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網、開心網……那些見證我們青春的“網紅”都消失了

在那個互聯網剛剛興起的時代,一批現象級的互聯網產品抓住了“老一輩”網民的心。

上人人網找校友,去開心網搶車位,用網際快車下載,拿千千靜聽聽歌,成為一名合格網民的標配。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曾經那些愛不釋手的“網紅”產品漸漸離我們遠去,一個個熟悉的名字,與網民們相忘於江湖……

人人網

2003年,24歲的王興用“六度分割理論”成功地找到了社交需求最旺的人群——大學生。

2005年,校內網橫空出世,一舉成為了國內最受歡迎的網絡社交平臺。

2006年,校內網被陳一舟收購,並在2009年更名為人人網,成為了85後、90後的社交陣地,是年輕人必備的“社交爆款”。

2012年,有預測說用戶數將突破2億人。

可惜的是,此後人人網管理層出現分歧,在其他業務板塊也進展遇阻。

今年11月14日,人人網宣佈將社交平臺業務相關資產“賤賣”給北京多牛傳媒,並將專注於境內的二手車業務和美國的投資業務。

自此,人人網只剩傳說。

開心網

開心網由北京開心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辦於2008年3月,因推出“搶車位”“偷菜”等遊戲而刷爆網絡,用戶增長率一度高達500%,曾在Alexa全球網站點擊量排名中獲得中國網站第八名、中文SNS網站第一名的成績。

人人網、開心網……那些見證我們青春的“網紅”都消失了

不過,2010年開心網用戶量出現下滑,人均網站駐留時間則從最高時的40分鐘下降到不足10分鐘,創始人和高管團隊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卻最終無力迴天,最後以10.85億元賣身上市公司賽為智能。

人人網、開心網……那些見證我們青春的“網紅”都消失了

一則“成也遊戲,敗也遊戲”,偷菜停車,也有生命週期。

二則熟人社交不是剛需,無法成為支撐產品的支柱,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微博的崛起,曾紅極一時的開心網也只有無可奈何花落去。

MSN

如今再用搜索引擎搜MSN,鋪天蓋地的早已不是那個你以為的MSN聊天軟件,而是梅西、蘇亞雷斯、內馬爾的三叉戟組合。

其實,曾經最出名的MSN卻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微軟聊天軟件。2005年,剛進入中國的MSN絕對是新潮玩意,使用者不是精英就是白領,似乎有個MSN賬號都比那些玩QQ的“international”很多,比格滿滿。

人人網、開心網……那些見證我們青春的“網紅”都消失了

可惜的是,MSN卻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糟糕的用戶體驗,脆弱的安全機制,氾濫的垃圾廣告,逼得用戶不得不無奈出走。和office、Windows等“土豪兒子”相比,微軟爸爸給MSN的“生活費”越來越少,最後乾脆讓Skype在2013年徹底取代了MSN。反觀它的“土鱉”對手QQ卻在不斷迭代中浴火重生,依然笑傲通訊軟件“戰場”,甚至成了“00後”、“10後”的標配。

網際快車

老網民們都應該會對網際快車的名號記憶猶新。其多線程、續傳下載的強大功能,以及比普通下載快6—10倍的速度,在“小水管”的時代令老司機們欣喜若狂。

但海量用戶都將網際快車作為裝機必備軟件之時,網際快車卻停止了更新!

在網際快車最火爆的時期,《魔獸世界》也如日中天。兩相比較之下,網際快車創始人義無反顧地飛向了艾澤拉斯的世界。

網際快車長時間停止更新,令迅雷等到了逆襲的機會。迅雷通過頻繁更新,迅速在功能和下載速度上全面超越了網際快車。一頓操作猛如虎,迅雷佔據了市場主導地位,網際快車逐漸被邊緣化。

在普通用戶看來,網際快車因疏於運營而潰敗多少顯得可惜——但對於網際快車的創始人來說就未必了。在暢遊艾澤拉斯的同時,侯延堂以1000萬元的價格賣掉了網際快車,從一個玩家的角度來看,恐怕沒有比這更“神”的操作了。

千千靜聽

在互聯網普及初期,MP3音樂下載是絕對那個時代的聽歌首選。千千靜聽作為一款國內的本地音樂播放器,憑藉著強大的易用性和百變的可玩性,成了網友們的聽歌“神器”。

人人網、開心網……那些見證我們青春的“網紅”都消失了

但隨著P2P在線音樂平臺的興起,以及2006年被百度收購,千千靜聽不僅在在線音樂方面“水土不服”,同時也被資本弄亂了方寸。

人人網、開心網……那些見證我們青春的“網紅”都消失了

但在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等一眾移動在線音樂平臺崛起之後,百度音樂也沒能衝出重圍。情急之下,百度音樂又更名為“千千音樂”,企圖用“千千”這張情懷牌再次突圍。

人人網、開心網……那些見證我們青春的“網紅”都消失了

不過,用過千千音樂後會發現,完全找不到任何千千靜聽的痕跡,改頭換面的千千音樂會讓老粉絲們買單嗎?

360雲盤

為方便大文件的網絡共享,雲盤應運而生。

人人網、開心網……那些見證我們青春的“網紅”都消失了

2011年11月11日上線,一款名為“360雲盤”的產品正式發佈。那個時候,人們手中的Iphone4s最大容量不過32GB,而360雲盤一開始就為所有用戶免費提供36GB的雲存儲容量。

隨後,360推出了“無限空間網絡硬盤”的活動,提供的免費雲存儲容量水漲船高,很快超過了10TB。與此同時,用戶數也快速增長,巔峰時期超過了2億人。

360雲盤極速狂奔的同時,卻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2億用戶裡付費用戶不到0.1%。

2016年3月,五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全面打擊利用雲盤從事違法犯罪活動,這也成為了壓倒360雲盤的最後一根稻草。同年10月20日,360雲盤宣佈將逐步關閉個人雲盤服務,並將清空用戶數據。不少網友為了保存雲盤中存儲的海量數據,連著好幾個星期開著電腦不間斷地下載,一度造成大容量移動硬盤熱銷……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沒有了網際快車,我們有了迅雷;

沒有了千千靜聽,我們有了酷狗音樂……

即便如此,我們也依然有些懷念與它們如膠似漆的那段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