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不正,月薪4000妹子VS月薪15000外賣小哥,到底誰配不上誰?

三觀不正,月薪4000妹子VS月薪15000外賣小哥,到底誰配不上誰?

近日,社交網絡上一則妹子吐槽網戀男友的聊天記錄截圖引發網友熱議。從對話可以瞭解,妹子與網戀男友同在上海生活,她自己月薪4000元,男友月薪15000元,她認為男友是個送外賣的,沒有學歷,而兩人在上海生活成本較大,光租房子一個月要花5000多,她感覺看不到未來。

從網友的反應,大概可以歸納妹子的“三宗罪”。

首先,三觀不正。認為男友送外賣的身份給她丟人,“我爸媽問我男朋友是做什麼的,我都不敢說”。

其次,有公主病,作。男友一再退讓,用“買禮物、吃大餐、攢錢做小買賣”等理由試圖來撫慰女友,而她既毫不為所動,也不體諒男友,認為男友是“嫌棄自己花銷大”。

再次,嚴於律人,寬於待己。男友月薪明明有她的3倍之多,不反思自己,也看不到她對未來有任何努力,一味把生活的壓力推給男生。

三觀不正,月薪4000妹子VS月薪15000外賣小哥,到底誰配不上誰?

情侶的感情以及相處模式,是比較私密的話題,再加上相關新聞背景的缺失,對於第二、三條,外人並不太好置喙,只要外賣小哥不介懷,大概屬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但是對於男友“送外賣的”身份的歧視,大概無論是處於私域還是公域,都值得說道說道。

雖然文中看不到妹子的相關信息,但是按照她的態度,推諸於常識,我們大概可以推斷她受過大學教育。據公開數據,2017年上海職工平均工資為85582元,月平均工資為7132元。妹子4000元的月薪,可以推斷,其單位、學校以及專業競爭力並不太高,即使是所謂的白領,在單位的層級序列中,可能也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員。

但是,月薪只有男友的三分之一,並沒有讓妹子自慚形穢,相反,她有可能“讀過大學”、“白領”的身份,讓她和自己的父母,都能“高看自己一眼。”

而外賣小哥月薪高,人也踏實、肯幹。女友對未來沒有安全感,他就積極想辦法,“攢錢、離開上海、做生意”……既想給女孩未來的生活保障,也想給她體面感。

但是,“沒學歷”、“送外賣的”標籤,在女友和現實面前,足以抵消他所有的努力。僅從聊天記錄來看,女友對他的回饋,實在是溫暖不足,冷漠有餘。

好在,我們能從網友的反映中收穫一二慰藉,“趕緊分,這個外賣小哥前途大大的”這樣的留言比比皆是。可以說,這屆網友的三觀是相當正了。

誠然,只要自食其力,任何崗位、任何職業都值得人們尊重。外賣小哥具有競爭力的月薪15000元,不僅有正向的經濟意義,也足以證明,社會對其的努力和勞動價值也是非常認可的。

但是社會的肯定和網友的善意之外,不少人也確實尚存在對體力勞動者的歧視。在這場網友吐槽的景觀之下,如何從根本上進一步保障,體力勞動者的尊嚴感和體面感,更值得引起我們的思考和警醒。

除此之外,妹子這種把對未來的希望全寄託在男友身上的婚戀觀,在一些女性身上,並不少見。

不少影視劇作品,也體現了這種主題。《喜劇之王》裡,柳飄飄問尹天仇“不上班你養我嗎”成為一幕經典;《河東獅吼》裡“從現在開始,你只許疼我一個人,要寵我,不能騙我,答應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的經典臺詞,也被不少小女生奉為情侶相處的圭臬。

但是,影視劇的童話故事,在現實面前,往往不堪一擊。

有人能“養你、把你當公主”,自然是一種幸福。但是,相對獨立、一起努力成長,“你有你的銅枝鐵幹,我有我紅碩的花朵”的感情模式更符合現代人的希冀。

再退一步說,即使有人願意養你,也該是用感情上的付出換來的。任何時候,當女性把嬌嗔和示弱作為一種換取生活的資本,無法獲得別人的尊重,也是一種必然。

三觀不正,月薪4000妹子VS月薪15000外賣小哥,到底誰配不上誰?

三觀不正,月薪4000妹子VS月薪15000外賣小哥,到底誰配不上誰?

三觀不正,月薪4000妹子VS月薪15000外賣小哥,到底誰配不上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