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8個習慣決定學習成績 有3個你就省心了

1 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更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清華學霸:8個習慣決定學習成績 有3個你就省心了

父親協助兒子做家庭作業


2 自學預習的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教師只是引路人,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自己去解決。

提前預習,是培養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問題,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知道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意義,並瞭解哪些學習習慣是好習慣、哪些學習習慣是不良習慣以後,就應該自覺地培養好習慣,克服壞習慣,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你告別。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說到做到,執行計劃

俗話說:“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

為何常立志?原因是:很想好好做,就是做不好。因此,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

認識到寫字潦草、做題馬虎這些毛病,就在寫字、做題時嚴加註意,確保字字工整,題題複查;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學習的潛能。

4 嚴格監督自我

許多同學自制力比較差,在好習慣形成過程中,或者在壞習慣克服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自己要嚴格監督自己,發現偶有偏離,立即作出調整。

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便踩出來了。

5.樂於奉獻

做個老師的小助手,這樣,老師喜歡,同學也樂於接受,樂於幫助別人的同學。

當你有困難時,自然會有人來幫你了!

6.面對錯題時,及時解決問題。

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犯錯不可怕,只有正確面對錯題,

找到方法去解決。才是正確的方法。

找老師,找同學幫助,解決掉不會的問題。以後就可以

不斷的解決新的問題了!

7.獨立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不是為了交老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

要重視做作業,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並且儘量多記憶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

8.善於提問的習慣

我們要積極鼓勵孩子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所以,當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不要急著責備,家長們應該先看看是哪些不好的習慣影響了孩子的成績。當然,習慣不是一朝一日就能養成的,希望更多的家長可以意識到習慣的重要性,從現在開始,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END====

如果覺得有本文有用,請轉發,利益更多人!

無限感恩您!

祝一切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