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和公主和親記:嫁五可汗,淪爲俘虜,輾轉千里回長安

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七月,唐憲宗李純第十女太和公主奉旨和親回鶻。從長安出發時,她的哥哥唐穆宗李恆登通化門餞別,百官在城外章敬寺拜送,為公主舉行隆重的送別儀式,長安士女傾城圍觀,盛況空前,但一去路迢迢,箇中酸苦,唯公主知。正如當時詩人王建在詩中所寫:“塞黑雲黃欲渡河,風沙眯眼雪相和。琵琶淚溼行聲小,斷得人腸不在多。”自文成公主和親以來,唐朝和親公主不少,唯有這位太和公主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在西域的兵荒馬亂中見證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大唐太和公主和親記:嫁五可汗,淪為俘虜,輾轉千里回長安

在左金吾衛大將軍胡證、光祿卿李憲(李晟第七子)等護送下,太和公主至回鶻牙賬,嫁給回鶻崇德可汗。根據胡證等人回朝所言,離開回鶻牙賬前,公主給他們餞行,“留連號啼者竟日”。

在回鶻公主的生活並不平靜。三年後(公元824年),崇德可汗去世,其弟昭禮可汗繼承汗位,公主依照回鶻習俗改嫁給新可汗。八年後(公元832年),昭禮可汗被部下所殺,侄子彰信可汗繼承汗位,公主第二次改嫁。十幾年間,公主雖多次改嫁,但由於回鶻國內尚算安定,與唐關係和睦,因此公主的生活還算安定。

約在開成四年(公元839年),回鶻發生內亂。宰相掘羅勿以馬三百向沙陀首領朱邪赤心借兵,擊殺彰信可汗,立〈廠盍〉馺特勒為可汗,公主第三次改嫁。經過一番內亂,又逢飢疫、大雪,羊、馬多死,回鶻國力已不復當年,日暮西山。

一個叫句錄末賀的回鶻將領不服掘羅勿,招引西邊的黠戛斯部落十萬騎兵趁回鶻衰落,向回鶻發起攻擊,回鶻牙賬被攻克,〈廠盍〉馺可汗與掘羅勿被殺,回鶻各部四散,其中15部西奔葛邏祿部落,一支奔吐蕃,一支奔安西,接近牙賬的13部一路往東,西域大亂。急著逃跑的回鶻人沒有帶走他們的可敦,太和公主落在了黠戛斯人手中。

幸運的是,這個與長安萬里之遙的部落自稱是李陵之後,與唐室的祖先相同,並沒有為難公主,還派了10人送公主會唐朝。不巧的是,太和公主一行在途中與東逃的回鶻13部相遇,回鶻人殺死10個黠戛斯人,公主再次落入回鶻。此時13部回鶻已經新立烏介可汗,也是太和公主下嫁的第5個可汗。

大唐太和公主和親記:嫁五可汗,淪為俘虜,輾轉千里回長安

會昌元年(公元841年)秋,烏介可汗挾太和公主至唐邊鎮天德軍附近。在回鶻人授意下,公主派人上表長安,請求正式冊立烏介可汗,同時回鶻人提出借振武軍居住。

太和公主離長安二十年,長安已歷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帝,現在位的唐武宗是穆宗第五子。十一月,太和公主的表章傳至長安,唐武宗與宰相李德裕商量後,決定撥糧二萬斛賑濟回鶻,允許回鶻駐漠南,拒絕借城的要求,並提出讓太和公主回長安面商事宜。

但是烏介可汗自稱有十萬人馬,堅持要借城,不肯退還漠南,邊境屢次遭到回鶻人襲擾。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八月,烏介可汗率軍越過杷頭烽南下,掠河東牛馬數萬,抵至雲州城下。

大唐太和公主和親記:嫁五可汗,淪為俘虜,輾轉千里回長安

唐武宗命李德裕寫信斥責回鶻,稱其“睥睨邊城,桀驁自若,邀求過望”,“忿怒之心,不施於彼(黠戛斯);而蔑棄仁義,逞志中華”,並舉例警告,“昔郅支不事大漢,竟自夷滅,往事之戒,得不在懷”,同時命河東、盧龍、振武、天德各鎮防線前移,河南諸軍向太原、天德、振武開拔,準備來年春天武力將回鶻逐出邊境,“勿謂言之不預也”。

這個時候,夾在中間的太和公主處境尷尬。十一月,唐武宗派人給公主送冬衣,並捎信給公主,“若回鶻不能稟命,則是棄絕姻好,今日已後,不得以姑為詞”(如果回鶻不聽朝廷命令,放棄兩國姻親關係,從今以後,回鶻就不要拿姑姑為藉口向提要求),“想姑以朕此書,喻彼將相,令其知分,更不徇非”。


會昌三年(公元843年)正月,烏介可汗率軍進逼振武,河東節度使劉沔命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馬使王逢率沙陀、契苾、拓跋三千騎往擊,自以大軍繼進。石雄登城望敵,發現一處氈車附近都是紅綠衣服的人,似乎是漢人,就派探子偵查,回報說是公主的營帳。石雄再派探子密告公主:“公主至此,家也,當求歸路!今將出兵擊可汗,請公主潛與侍從相保,駐車勿動!”當夜,石雄出兵突襲,烏介可汗倉促棄營逃走,石雄追至殺胡山,殺敵一萬,降二萬餘人,烏介負傷而逃。由於有了石雄的囑託,亂軍之中公主得以保持鎮定,最終幸運的被石雄接入振武城,終於再回大唐。必須要感謝石雄,否則公主就怕就要在混戰中犧牲了。

二月,公主至長安城外,唐武宗下旨加封安定大長公主,派宰相率百官在章敬寺前迎接,一如22年前送別那樣。可惜物是人非,當年青春少女,如今已飽歷風霜。太和公主的姑姑、也就是唐憲宗的妹妹陽安長公主與太和公主的姐妹宣城公主、義寧公主、真源公主、真寧公主、臨真公主等7人沒有出迎,武宗下旨處罰,並載入史冊。

同王昭君、文成公主一樣,太和公主的命運並不在自己手中。即使在異域衣食無憂,但內心恐怕是非常痛苦的,更何況又在戰火中流離三年。史書關於太和公主,敘事不敘人,對於公主的真實形象,也只有送親隊伍離開回鶻牙賬前,公主在宴會上的哭泣聲了。

時人李敬方有《太和公主還宮》一詩,以此作結:

二紀煙塵外,淒涼轉戰歸。胡笳悲蔡琰,漢使泣明妃。

金殿更戎幄,青祛換毳衣。登車隨伴仗,謁廟入中闈。

湯沐疏封在,關山故夢非。笑看鴻北向,休詠鵲南飛。

宮髻憐新樣,庭柯想舊圍。生還侍兒少,熟識內家稀。

鳳去樓扃夜,鸞孤匣掩輝。應憐禁園柳,相見倍依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