我看好幾個人都沒怎麼下嚥,沾沾嘴唇就放下了,但都在誇茶好,只聽見E的笑聲越來越大...

普洱是茶葉江湖中的明星:這9位做普洱的代表性茶人,瞭解一下

曬紅曬乾中

茶人列傳F

F賣茶第七年初,還是不大懂茶,中低端茶還行,高端就一頭懵。F喝茶喜大杯,濃濃的一杯接一杯,不會覺得有什麼不舒服,濃度夠F才對茶有一些評判。年底一次同行喝茶聊天,F還是隨意大杯喝,突然心慌得很,身體軟軟的,和剛開始做茶時醉茶不一樣,吃過飯還是不舒服很久。從那之後,F再也不敢隨便喝茶,更不敢隨便喝大杯、喝濃濃的、利寡的。也是那次之後,F終於頓悟,搞明白喝懂了各種高端茶。

也許,很多時事情都是這樣,拼了命去搞明白去得到,身體卻不行了。

茶人列傳G

G本是公職人員,好茶,2004年G停薪留職開始進入茶城賣普洱茶,05年小賺一筆,06年大賺一筆,於是各種籌款,親戚朋友銀行都借遍了,大規模舉債,同年底4千多一件的價格入了一千多件某某鐵餅和各品牌茶共三千餘件,準備苦幹幾年就退休養老。春節前,鐵餅五千多一件G不出手,打算漲到一萬以上,其他茶也沒出。07年3月普洱茶崩盤,G開始還很淡定,堅決不虧本賣,苦撐一年,08年底鐵餅300多一件全部清空,其他茶也全部清空,只賣回不到兩成的價格,沒辦法住房也賣掉,剛好還債。G心態還好,只是酒多了偶爾冒出幾句: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朝回到解放前...之類的言語。

茶人列傳H

H以前做營銷,發現茶行業很low,美女又多,就轉混茶行業。先讀了茶行業的一些書,精心閱讀筆記無數,關鍵點記下來,又百度不止,找到“錯誤”若干...

接著H寫了兩本書,不溫不火,H不甘心啊,找出之前的記錄,開始寫公眾號,站在別人的著作觀點上,揪住一點或幾點不放,巧文若謊,攻擊作者無數,終於“火”了...

普洱是茶葉江湖中的明星:這9位做普洱的代表性茶人,瞭解一下

茶人列傳I

同一個堆子的熟茶,勐海茶商黃某買了10噸做了一批低端熟茶,13元357的餅大量批發,不到半年全部賣完,黃某非常知足,聊天常引以為傲。

剩下的十五噸被知名茶人I包圓,I邊處理茶葉邊開始講故事,老班章頭春古樹原料,老勐海茶廠某資深大師發酵,再手工棉精細包裝,外箱老班章三個大字很是蒼穹有力,每件28餅十公斤,每人限購十件,批發價是零售價的3折左右,一時間,I及其團隊銷售team到處都是這款老班章,一直刷屏,也不到半年,售罄,成交價超1000元一公斤,I不以為然,小事而已。

黃某一直關注,驚為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