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東三省的漁獵少數民族面對闖關東的漢人爲什麼沒有爆發蒙古地區抗墾那樣的衝突仇殺?


在清初的時候,東北三省的所謂漁獵民族(也就是女真吧)並沒有對漢人造成衝突仇殺。


事實上,那個時候,就沒有所謂闖關東的漢人。漢人在那個時候去東北,是被統治者遷過去的,而不是闖,所以清政府對其有一定的約束,沒有什麼衝突和仇殺,而漢族最多也就是一部分山東百姓遷到遼寧省的大連和丹東,和遼北地區。

而到了1668至1860年,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關東實行禁封政策。這期間,關內和關外的移民,以及文化交流驟然停止,其實也是清政府閉關自守的一種體現。這就是所謂的不讓漢人踏上遼土了。

這個問題似乎以為漢人是在闖關東才過去的,並會和東北的少數民族造成衝突,這是不對的,事實上,漢人對東北的開拓似乎要比所謂的漁獵民族要早上不知道多少年了。

據《左傳.昭公九年》記載,周景王在列舉其疆土四至時稱:“肅慎,吾北土也”。周武王、成王時,肅慎均派使來貢,最著名的貢品為“楛矢石砮”。

戰國時期燕國設立遼東郡,秦朝增設遼西郡。漢朝有漢四郡,唐朝有黑水都督府管理靺鞨,明代在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其實就是說自戰國時期,漢人就沒有斷過往東北的遷移。

明朝時候明朝在東北設衛所,遷漢人,管理東北的少數民族,努爾哈赤的祖先猛哥帖木兒是明朝的將軍,一生多次覲見明帝,那是是明朝的飯,做明朝的官,聽明朝的令的,東北在那個時期,就是明朝的一部分,在當時明朝政府當時迫於國內人口壓力,大量漢人遷居遼東、遼西(今遼寧省一帶),鼎盛時期,東北有漢人三四百萬。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所謂的漁獵民族和漢人才有了“衝突”

當時的建州衛指揮努爾哈赤反叛,對在東北的漢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融合”融合他們的妻子,融合他們的兒女,融合他們的錢包和土地,打著“恩養尼堪”旗號的努爾哈赤派遣大貝勒代善、齋桑古、阿濟格、杜度、碩託等貝勒,將漢人男人全部殺光,帶回大量子女、牲畜。  

 

而在其建立後金國之後,連下九次汗諭,遣派大批八旗官兵,在金國的大部分轄區,查量漢民糧谷,凡每人有谷不及五金斗的,定為“無谷之人”。努爾哈赤辱罵“無谷之人”是“不耕田、無谷、不定居於家,欲由此地逃往彼處(明國)之光棍”,諭令八旗官兵“應將無谷之人視為仇敵”,發現其“閒行乞食”,立即“捕之送來”,並於正月二十七日“殺了從各處查出送來之無谷之尼堪”。   

天命十年十月初三日,努爾哈赤下達長諭,指責漢民“窩藏奸細,接受札付,叛逃不絕”,歷數鎮江、長山島、川城,耀州、彰義站、鞍山、海州、金州等地漢民武裝反抗事例,宣佈要斬殺叛逃之人。他命令八旗貝勒和總兵官以下備禦以上官將,帶領士卒,各去自己轄屬的村莊,“區別”漢民,凡系抗金者,一律處死。各將遵令,“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馬斬殺”。   

時有遼民幾盡殺光之說。,也就是說當時的漢人,除了一些對努爾哈赤有用的,剩下的絕大部分都被殺光了。

  

在努爾哈赤統治下的漢人,家產被掠奪,妻女被搶走,自己就淪落為奴隸制農奴性質的“莊丁”,作為繳納高額地租、慘遭莊主壓迫的封建農奴,嚴重地加深了遼民的苦難,農奴制莊園惡性擴展,遍佈後金轄區,這是很大的倒退。   


努爾哈赤令漢人與女真人合戶,實際上是將滿族旗人分置於漢人各戶之中,滿人奴役漢人,漢族男丁承擔了全部重體力勞動,漢族婦女則成了他們的奴婢。  


而到了滿清入關後,東北一直屬於所謂的龍興之地,被嚴管的地方,倒也沒有什麼衝突和仇殺了,一直到了十九世紀末,東北的漢人才恢復到明朝末年的水平,20世紀初清朝廢除了遷移東北的限制,漢人才掀起了遷移東北的大潮,並且不僅限於遼寧,更向吉林、黑龍江等更北的地方遷移,特別是張氏父子主政時期,還組織了官方的遷移活動,整車皮的向關外輸送人口,到1931年“9.18”事變,東北漢人達到了創記錄的3000萬人。到了建國後,組織建設兵團開發“北大荒”,東北漢人迅速突破了1億。


關河南望


其實東北當時叫滿洲,是滿族人的老家發祥地。龍興之地。滿族人為了自己留後路不允許漢族人進入關東開墾。

事情發生變化的是在雅克薩之戰,康熙大帝親自去打俄羅斯老毛子。。其實當時東北和西伯利亞一樣,地廣人稀基本沒啥人口。本事滿族人又不多,大部分都是被皇帝帶進關內享福去了。東北除了有些蒙古人外滿族人很少了。

俄羅斯一路向東挺進,其實俄羅斯人並不多,可以說他們一路探查過來的。西伯利亞地廣人稀如入無人之境。所以他們走到哪裡就佔領到哪裡了。

貝加爾湖就這樣子被他們佔領了。一直到了東北滿族人的家鄉m。康熙大帝親自帶兵打敗了老毛子。並遷了條約。。因為東北人口稀少,所以從那個時期滿清才慢慢允許漢族人移民。就是害怕有朝一日東北老家都被別人佔領了。。

蒙古人是遊牧民族和漢族人有衝突主要就是草原都變成農田了。不過那個時期蒙古人也少。而且草原都歸蒙古人管,所以漢族人剛剛到東北時候都是從蒙古人手裡面租地種。慢慢的漢族人越來越多。蒙古人也就慢慢被漢族人同化掉了。。



姚遠專號


這個問題的核心還是在於利益衝突的程度,其實,無論內蒙還是東北,早就有漢人定居經營,只是人數較少,並且容易被其它民族同化,反而失去了漢人的特性,因此,那時候沒什麼衝突。


開放邊禁之後,漢人湧向內蒙和東北,但是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完全不同。蒙古人是遊牧民族,必須逐水草而居,且實行輪牧,所以,需要的草場面積很大。但是漢人覺得這樣太浪費了,如果把草場開墾成耕地,效率和出產會高出很多。這樣,就不可避免地產生衝突了。

而東北的滿人,能夠與闖關東的漢人和睦相處,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這是朝廷得旨意,留守的滿人沒有理由對抗滿人的朝廷;

2.留守的滿人人數極少,東北近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僅有幾十萬滿人,實在是地廣人稀,大家相距太遠;

3.蒙古人是遊牧民族,依靠草原而生,滿人卻是漁獵民族,依靠山林菏澤而生。漢人進入內蒙,勢必要開墾草場,但是進到東北,不大可能去動山林菏澤,基本選擇在平原地帶墾荒,因此,與漁獵民族的矛盾較少;

4.滿人都得到了朝廷的補貼和資助,生活毫無壓力,日子過得好好的,犯不著跟墾荒的漢人鬧得不愉快;

5.當時的俄羅斯與日本對東北虎視眈眈,如果不幸落入列強之手,東北滿人的未來十分堪憂,大量的漢人到來反而等於移民戍邊,安定了東北,幫助滿人繼續守住這塊風水寶地,繼續享受榮華富貴,何樂而不為?

6.漢人移民的速度很快,規模很大,而且能夠武裝自保,真要起衝突,這區區幾十萬滿人真沒什麼勝算,搞不好就得全軍覆沒,還是不吵不鬧最好。


大風觀瀾


俺從小就認識滿族人。滿人痴迷漢人男帥女美。滿人生來痴情漢人。全部與漢人通婚串種了。滿漢混血人腦子特發達。俺學生時代見識過混血的同學個個是優等生。咱中國的宇航員絕大多數東北人。都有滿漢混血特徵。


萬年老山參


清朝末年清朝政府大規模開放招墾,也叫“移民實邊”,帶來巨大的社會影響。清政府推行這個政策是光緒二十七年,國家下達的政策時有好幾個稱呼“丈放”、“蒙墾”、“墾放”,後來又出現“蒙荒”、“放荒”等字眼,後來又表述成“放墾蒙地”。

“蒙地”是屬於蒙旗的所有土地,它不同於東北的“官地”,也不屬於八旗“旗地”,也不屬於內地地主的土地,後期很多報刊雜誌上出現“移民實邊”的字眼,尤其是清朝末年,清政府經歷八國聯軍侵華後,就將“移民實邊”當做一個口號掛嘴邊,但實際沒采取任何保護漢人的措施。

“今欲經營蒙古…必以殖民為入手,而殖民尤以墾荒為始基。”

那麼我們可以給這次“放墾蒙地”事件下一個定義,即在清末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將內地的漢人大批遷入人口稀疏的邊疆地區,目的是抵禦帝國主義侵略。

清政府“放墾蒙地”的主要動機確實是“移民實邊”,加強邊防,防止俄日侵略。

我們都知道俄國是什麼貨色,不動聲色地侵吞了很多我們的領土,如果很多漢人去邊疆居住、墾殖,俄國自然沒理由佔據那裡,當時這是清政府的思路,不代表正確。

蒙古抗墾既然是出於保護國家的目的,為何會引起仇殺,讓漢人當炮灰不好嗎?

當然不好,因為蒙古不想餓死。

清政府花樣措辭的官方文章裡,掩飾著一個見不得人的動機——錢。

蒙古是靠放牧生活的,他們需要地裡長草而不是長莊稼,可蒙古所掌握的地盤沙化太嚴重,開墾破壞草場,如果糧食絕收了,漢人還可以去別的地方,蒙古人只能餓死,所以蒙古要求“退耕還草”。

清政府是不會管的,他們這麼做本來就是為了增加國庫收益,漢人去開墾,那就得收稅,蒙古貴族開墾的土地沒納入稅收機制,所以就遷入漢人去搶地、搶錢。

這件事開始是由個別蒙古貴族引起的,他們佔有的土地多,就讓漢人在他們劃定的地方耕種,他們賺一些“外快”,後來這樣做的蒙古貴族越來越多,國家發現了發財的好機會,於是讓蒙古貴族大量“放墾”,納入國家稅收,蒙古貴族當然不願意。

那些沒有太多地的牧民更不願意,因為這等於讓他們去死,他們能願意嗎?

“闖關東”又不同,東北地廣人稀,生存資源多,所以才會有很多人從地少人多的山東,進入東北尋找生存機會。

東三省的氣候條件比蒙古要好得多,適合墾荒,而且滿人是漁獵的,不是放牧的,對他們而言有人幫忙耕地收糧食還是件好事,反正收糧的時候他們人少,他們也忙不過來。

既然大家有共同的利益,那為啥還要打鬥呢?

何況漢人移民到東北那才是“移民實邊”,可以抵禦俄國入侵,有漢人當肉盾守住東北的風水寶地,讓滿人有個退路,滿人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從清朝入關,皇帝坐上龍椅的第一天,他們就一直視東北為退路,他們心裡對長期統治中原沒信心,總想著大不了退回老家去。

如果清末換成漢人皇帝當政,換成漢武帝,割地的事絕對不可能答應,會跟他們死拼,因為中原是漢人的老家。而滿清就不同,他們一直認為東北才是他們老家,所以中原怎麼割地賠款,他們並不真心在乎,大不了回老家好了。

瞭解了滿清統治者的心態,和當時的民族矛盾、社會矛盾,很多歷史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滿清對自己人還是很重視的,不會讓滿人沒飯吃餓死,而蒙古他們也不真心在乎。他們遷徙漢人入關,一方面給滿人發著補貼,滿人不可能沒活路,天天有錢拿,滿人為什麼要殺漢人?閒的嗎?

有人打下手有什麼不好?

所以兩個歷史事件要區別看待,它的意義也是不同的。

民族矛盾從來不是什麼激烈的矛盾,有共同利益馬上就不矛盾了,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最激烈的矛盾只有一個——資源——生存機會——錢。


靜說歷史


滿蒙、契丹與漢同源於華夏,華夏與藏、三苗、吐谷渾、回鶻同源於古羌,新疆少數民族實際上是漢化版的綠人,回族實際上是綠化版的漢人,壯族源於秦徵南越大軍的後裔,這就是現代中華民族的大致起源!現在中國版圖內居住的基本上都是炎黃的子孫!


江山如畫1808


漢族人剛去的時候就是瓜慫,這跟現在外國那些移民也是一樣的。當人多之後慢慢就開始擠佔別族的生存空間,當己方人多餘對方就不懼怕甚至等著他們來找事,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幹掉對方,現在那些外國移民現在正好相反人不如人家多還不能參政不能擁有武裝有沒有政府支持


斑馬影


真實原因在於滿人實際上是很歡迎漢人去東北當農奴的。

如果就他一個人天天打獵種地,餓得半死,還要給清政府看守邊關。

來一票漢人,他自己大大的劃拉一塊地,立刻就是大地主階級。

手下養百十個農奴的日子難道不比自己漁獵來的爽。

實際上滿族底層和漢族底層在出關這個事情上是有一致利益的。


icexao


清代初期東北地區的墾荒和民族融和就已經開始了,有這個基礎使後來大規模的“闖關東”沒有民族矛盾的障礙,有的也是微小的摩擦,並且很快就消失了。

另外,東三省的地理環境比較適合耕墾,當時這事於國於民於貴族士大夫都有利,這必然會有一個和諧的局面。

而蒙疆(內蒙古)有些地方地理環境不適合農墾,上層利慾薰心,執意放墾,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和相應的經濟形態,違背了世道人心和天道。(現在那些地方的土地沙化現象已經很嚴重了,不頻繁灌溉作物根本沒法生長)

這樣問題就來了,人們揭竿而起,替天行道,為己爭命。亂局一起,唇痛齒酸,那些適合耕種的地區也受到了波及。當局和士大夫緊急出兵“維穩”鎮壓。事件雖熄,而那土那人卻免不了受那風沙滋味兒了


善九


東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漢人就是東北的土著,只是明末清初女真興起造成東北漢滿雜居,滿清入關統治全國。清末政府對地方控制力崩潰,八旗子弟早就沒戰鬥力了,哪兒還能管那麼多?而且甲午之後東北就成了毛子、鬼子的勢力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