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牛小切士兵的餐桌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筆者是南方人,一個重口的南方人。平日裡尤其喜歡嗦粉,一日三餐嗦粉也不在話下,每次嗦粉必放辣椒,管它油辣椒、酸辣椒、生剁椒統統來個一兩勺,然後拌在熱氣騰騰的米粉之中,呼嚕呼嚕嗦入口中,辣椒的酸爽刺激、米粉的香滑外加肉骨湯的鮮美,令味蕾獲得極大的滿足,實乃人生一大樂事!在筆者看來,無論什麼粉,沒有辣椒都會黯然失色,甚至覺得,如果人生沒有辣椒該多麼無趣。沒想到的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大兵也和筆者有著一致的想法。

調合眾口的塔巴斯科辣椒醬

俗話說“眾口難調”。軍隊配給士兵們的野戰口糧承受著最為嚴酷的口味考驗,沒有哪一國的野戰口糧能獲得所有士兵的好評,於是,各國軍隊的口糧中都配上各種調味品,以便調劑口味,最常見的包括鹽、胡椒、砂糖等顆粒狀調味品,也有液體狀或粘稠狀的調味品。在美軍的野戰口糧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調味品就是塔巴斯科辣椒醬(TABASCO pepper sauce),士兵們對其有極高的評價,稱其為“萬能調味料”。這種辣椒醬是美國麥克漢尼公司生產的專利產品,而且戰爭是其誕生的土壤。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各種口味和包裝的塔巴斯科辣椒醬。

麥克漢尼公司的創始人是出於生馬里蘭州的埃蒙德·麥克漢尼(Edmund McIlhenny),成年後到新奧爾良市的一家銀行工作,之後開設了自己的銀行。1859年6月,他與艾弗裡島島主的女兒瑪麗·艾弗裡結婚。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新奧爾良市被捲入戰火,他扔下當地所有的財產逃到艾弗裡島。在此,他接手了島上的大農場,開始栽培塔巴斯科辣椒。據說這些辣椒種子是他逃亡前從一名從墨西哥塔巴斯科州回來的南軍軍人手中獲贈的。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麥克漢尼公司的創始人:埃蒙德·麥克漢尼。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墨西哥塔巴斯科州產的塔巴斯科辣椒,是塔巴斯科辣椒醬的主要原料。

不過,艾弗裡島是著名的岩鹽產地,南北戰爭當時為南軍供鹽,因此這裡也遭到北軍的攻擊。麥克漢尼一家又逃往德克薩斯州,直至戰爭結束才回到島上,所幸回來時原來栽種的辣椒還有極少量倖存。據說他想到製作辣椒醬是為了給愛吃的牡蠣配上合適的醬汁。起初他用自己栽種的辣椒配以當地的天然礦物鹽調製,這是塔巴斯科辣椒醬的原型。不過,由於過於辛辣,他又想到加醋來平衡辛辣。此後經過三年不斷的實踐,1868年創立塔巴斯科品牌,他把辣椒醬裝在新的古龍香水瓶裡出售,賣了350瓶給批發商,這種玻璃容器的造型一直沿用至今。次年,他又訂購了上千個香水瓶,以1美元的價格批發給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市場,獲得一致好評。1870年,他的辣椒醬獲得註冊專利,以塔巴斯科辣椒醬作為品牌名稱,現在在100個以上國家銷售。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古龍香水瓶成了塔巴斯科辣椒醬的容器。這是最初的包裝。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塔巴斯科辣椒醬的主要原料有塔巴斯科辣椒、天然礦物鹽和醋。製法耗時長,先將搗碎的辣椒和鹽封入橡木桶陳釀30天,最後再混合醋釀製。據說從1868年創始至今,生產只在艾弗裡島進行。

美軍在朝鮮戰爭期間開始給士兵們提供塔巴斯科辣椒醬,到了越南戰爭,許多美軍大兵擔心配給的辣椒醬不夠,個人另外攜帶塔巴斯科辣椒醬上前線,在遇到不合自己口味的口糧時,還能用辣椒醬調味。得知此動向後,1966年,麥克漢尼公司特意為大兵們編寫了一本食譜(Charlie Ration Cookbook),連同2盎司(62克)瓶裝辣椒醬以及摺疊式開罐器裝入防水盒中,以1美元的價格向大兵們兜售。這本食譜是根據當時的罐頭口糧MCI編寫,介紹了利用口糧的附屬品以及戰地可利用食材的食譜。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供美軍使用的塔巴斯科辣椒醬。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澳大利亞軍隊使用的塔巴斯科辣椒醬,包裝更簡易,容量也比美軍的更少,只有3ml。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在市面銷售的迷你裝。標籤及圖案與軍供的不同。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Charlie Ration Cookbook的封面和內頁。

現在美軍主要口糧MRE已固定搭配塔巴斯科辣椒醬,不過,於1988年才固定下來,理由有二,一是塔巴斯科辣椒醬的萬能調味作用,二是在當時的美國,辣椒醬的消費大幅增加。與MRE同裝的塔巴斯科辣椒醬為3.7ml的迷你瓶,美國大兵們除了用來調味以外,還另有他用。2001年,被派遣到阿富汗的美國士兵沒能回家與家人共度聖誕節,他們別出心裁的利用用完的塔巴斯科迷你瓶作來聖誕樹的裝飾品。值得一提的是,這棵“聖誕樹”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聖誕樹,其主體是一件套著斗篷的迷彩防寒服,折成三角形之後掛於牆壁之上。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美軍的MRE內容物。紅色圓圈標註的便是塔巴斯科辣椒醬。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軍供辣椒醬相當的迷你,由於辣味濃,瓶口做了特別處理,辣椒汁只能一滴一滴灑出來。

其他調味品

不是所有士兵都好一口辣,軍隊口糧中的調味品自然也不只有塔巴斯科辣椒醬。最最常用的就是鹽和香料。香料有胡椒、辣椒粉、混合調味料等,最受歡迎的是胡椒。關於鹽,多數國家提供的是普通鹽,而美軍提供的是碘鹽,這是按照食品衛生局的規定,碘元素能幫助合成甲狀腺激素,是人體必須的元素之一。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法軍提供的鹽包和調味料包。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澳大利亞軍的鹽包。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美軍的碘鹽。

此外還有一種常用調味品——砂糖。主要用於咖啡、紅茶等飲料,每袋的量各國的規定不同,最少的是美軍,只有4g,最多的是俄軍,為15g。半數以上的國家提供砂糖,俄軍提供的是晶粒砂糖。此外還一些國家提供方糖,這裡以包裝使用硬紙的瑞士軍和法軍為例,至於包裝圖案與裡面的砂糖有何關係,筆者查不到相關資料。瑞士軍的砂糖包裝為代表格拉魯斯州的徽章;法軍為某個伊索寓言故事(此外還有偉人畫像系列、汽車系列等)。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俄軍的糖包。糖晶顆粒粗大。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美軍的糖包。量很少,只有4g。(難怪美式咖啡這麼淡……)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瑞士軍隊使用的方糖包。

口糧難吃?不怕,有它在手,美國大兵不再愁!


■ 法軍的方糖包。包裝圖案較上面三國的複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