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誕辰90周年:最好的紀念,就是再讀一遍余光中

余光中诞辰9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再读一遍余光中

2018年10月21日是余光中(1928.10.21-2017.12.14)誕辰90週年紀念日。為紀念這位“右手寫詩,左右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的鄉愁詩人,余光中生前審定的最後一本散文精選集《心有猛虎 細嗅薔薇》應勢出版,向讀者還原了一個更加完整、立體的余光中。

余光中诞辰9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再读一遍余光中

據女兒幼珊回憶,直到逝世之前,余光中仍在寫作。“散文、詩歌、評論、翻譯,這四樣,我還是不停的。儘管身體不是很好,但頭腦並沒有壞。”因為太太範我存患病住院,自己也因摔跤顱內出血,所以在余光中最後一年裡,提筆寫起了有關生死的命題,只可惜,一場突至的中風帶走了這位老人,寫作未能完成,這最後一本由余光中親自審定的散文精選集,也徒徒成了他未能見到的遺憾。為此,在餘先生90年誕辰之際,我們出版了《心有猛虎 細嗅薔薇》,和眾多讀者一起,走進這個手持健筆、筆耕不輟的老先生。

余光中诞辰9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再读一遍余光中

人生的境界,是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英國詩人西格夫裡•薩松寫下的不朽詩句“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被余光中翻譯為“我心裡有猛虎在細嗅薔薇。”短短又微妙的十一字,便說盡了許多哲學家無法說清的話。

在餘先生看來,人性本含有兩面:其一是男性,其一是女性;其一如蒼鷹,如飛瀑,如怒馬;其一如夜鶯,如靜池,如馴養。所謂雄偉和秀美,所謂外向和內向,所謂的陽剛與陰柔,都無非是這兩種氣質的註腳。兩者粗看若相反,實則乃相成。而每個人都多多少少兼有這兩種氣質,只是比例不同而外顯不一。而正因如此,大家才能欣賞與自己氣質不盡相同甚至大不相同的人。

人生原是戰場,有猛虎才能在逆流裡立定腳跟,在逆風裡把握方向,做暴風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顏色的孤星。同時,人生又是幽谷,有薔薇才能燭隱顯微,體貼入微,才能看到蒼蠅搓腳,蜘蛛吐絲,才能聽到暮色潛動,春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

余光中诞辰9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再读一遍余光中

1970年代中期余光中教授,攝於香港中文大學宿舍(後方照片為余光中教授與美國詩人佛洛斯特合照。

璀璨五彩筆,寫盡生命的摯愛深情

余光中的文字,有著他獨特的美學意識。不僅有著漢字雙聲疊韻的美質,也有著將簡潔渾成為文言、井然有序的西語和親切自然的現代口語三者交織的藝術韻律。他用手中的健筆,寫滿了對生命、人性、愛和孤獨的感受,行文或起伏跌宕,或纏綿宛轉,亦詩亦曲,如訴如畫。

他寫這一生繞不開的鄉愁,便有滿滿的繾綣情思:“所謂鄉愁,如果是地理上的,只要一張機票或車票,帶你到熟悉的門口,就可以解決了。如果是時間上的呢,那所有的路都是單行,所有的門都閉上了,沒有一扇能讓你回去。”寫自己歡喜的朋友類型,則是通達而睿智:“高級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歡喜,又高級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親而不狎,交結愈久,芬芳愈醇。”而寫到讚賞的處世原則,又帶著些告誡和警示:“幽默並不等於尖刻,因為幽默針對的不是荒謬的人,而是荒謬本身。高度的幽默往往源自高度的嚴肅,不能和殺氣、怨氣混為一談。幽默是一個心熱手冷的開刀醫生,他要殺的是病,不是病人。”

余光中诞辰9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再读一遍余光中

《心有猛虎 細嗅薔薇》

余光中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最好的紀念,就是再讀一遍余光中

余光中的女兒在回憶父親時曾說:“他最大的成就應該就是文字上的成就,我相信他為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文學延續了一個文字的生命,而且還讓這個生態開展出了新的境界……他在教學上的態度是非常嚴謹的,我相信他的學生也受益良多。”

回顧先生這一生的為人處世以及他留給世人的等身著作,我相信,不只他的學生,每一位看過余光中作品的讀者,也定是受益良多。選在餘先生誕辰90週年之際出版這本《心有猛虎 細嗅薔薇》,一則是作為受益的讀者以表思念,二則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通過作品更全面完整的瞭解余光中,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最好的紀念,就是再讀一遍余光中。余光中親自審定篇目,全面收錄《聽聽那冷雨》《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我的四個假想敵》《山盟》《沙田山居》等多篇經典佳作。九十載人生沉澱,聊人情世故,談遊記見聞,撰文化隨感,訴人生感悟。在余光中的文字裡,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獨屬於自己的一份鄉愁、記憶和青春。

余光中诞辰9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再读一遍余光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