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红旗不倒,最后 一个人民公社是如何做到的?

谈到三农问题,不能不提到小农经济经营模式。目前,农村正在开展的土地流转,规模农场和合作社运动,告诉我们,小农经济承担不起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

谈到合作社,人们便会冒出许多疑问。合作社能行吗?会不会再吃大锅饭?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去看一个农村,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

四十年红旗不倒,最后 一个人民公社是如何做到的?

周家庄有六个自然村,是我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至今保留着集体劳动制度,四十年红旗不倒。现在他们又是晋州市第一个农村旅游示范村,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在前头。

致于周家庄乡到底发展怎么样,建议你去那边看一下便知,我只能说,它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四十年红旗不倒,最后 一个人民公社是如何做到的?

有人问,这村吃大锅饭吗?不吃!因为从1981年开始,它就实行包出工,包投入,包产量,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农业生产责任制。

四十年红旗不倒,最后 一个人民公社是如何做到的?

老书记雷金河从1951年开始,就按劳动定额管理组织合作社劳动,多劳多得己成为这个村的老习惯,老传统,人们不会去想吃大锅饭。

1981年,三包一奖制度出台,进一步将农业生产责任制精细化。据有人透露,周家庄现场管理细化到脱粒机傍遗漏几粒玉米籽都要考核的程度。

这种考核己经与我们现在的企业工厂考核相似了。可以说周家庄乡走的正是集体劳动一一工厂化管理之路。这就为后来的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四十年红旗不倒,最后 一个人民公社是如何做到的?

与目前大部分农村的小农户经营相比,周家庄走集体化经营之路。土地大规模集中,完全适用于机械化作业。可以说四十年来,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从没被打断,规模效益可想而知。实行集体经营,全员都挣工分,全乡统筹,不但便于分配与核算,而且可以实行财务统一管理。这种优势在对接市场时优势明显。

在产品销售方面,可以对接有实力的大采购商,并以大宗供货能力作筹码,提高商务谈判中的议价能力。在农资采购方面,正好相反。由于实行集中采购,需求数量巨大,反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采购压价能力。小农经济吃亏就吃在身单力薄,无力抵御市场风浪方面。因此,可以说周家庄的规模经营正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四十年红旗不倒,最后 一个人民公社是如何做到的?

在周家庄解决农业问题后,自然会朝着第二、第三产业方向发展。据网上资料,目前周家庄已有九个大型企业,为周家庄的村民提供了多重就业选择。

现在,周家庄镇共有6个村子,分成十个生产队,如果不想去地里干活或者是去大队厂子上班可以,只要每年交钱就可以出去做生意。不过,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留在大队干活,因为收入有保障,承担的风险较小。再加上现在周家庄的旅游业越来越发达,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一份收入。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周家庄远远走在了全国农村的前头。

四十年红旗不倒,最后 一个人民公社是如何做到的?

就业有保障,村民离土不离乡,再加上各项社会福利健全,使得周家庄村民思想单纯,心情舒畅,这不是人们向往的生活目标?

四十年红旗不倒,最后 一个人民公社是如何做到的?

现在,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它又远远地走在前面。在生态农业方面,它建立起了晋州市第一个天然氧吧!在休闲农业方面,它建起了晋州市第一个采摘园,在田庄综合体方面,它又建起了民俗村。今年五月,它成为晋州市的旅游示范村。

四十年红旗不倒,最后 一个人民公社是如何做到的?

可以说,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道路上,它越跑越快,对其它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关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