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是林则徐!曾把华盛顿和曹操作比较!

“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是林则徐!曾把华盛顿和曹操作比较!

说到鸦片战争,人们耳熟能详的是林则徐如何如何,魏源又如何如何,殊不知在中国近代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先驱行列里,还有一个人贡献更大,这个人就徐继畲。

徐继畲是山西五台人,他没有直系嫡亲的后代,但是在同族的后人里有一位威名赫赫的人物,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帅徐向前,改革开放以后,徐继畲渐渐为人所知,相关的研究陆续开展起来。

“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是林则徐!曾把华盛顿和曹操作比较!

1795年徐继畲出生在五台县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徐润第,中过进士,当官内阁中书一类不大不小的官。受家风洗染,徐继畲自幼发奋攻读,成绩斐然,在科举路上顺利前行,17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31岁再中进士,在朝考265人中名列第一,成为“朝元”,一时颇为风光。

按照清廷官制,进士按长期排名,靠后的当内阁中书,徐继畲的父亲即属于此列。靠前的则出任翰林院庶吉士,很快就升任翰林院编修,徐继畲属于此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由此得到又一次证明,一年以后他又外放为山西道监察御史。

翰林院编修的职务近似于今天政策研究室的秘书,监察御史的职务近似于今天中纪委派到各地的巡视员,这些官儿不算太大,但因建言献策的便利条件,而有机会接触到高层人士,甚至皇帝本人。1836年,徐继畲的一番建议书引起了道光皇帝的注意,皇帝将他召进宫内当面讨论。徐继畲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恳切陈词,居然将皇帝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天就任命他为广西浔州知府,由此起步,徐继畲迈上了步步高升的快车道,有时几个月就上前一次,短短十年间由从五品升到二品。

在沿海区域,广东、福建的任职经历是徐继畲有很多机会接触到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员等外邦人士,与家乡山西五台的闭塞截然相反,1840年代的厦门已经是一个相当繁华的通商码头,还在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唯一口岸对洋人开放之前100年,厦门已经接待过许许多多来自遥远欧洲的客商。

徐继畲首先接触并频繁交往的洋人,是精通中国文化的美国传教士雅裨理。此人不仅中国话说得顺溜,甚至还会福建的方言,1844年徐继畲与英国驻厦门领事会谈,雅裨理担任翻译,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彼此都留下良好的印象。徐继畲佩服雅裨理的博学多识,而雅裨理欣赏徐继畲迥然不同于清朝多数官员对外交涉时或骄傲或摆架子的态度,表现的开明通达,落落大方,此后徐继畲多次巡视厦门,每次都要会见雅裨理,交谈甚欢。

“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是林则徐!曾把华盛顿和曹操作比较!

1844年,在与雅裨理交往半年后,徐继畲写成了《瀛寰志略》上下两卷。上卷介绍亚洲和非洲,下卷介绍欧洲和美洲,全书收入地图28幅,全部采自雅裨理赠送的地图,基本上包括了当时的世界全貌,每张地图后面徐继畲都附有文字说明内容,多根据雅裨理的讲解介绍,此后的几年里,徐继畲在繁忙的公务间隙,时时处处留心搜集相关资料,数十次的修改增补经过,武汉函数终于完成了约15万字,包括42幅地图的《瀛寰志略》。

这本书一问世,就很快就招着士大夫们义愤填膺的攻击,那么闹得沸沸扬扬的《瀛寰志略》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呢?这是中国人专属的第一部简明精要的世界地理、历史著作,徐继畲在书中告诉国人:地球是圆的,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横绕地球之中,地球表面海水占了六成多,陆地还不到四成;地球上的水面分为五海:大洋海、大西洋海、印度海,北冰海南冰海;如果仅仅是以上的这些内容,这本书也不至于遭到士大夫们义愤填膺的批判和谴责了,徐继畲在书中还用了不少笔墨来表达自己对于欧美资本主义文明的欣赏羡慕和赞美,正是这一部分大大有别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内容,点燃了守旧人士心中的炸药桶。

“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是林则徐!曾把华盛顿和曹操作比较!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徐继畲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高大完美的形象。在他的眼中,华盛顿是西方古今人物中排第一号的异人,为了说明这西方异人的卓越之处,徐继畲列出了两组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作为参考对比的对象,一组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一组是三国鼎立之时的豪杰曹操,刘备。坦率的说,徐继畲的这种比较实在是不伦不类,无论从哪方面说华盛顿与陈胜、吴广、曹操、刘备都没有可比性,完全不是同一类的人物,虽然徐继畲用了“勇于、雄于”的字眼来称赞华盛顿高于陈胜、吴广、曹操、刘备的历史地位和功业,但因为人物造型的差异,这种比附性的称赞实际是不太靠谱的,华盛顿既不是造反的草莽。也不是割据的枭雄,而是资产阶级的政治领袖人物,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元首,他对于美国历史乃至于世界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当然不是陈胜吴广和曹操,刘备可以望其项背的。

“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是林则徐!曾把华盛顿和曹操作比较!

1852年徐继畲的所有职务都被免去回到家乡五台,默默的度过了13年寂寞时光,他好像被官府遗忘了,但是没有被现实遗忘,更没有被历史遗忘。他精心撰写的这本书在中国饱受非议,但是墙内开花墙外香,1861年这本书在日本出版,版式精美。1860年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兴起,1865年徐继畲被重新起用,出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此后洋务派和维新派的人员几乎无人不从这本书中汲取新知,洞察世界,徐继畲因为自己的事见识和胆略,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1867年10月21日,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根据总统和国务卿的指令,将一幅华盛顿肖像赠送给徐继畲,而且徐继畲的名字和文章还被镌刻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