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女孩的身体,一个放牛娃的肺,互相陪伴的第五年

故事的主人公叫吴玥。

2013年5月,吴玥被查出患有晚期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这是一种罕见病。确诊后的她,24小时吸氧,无法下床行走,基本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二十多岁的花样年纪,遭遇这样的变故,打击很大。不能工作,失去了经济来源,治疗费和医药费也给家里增添了沉重的负担。看着日渐憔悴却依旧坚强的父母,吴玥一度觉得自己是个累赘。

可是,吴玥想活下去,因为只有活着,才有机会好起来,才有能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在南京鼓楼医院,医生提供了去做移植的选择。然而,可供移植的器官资源十分稀缺。那段时间,吴玥常常怀疑,怀疑自己能不能等到移植手术的那一天。

足够幸运的是,2013年8月31日,她终于等到了合适的肺源,可以进行双肺移植手术。在无锡市人民医院,经过陈静瑜院长和他的肺移植团队九个小时的手术,吴玥重新自由呼吸,开启了生命的新篇章。

一个城市女孩的身体,一个放牛娃的肺,互相陪伴的第五年


对于捐献者的信息,吴玥并不知晓多少,只知道那是一个比她年轻的小伙子。为她进行移植手术的陈静瑜院长告诉她,捐献器官的小伙子是在山里放牛时摔下来脑死亡的。吴玥亲切地称呼他为放牛小弟。

术后康复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是吴玥深知这一切的不易,所以倍感珍惜。她特别听话,很配合术后治疗和康复锻炼。吴玥的心中满是对放牛小弟和他家人的感激和崇敬之情。每年,她都会给亲爱的放牛小弟写一封信,目前已经写了第五封信。(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吴玥给放牛小弟写的五封信)

一个城市女孩的身体,一个放牛娃的肺,互相陪伴的第五年


吴玥说:“我必须要努力,努力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为我,也为他。五封信其实就是我每年对自己的反思,也是把放牛小弟当作一个知心朋友在交流,因为有了他的肺,所以我有了底气,哪怕全世界都不支持我,我唯一的那一票还有他,对不对?他可是在我身体里呢。”


一个城市女孩的身体,一个放牛娃的肺,互相陪伴的第五年


一个城市女孩的身体,一个放牛娃的肺。她是一个美好得让人心疼的姑娘。活着,像呼吸一样奢侈。

2017年3月31日,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上,吴玥发言,全场泪目。


吴玥说过:对于我现在的状况,有朋友问我,这意味着什么。我想,就是意味着医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要靠我自己了。即便真的有一天,我的肺功能下降到不得不再做一次移植,我也无非就是把过去五年的经历再重复一遍而已。但不到最后关头,我一点都不想放弃。放牛小弟那么好的肺,只在我身体里住五年,太可惜了。

我们期待第六封、第十封……未来漫长人生,吴玥对放牛小弟更多的讲述,体味美好亦或偶遇挫折,都一起勇敢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