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國王想娶李世民的女兒,李世民向他要4種動物,此國卻滅亡了

貞觀四年前後,薛延陀國在北方崛起,此國疆域遼闊,武力強大,號稱“勝兵二十萬”,實力雄厚。李世民最初採用懷柔之策,想來個“以夷制夷”,讓他給唐朝看守北疆大門。誰知薛延陀國在夷男可汗帶領下,迅速發展,十餘年間成為一大強國,實力之雄厚,已經讓唐朝都感到惴惴不安,《舊唐書》記載,“太宗亦以其強盛,恐為後患。”對這個強鄰十分擔心。

有個國王想娶李世民的女兒,李世民向他要4種動物,此國卻滅亡了

李世民對薛延陀國雖心懷忌憚,但憑唐朝當時的兵力,想消滅薛延陀也幾乎不可能。薛延陀也從此成了李世民的一個心病。貞觀十七年前後,機會終於來臨。薛延陀國由眾多部族部落組成,彼此矛盾重重,夷男可汗為了鞏固地位,提高威信,派出使者,向李世民請求和親,想迎娶一個唐朝公主,他就有了唐朝姻親的身份,從此無人敢藐視他的權威。

有個國王想娶李世民的女兒,李世民向他要4種動物,此國卻滅亡了

《資治通鑑》記載,夷男可汗的求親使者,攜帶厚禮面見唐太宗。訴說來意後,房玄齡等大臣都認為,唐朝當時連年用兵,國力疲憊,建議同意和親。於是李世民同意了這門親事。只有唐朝大將契苾何力反對,他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滅掉敵國的良機。他給李世民獻上一條計策。建議在答應薛延陀求婚同時,故意製造一次悔婚。而夷男可汗一旦遭遇唐朝悔婚,必然羞憤交加,部下也會輕視他,認為他在唐朝眼中無足輕重,“夷男性剛戾,既不成婚,其下復攜貳,不過一二年必病死。”李世民同意了。

於是李世民不動聲色,“太宗許以女妻之,徵可汗備親迎之禮”。為了體現“誠意”,讓薛延陀準備一份厚重的彩禮。《資治通鑑》記載,李世民向夷男可汗索要四種動物:“獻馬五萬匹,牛、橐駝萬頭,羊十萬口”,橐駝就是駱駝。李世民讓夷男可汗把這四種動物送到靈州,屆時“帝將幸靈州以成婚事”,夷男可汗知道後十分高興。

有個國王想娶李世民的女兒,李世民向他要4種動物,此國卻滅亡了

夷男可汗高興了半截才知道問題棘手。馬牛羊駱駝之類倒不是稀有動物,但合計十幾萬頭的數量,草原帝國薛延陀也一時三刻難以籌備。夷男可汗只好向屬下各部落強徵,“調斂其國”,搞得民怨沸騰,好不容易湊夠。可接下來的問題讓他更加絕望。要把這些牛羊馬駱駝送到唐朝內地,需要“調斂諸部,往返萬里,道涉沙磧,無水草”,不僅要長途跋涉,中途還要途徑大沙漠,水草匱乏,十幾萬頭大型牲畜的飲水草料根本無法解決。他就這樣硬著頭皮上路了。最終在途中牲畜們“耗死將半”,損失慘重,而且由於行程漫長,錯過約定會面日期,未能如期抵達靈州。李世民以對方失約為由,趁機悔婚,取消了親事。

有個國王想娶李世民的女兒,李世民向他要4種動物,此國卻滅亡了

薛延陀國的命運由此走向轉折點。夷男可汗損失慘重,空手而歸,回國後威信掃地,抑鬱成疾不久死去。薛延陀國各部落群龍無首,很快四分五裂,叛亂四起,李世民乘機出兵,不費吹灰之力讓薛延陀滅亡,為唐朝解除了一個大患。唐太宗李世民的高明手腕令人歎為觀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