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網想東山再起,美圖ALL IN社交,爲什麼說這是個笑話

人人網想東山再起,美圖ALL IN社交,為什麼說這是個笑話

做社交,只能挖騰訊,

或者微博的牆腳。

最近有兩則消息令人唏噓。

一個是,久違的老互聯網人陳一舟。

他為人人網發聲,一面緬懷青春。

也坦陳,人人網無法自救贏的未來。

這幾年人人網首先需要活下來,

追了分期購、直播這些個風口,

依然只能靠成本縮減獲得生機。

陳一舟說,人人網盈利之後,會繼續投入創新性的社交產品研發。

但掌舵者不會是他。

這個狡猾的資本投機者,

希望能找個有力的合夥人或者合作方。

短短六七年時光,頂著中國版Fcebook光環的人人。

從80億美元直線滑落98%的身價,徘徊在退市邊緣。

人人網的回春多麼蒼白無力。

另一家喊著ALL IN 社交的是美圖。

老牌創業者,名氣大過實力。

輝煌盡頭、遍地唏噓。

美圖也喜歡追風口。

從美顏工具,到智能手機,再到短視頻。

兜兜轉轉,準備梭哈社交。

人人網想東山再起,美圖ALL IN社交,為什麼說這是個笑話

有夢想是好事。

但形勢並不比人強。

走過20個年頭的中國互聯網,創業做社交——

劃重點:只能挖騰訊或者微博的牆腳。

今年年初,有那麼一瞬間,抖音讓馬化騰心情激動。

我們都說,抖音不是短視頻,更像社交。

社交意味著拒絕封閉。

在互聯網上,

產品只有半開放和開放兩種模式。

沒有第三條路。

在這兩條道路上,創業者圍著騰訊前赴後繼。

最早一批先烈不再值得陳述。

無論PC時代還是移動時代,MSN、飛信、米聊、來往。

砸下過水花,但也真的只是水花。

功能上的趨同和運營上的對壘,面對騰訊往往輸的太慘

在熟人關係鏈主導的半開放模式下,騰訊無往不利。

倒是開放模式下的諸多產品,接二連三。

最早成氣候的就是人人。

騰訊曾經打造朋友網展開阻擊、QQ導流、花費重金。

在在那場戰爭的尾聲,騰訊甚至投資了開心網。

現如今,朋友網關閉,老對手開心網銷聲匿跡。

徒留人人網苟延殘喘、假想青春。

在一度成功的道路上,

人人和開心都模仿了Facebook。

如果說騰訊的社交是通訊,

那麼人人(開心)就是通訊+展示

甚至個性展示的成分要高於通訊的功能。

一個在校園,一個在辦公室。

人人開心,從熟人關係鏈,拓展到了陌生人領域,

也就從半開放變成了開放產品。

集大成者是微博。

這是另一個版本的開心網。

從熟人關係鏈導入,但更適合移動時代。

140字體驗門檻更低。

進階之處在於,

微博走向了更開放的維度。

讓社交更像媒介;

讓眼球更為聚焦;

無論早期大V還是當下網紅。

微博始終有中心化、開放性的社交驅動能力。

人人網想東山再起,美圖ALL IN社交,為什麼說這是個笑話

大哥大、BB機,一開始也很性感;

但湧入了用戶量,就代表了柴米油鹽。

甚至在直播之後,陌陌的荷爾蒙都少的可憐。

走在不再性感的社交進化史上。

半開放的騰訊和開放的微博,

最終站穩天平的兩端。

中間有其他極端的產品,

專注陌生人交友的陌陌、

專注辦公OA場景的釘釘、

以及職場吐槽脈脈……

但它們只會小而美。

在某些發展節點,也會就生存問題調整方向。

比如陌陌,和映客、花椒一樣,成了微博的視頻版。

到了快手、抖音。

從行動路徑上,搶微博的飯碗,要比微信容易很多。

若想更進一步,建立用戶忠誠度。

抖音刷屏朋友圈的時候,應該預料到結局。

社交在互聯網,

永遠是產業鏈兩頭吃。

MCN和網紅是上游,搶奪微博的生意;

人人和美圖,

曾經手握兩張好牌:人人網和美拍。

底牌都打爛了,又來說ALL IN 社交,騙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