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家長必須了解的高考志願知識

2019高考,家長必須瞭解的高考志願知識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2018高考剛過2019高考的步伐就來了。

那麼家長孩子應該如何瞭解高考呢?如何選擇大學和專業,以及城市呢?下面來談一下。

家長需要把大學的發展歷程仔細研究一下。有沒有合併過,與什麼樣的高校合併過?還要明確知道高校的層次是985211還是屬省屬院校乃至民辦高校,有什麼重點學科和重點專業及特色專業 國家實驗室(這個比較少)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 國家重點基礎項目 省市級重點學科 省部級實驗室 兩院院士數量 長江學者 千人計劃人數等,高校科研經費,碩博士授予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圖書館規模。是否建分校,分校區,瞭解高校的專業佈局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空間,從地域角度去考慮高校。 大多家長考生心儀去一些經濟發達、環境優美、氣候舒適的城市,因此北上廣等地的高校成為了大部分考生的首選。由於高分的考生,集中填報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高校,這便導致外省非熱門城市一些排名靠前的名校受到冷落。各地一些高校的教學質量比北上廣高校要好,因此考生目光不必侷限在大都市、一些主要城市。

2019高考,家長必須瞭解的高考志願知識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戰略方向的轉移以及教育方式的轉變衍生的新工科。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的新工科,尤其是十三五計劃中提到的新興戰略產業。如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裝備、現代農機裝備、高性能醫療機械、先進化工成套裝備等等。

考慮以上這些時候。要研究大學優勢學科與孩子的強勢學科是否對接?這裡面有沒有孩子自己喜歡專業學科。大學以後有沒有考研的規劃,就業工作地區是否有要求。

對於高考成績分佈是分數越高,相應的人數越少,在成績中段,一分可能一操場上千人,根據測量學原理,是呈現正態分佈的。在省理工類高分段,即全省前百分之三至四的學生,建議考生以位次作為志願填報的參考依據。在高分段的考生,需要了解心儀高校近三年乃至五年所錄取的最高分對應的最高位次,最低分對應的最低位次,得到平均位次,把握性較大。作為分數集中的位次,即高考排名在1萬到3萬之間,以分數高出一本線的差距作為判斷,較為值得參考。

家長和考生還要廣泛瞭解信息,各個大學往年提檔分數線是多少?往年錄取平均分是多少?各個專業錄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別是多少?往年的招生計劃以及今年招生計劃有沒有變化?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這些信息對選擇學校、選擇專業尤其重要。按照“衝、穩、保”的策略梯次報考。填報要“衝”的學校,考慮一下這所學校三年來錄取最低位次平均值,有沒有反感的專業,如無可衝;填報需要“穩”的學校志願,可考慮一下三年來錄取平均位次的平均值;填報需要“保”底的學校志願,需要關注學校三年來最高位次的平均值。注意學校專業錄取是否有級差,學校是否按大類招生,合理選報專業志願,並服從專業調劑。

2019高考,家長必須瞭解的高考志願知識

最後再說說學校發佈的招生章程。每年學校都會發布招生章程,招生章程家長和孩子是需要精讀的。招生章程裡面的招生規則,分數優先,志願優先。分數級差。

分數優先:從高分到地方往下錄。最大程度地保護高分考生的利益,如哈工大,哈工程

志願優先:最大限度保護有專業志願傾向的學生。

分數級差:實際上相當於“分數優先 + 專業優先”,綜合了以上兩種錄取方式的優點,既考慮到高分考生的優勢,也兼顧到考生對專業的熱愛。一方面高分考生比低分考生具備專業錄取上的優勢,另一方面如果第一專業填報過高,則要遭遇減分“懲罰”再去面對第二專業的錄取。實際上“分數級差”錄取辦法是提醒大家不盲目追熱,胡亂填報志願。如北大,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