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周到伊霍,一字之差將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徹底打倒

范仲淹是宋仁宗朝最有擔當的大臣之一,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言,而他的一生也在踐行著這句話。

范仲淹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始終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早年間,他在地方為官,真正做到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因政績突出被提拔為權知開封府。

開封知府號稱天下第一知府,地方官員做到這個位置,就離進入權力中樞不遠了。然而,范仲淹是個“不識趣”的人,進入京師不久就和宰相呂夷簡槓上了。

呂夷簡是宋仁宗朝前期一位頗有作為的宰相,足智多謀、幹練果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變得剛愎自用、貪戀權位,群臣懾於他的權勢,都唯他馬首是瞻。

從伊周到伊霍,一字之差將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徹底打倒

范仲淹則是那種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只要看到不對的,就上書直言,讓呂夷簡很沒面子。呂夷簡很生氣,略施手腕將范仲淹貶出京,哪涼快哪待著去吧。

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接連攻陷北宋城池,邊防吃緊。心憂國事的范仲淹多次上書論及邊事,呂夷簡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理,你不是認為自己很能幹嗎?那就讓你去嚐嚐苦頭,極力推薦范仲淹到邊疆任職。

沒想到,短短數年之間,范仲淹在西北邊境幹得有聲有色,修築城堡,訓練士卒,有效的遏制了李元昊進攻的腳步,北宋能和西夏達成和解,范仲淹功莫大焉。

憑藉戍守邊疆的功績,范仲淹和韓琦一起調回京師,先是出任樞密副使,後是參知政事。呂夷簡已經下臺,此時的宰相是保守的晏殊,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

范仲淹和韓琦在西夏立下大功時,富弼也在和遼國的交涉中表現出色,三人同獲升遷,朝堂氣象為之一新。年富力強的他們躊躇滿志,決定放開手腳大幹一場,掀起了一場旨在富國強兵的改革,史稱慶曆新政。

從伊周到伊霍,一字之差將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徹底打倒

慶曆新政的內容比較多,但最為貴族官僚集團厭惡的莫過於兩條:一是任子,就是官員退休後兒子補官的政策,予以嚴格限制;二是考核,對官員的考核更加嚴厲、細緻。

所以,慶曆新政實施後,貴族官僚集團視他們為眼中釘肉中刺。前樞密副使夏竦尤為不滿,因為他的位置就是被富弼所取代的,如何才能趕走這三個人呢?必須來點陰的。

經過打探,夏竦得知了一個秘密,慶曆新政的積極擁護者、國子監直講石介曾經給富弼寫了一封信,建議他行伊、周之事,就是像伊尹、周公那樣,以霹靂手段推進改革。

石介啊石介,你這是助了我一臂之力啊!夏竦心花怒放,他先指使手下的一個女奴模仿石介的字跡,然後偽造石介給富弼的信,將信中的伊、週二字改成伊、霍。

從伊周到伊霍,一字之差將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徹底打倒

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伊、霍和伊、周相差只有一個字,含義卻大不相同,霍指的是霍光,他可是廢過皇帝的人啊。不僅如此,夏竦還偽造了石介為富弼代寫的廢立詔書草本。

偽造完成後,夏竦開始散佈謠言,說富弼等人準備廢掉皇帝,另立新帝。謠言一出,宋仁宗雖然不怎麼相信這是真的,但足以讓范仲淹、富弼兩人心驚肉跳。

為了洗脫自己的嫌疑,范仲淹和富弼主動請求辭職,宋仁宗一開始不允許。但不久,邊防再次吃緊,范仲淹堅決請求外出戍邊,於是被任命為陝西、河東路宣撫使。

范仲淹是慶曆新政的靈魂人物和堅定執行者,自從他離開朝廷後,新政變得舉步維艱。第二年,韓琦、富弼也相繼被排擠出京,慶曆新政徹底失敗。

不得不說,夏竦真是個政治鬥爭的老手,僅僅憑藉一字之差就讓宋仁宗對范仲淹、富弼等人心有隔閡,而范仲淹、富弼為了自保,也只有下野一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