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知晓》:不需要煽情,现实已让人潸然泪下

对日本国民性格研究的最透彻的,除了社会学家恐怕就是日本的导演了。在众多日本电影中,要不呈现出来的就是癫狂戏谑的中二风格,要不就是沉静到让人觉得如同在周六阳光静好的午睡醒来后般舒服,丝毫感觉不到演戏的痕迹。

《无人知晓》:不需要煽情,现实已让人潸然泪下

就如同这部改编自真实发生过的西巢鸭弃婴案件的电影《无人知晓》,当年震惊日本的弃儿问题引发的惨案,本可以引申出很多深刻的主题:二战后全球的动荡和混乱,日本对堕胎问题的处理方式讨论,以及人性阴暗一面的揭析。但是在导演是枝裕和的故事里,这却变成了如同家庭伦理肥皂剧般平淡的故事,偏偏这平淡中,又渗透着满满对人生的无奈和悲凉。

《无人知晓》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单亲母亲带着之前离婚后留下的四个孩子艰难度日,本身心智不成熟且文化水平极低的母亲却无比憧憬爱情,即使在之前几段失败的婚姻后留下如此多的黑户子女仍不清醒。刚开始还和孩子们相依为命,但在重新认识可以交往的男人并结婚后,便将最大仅12岁的四个孩子抛弃,让他们自己在社会中生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

《无人知晓》:不需要煽情,现实已让人潸然泪下

整个电影都在小格局的都市一角中进行,出租屋、超市以及学校的场景几乎占去了整个电影场景的百分之九十,也正是由于这样小场景的剧情,令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仿佛是在身边发生的真实事情。整部电影里没有出现过孩子们歇斯底里的哭喊或者绝望,即使在后期他们水电都因为欠费被停用,只能靠超市过期食品度日的时候,他们仍然保持着单纯的孩童心思,对生活和美好的事物充满期待,平静的生活,平静的悲伤,但是知晓剧情走向的观众却只能感受到阴冷到致郁的绝望,弱小而不知道世界残酷的他们只是凭着惯性在活着的天真孩子而已。

影片中对细节的刻画是值得写上一笔的,在决定离家之前母亲清晨无声留下的眼泪,用母亲替长女图上的指甲油褪掉的程度侧面表示时间的长度等等,都给影片中的人物以更丰满的性格展现和诠释。

《无人知晓》:不需要煽情,现实已让人潸然泪下

以前听说过一句话,叫做“让一个人长大,最高效的方法莫过于让他见识一次死亡。”,《无人知晓》中妹妹的意外死亡令长兄选择了向世界妥协,重新和意外结识的小姐姐接触并寻求帮助,那是一个12岁的被遗弃孩子,能想到的最优解了,他一直是电影里支撑起整个家庭的男子汉,只是生活有时候也不只是靠足够努力就能改变和反转的东西。

开放式的结尾里,余下的孩子们还在努力生存,在阳光撒满的大路上一起回家,然而影片里的镜头越溢满积极的信号,我却越觉得心酸,因为现实从来不需要煽情,就足够让承受着苦难的人潸然泪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