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不仅是石达开和左宗棠的对峙,更是与清军后援宿将的大战

自参加太平天国以来,石达开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帮天国开疆拓土,奋战在第一线,不仅得到了天国上下的拥戴,就连老对手湘军将领和清军统治者也是认可其超绝的能力。在天京事变之后,天国的力量被极大的削弱了,而石达开也因为被猜忌而出走天京,自个儿拉起队伍开始了单干,而在1859年,石达开也迎来了他人生之中的巨大转折,军事上的大溃败。

此役不仅是石达开和左宗棠的对峙,更是与清军后援宿将的大战

宝庆会战,成为了石达开军事上的巨大耻辱,直到大渡河喋血,这也一度成为他难以抹除的污点,被深深的烙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石达开攻打宝庆的目的是“由南安窜湖南,下趋鄂省,以取上游之势。”如此占据长江上游的有利位置而重新把握战场的主动,当然也不能排除是为了牵制湘军,使得湘军因为挂念家乡而回援,以此减轻太平军的战场压力,想来翼王也是用心良苦,不愧为有大将之风。

左宗棠绝对是清末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的战术,战略眼观是曾国藩所远远不及的,这一点几乎得到了所有有识之士的认同,而宝庆之战就是左宗棠和翼王石达开的斗智斗勇。

此役不仅是石达开和左宗棠的对峙,更是与清军后援宿将的大战

在石达开到达宝庆之初,左宗棠就已经坚壁清野,将宝庆城外的民房和街市等全部焚毁,在几次攻坚之后,石达开就放弃的攻坚,继而仿效湘军围困九江的战术,围而不打,由此在1859年5月,石达开命令三面包围宝庆,即赖裕新率领西路大军,傅忠信率东路大军,而石达开和张遂谋率南路,三路大军将宝庆围困的水泄不通,一直围困了一个多月,石达开没有等来宝庆的投降,却等来了清军的援军,当然这应该是石达开的围点打援的战术,只不过后续并没有翼王想象的那么美好。

刘长佑的湘军到达了宝庆城外,翼王派兵形成对峙,使得湘军不能形成进一步的威胁,虽然此时石达开太平军仍然占据着战场的主动,可是到李续宜的上万湖北援军到来后,战场的情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清军不断增援,而石达开孤军则逐渐失去战略主动,在水师的加入,己方合作之下,进一步打破了石达开合围宝庆之势,如此情况之下,石达开的太平军可以说是战略失败,而这一场宝庆的会战,石达开大军受阻于宝庆城下,也就成全了左宗棠的名声,同理,石达开的军事神话被降到了冰点。

此役不仅是石达开和左宗棠的对峙,更是与清军后援宿将的大战

石达开的失败源于他没有战略根据地,一直是转战四方,所以没有固定的粮草供给和练兵场所,虽然兵众,却也只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有人说石达开是三十万大军受挫于左宗棠的两三万杂牌军,笔者认为有必要辩解一下,太平军到底有多少,这并没有一个既定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石达开的大军真正的精锐应该就只有几万人,大部分是家属或者杂牌军而已,所以战斗力并不能说特别强;石达开在没有援军和粮草的情况下对宝庆围而不打,这是在和清军对峙僵持,时间一长,失利的定然是士气不振的太平军,他应该选择主动攻坚或者北上;再来说说清军的守军,虽然并不能说是精锐,可是都是地方团练,再加上守卫的是家乡,自然是士气高昂,最主要的是,清军的援军源源不断的涌来,都是沙场宿将,如此一来,石达开自是失去战略主动,失败就显而易见了。

此役不仅是石达开和左宗棠的对峙,更是与清军后援宿将的大战

所以人们都说石达开是败于左宗棠,笔者认为他是败亡于清军将领的协同合作,更是败于自己的失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